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中期,经编涤纶起绒织物曾一时走俏市场,它以独特的风格、广泛的用途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从装饰用布、服装面料发展到工业用布和鞋面用布,2~3午时间内市场需求量很大。随着更高档的经编绒产品的问世(如双针床绒布、天鹅绒、起圈绒等),加上起绒产品绒毛长、易起球且绒面不够丰满等缺点,使起绒产品的发展遇到了障碍。如何解决起绒产品的不足,使绒面有仿呢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辊起绒和起绒针轨迹分析海宁纺织机械实业总公司杜明荣起绒技术发展到今天,出现了适应不同起绒要求的许多类型的起绒机。但不管何种类型的起绒机,它的主要原理都是:起绒针的运动轨迹适应织物的起绒要求。最普通的起绒机是针辊起绒机。起绒的主要部件是有数十根包有针...  相似文献   

3.
我所长期以来生产的粗号(59tex以上)纯腈转杯纱主要用于针织起绒用纱,其结构蓬松,织物绒面丰满、厚实,绒毛丰富。但由于原纱本身质量波动,近年来曾多次出现坯布抓绒异常,使布面纤维稀少,绒毛薄浅而露底。为查明原因,寻找解决办法,笔者查阅了过去大量成纱及纤维原料的检验结果和生产记录,采集了不同起绒效果的布样和纱样进行了分析试验。  相似文献   

4.
王东红 《丝绸》2000,(C00):89-89,97
对纯棉起绒织物涂料印花的生产工艺和起绒印花效果作了介绍,采用先起绒,再印花工艺,可使织物外观绒毛均匀,丰满、厚实。  相似文献   

5.
传统艾德莱斯的组织固化、品种单一、应用范围受限制,主要局限于制作女性的夏季衣裙。在保持传统艾德莱斯加工制作方法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织物组织的创新设计,利用杆织法经起绒的方法使织物的一面呈现起绒效果的艾德莱斯外观,使织物的另一面依然呈现传统艾德莱斯的外观,即单面起绒的双面艾德莱斯。文章介绍了单面起绒的双面艾德莱斯的设计及织造过程,并通过改变经纬纱的密度、绒经与地经和里经的张力差、经纱的缩率、打纬力度及起绒杆的直径和硬度等参数来达到预期的起绒效果。该新型织物不仅具有双面效应,还有绒面效果,进一步改善了织物品种。此种面料不但有其独特的用途,而且能带来系列产品的延伸和市场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傅建国  陈进 《染整技术》2005,27(11):47-48
钢丝起绒机是在一个滚筒上配置了两种起绒辊,两种起绒辊同时对织物有一个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使织物表面的绒毛挠起,同时也慢慢使起绒辊的针尖变得不锋利,这时起绒辊针就需要研磨。有的起绒辊上的针及针布由于发生变形而不能校正,这时我们就要对针布辊实施重新缠卷新的针布。  相似文献   

7.
色织物起绒一般采用36辊钢丝起毛机,一般认为其中18根正刺辊为起绒作用(俗称拉刺辊),另18根反刺辊为压绒作用(俗称压绒辊),织物起绒后的绒面,主要属于厚绒型。近年来随着化纤纺织物的发展,对起绒技术亦有新的要求,织物绒面除厚绒型外,还要求有薄绒型,短绒型,仿磨绒型等。为适应品种发展,我们对该机进一步分析试验,寻求多种起绒方法。在试验中弄清了正刺辊不同速度的不同起绒效果外,还发现反刺辊不单有压绒作用,而在一定速度条件下,也有起绒作用,并且比正刺辊有更良好的起绒作用,获得了薄绒型,短绒型等起绒织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经编起绒织物的设计效率及准确性,增强其计算机辅助设计时的仿真效果,在对经编起绒织物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起绒方式及外观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建立经编起绒织物设计的数学模型,包括穿经数学模型、垫纱数码数学模型、绒梳意匠图数学模型及经编起绒织物意匠图数学模型,对经编起绒织物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进行数学描述和相应赋值。并利用 VC + +. NET 程序语言作为软件开发工具得到经编起绒织物的仿真图,实现经编起绒织物的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9.
起绒织物由于其立体感强、风格特殊,是机织物中一类非常独特的织物,为丰富起绒织物的品种,增加其多样性,特设计起绒均匀方格平素织物。方格效应的形成原理有方格组织、简单组织与色纱配合等多种方法。通过研究起绒方格平素织物的组织设计,认为利用简单组织与起绒组织进行配合可形成起绒方格组织,并阐述起绒方格平素织物的纹样分类、组织设计、色纱排列和织造要点,进行试织。通过实践得出:利用简单组织、起绒组织和色纱配合可织造出凹凸立体效应明显、色彩丰富的起绒均匀方格平素织物。  相似文献   

10.
起绒整理是最常用的纺织品整理技术,该整理需要丰富的经验,存在的质量问题相对较多。文章分析了起绒整理原理,简单介绍了起绒工艺的分类,就影响起绒效果的主要因素如纺织品原料、织物组织结构(纬纱密度、机织物组织结构、针织物组织结构)、起绒设备、起绒工艺参数的稳定性、操作水平等进行了分析,对最典型的问题如经皱印、横档条痕、起绒效果不一、点状散绒面、破洞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和防治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起绒、剪绒和磨绒三个加工工艺的目的和原理,也讨论了影响这些民因素。同时借助于产品实例进行了起绒织物的推荐介绍并对起绒、剪绒和磨绒织物的要求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2.
郭世芳 《纺织学报》1989,10(7):29-32
本文介绍纬起绒织物的新品种——仿平绒织物的结构特点,各种典型仿平绒的织物组织图、外观指标及割绒工艺的主要参数。同时介绍提花、烂花、双面仿平绒等组织结构及制绒进刀示意图。  相似文献   

13.
纳米材料在起绒针布用底布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国产起绒针布用底布表面胶的致密性、强度及弹性,更好地满足起绒针布对各类织物的起绒,分析了国内起绒针布用底布的常见问题,通过分析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物理性能,提出借助纳米材料来补强底布表面橡胶层的物理性能的设想,试验表明:利用纳米材料表面效应对橡胶补强效果十分显著的特性,通过采用合理工艺,可显著提高底布表面胶的综合性能指标,从而满足起绒针布对各类织物的起绒要求,可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4.
合纤起绒织物花型产生法国外使合纤织物产生凹凸表面的方法有:用加热的凹凸辊在织物上加压,但难以产生轮廓鲜明的花纹,特别不适用薄织物。日本有人新推出方法:使起绒合纤织物的起绒面部份吸附石墨乃至碳黑,对起绒表面照射近红外线(波长720~1500’un),使...  相似文献   

15.
Tencel纤维纬起绒织物产品开发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单介绍了Tencel纤维及其纯纱、混纺、包芯纱的性能,并通过对三种Tencel纤维纬起绒织物各种性能的测试,分析了Tencel纤维以纬起绒织物性能的影响,测试数据表明:Tencel纬起绒强物充分发挥了Ten-cel纤维的特色,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在起绒织物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起绒织物的特点和分类;阐明了起绒织物的发展趋势;并着重论述了纳米技术、微胶囊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电脑喷射印花等几种高新技术在起绒织物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大气辉光等离子体处理参数与涤棉起绒针织面料起绒面毛羽抽拔力的关系,采用不同等离子体处理电功率和处理时间分别对涤棉起绒针织面料起绒面进行处理,并测试各种参数条件下织物起绒面毛羽的抽拔力。结果表明:涤棉起绒针织面料起绒面的毛羽抽拔力与等离子体处理电功率和处理时间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着等离子体处理电功率增大,起绒面毛羽的抽拔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等离子体处理电功率相同时,延长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起绒面毛羽的抽拔力减小;在等离子体处理电功率为1 k W、处理时间为15 s时,织物起绒面的毛羽抽拔力最大,相比于未处理织物起绒面的毛羽抽拔力提高了114.1%。  相似文献   

18.
局部起绒面料的设计与关键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起绒布是在棉、化纤等原料织制成底布后 ,经过起毛机械等整理加工 ,把纤维从构成的纱线中拉出形成绒毛 ,其特点是绒毛覆盖于整块面料上。局部起绒面料是一种花式起毛印花绒布 ,它根据印花花形的需要 ,在起绒机上将需要起毛的部分花位起毛 ,达到局部起绒的效果。目前的起毛设备都是针对整幅布面起绒 ,要让布面局部起绒 ,关键是让不需要起毛的地方在过起毛机时不被拉出绒毛。我们可以利用在布面上浆后纤维表面成膜封闭的原理 ,使起毛机的钢丝针滚上的针不易刺进纱线表面 ,从而达到不起毛的目的。1 主要工艺流程针织物和机织物均可局部起…  相似文献   

19.
涤棉起绒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涤棉起绒织物是继纯棉绒布后的又一类新颖超绒品种。这类织物除了保持纯棉绒布所具有的手感厚实、柔软、穿着舒适、绒面丰满的优点外,同时改善了化纤府绸类织物表面有极光、透气性差、手感单薄、硬滑、冬季穿着冰凉感的缺点,故深受国外用户欢迎。我厂涤棉起绒织物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前处  相似文献   

20.
纬纱为Lyocell起绒基布的设计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织起绒基布是制作人造革的重要材料。基布一般要求具有较高的经、纬向强力、良好的透气性、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亲水性。通常是对机织物的纬纱进行起绒 ,起绒后 ,织物的纬向强度将大幅度下降。目前 ,用作人造革基布纬纱的纤维主要有棉、粘胶长丝、尼纶、维尼纶及涤纶等几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