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多煤层开采上覆煤层后采空区及遗留煤柱引起底板应力变化,对寺河二号井94313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位置进行相似模拟研究,分析上覆岩层变形破坏对下部煤层应力的影响,为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残留煤柱下9号煤层垂直应力呈单峰值分布,距离煤柱边缘30 m以外垂直应力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3.
以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数值计算软件,通过对不同监测断面的围岩应力监测,对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的围岩应力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巷道采用锚杆和工字钢棚支护比单一支护更能够明显降低顶底板位移量。根据研究成果,确定基本支护方案为锚网+工字钢棚复合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4.
近距离煤层主要指煤层间的距离非常小,在采掘过程中极易出现互相影响的问题.山西和内蒙古属于我国的主产煤区,在这两大区域中就存有很多近距离煤层,因此在这两大区域的很多煤矿中都存有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巷道支护的难题.和普通煤层的采掘比较,近距离煤层之间的距离太小,在采掘期间容易产生较大影响,在下层煤炭开采以前顶板就在上方煤炭的...  相似文献   

5.
任海峰  胡俊峰  肖江 《煤矿安全》2014,(4):198-200,203
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变形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以陕西某矿为例进行了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围岩松动范围等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发生了变异,达到IV-V类围岩。考虑到现场情况无法采用高密度锚杆支护,采用悬吊理论确定了支护参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计算出的参数做了适当调整。现场矿压观测表明支护方案能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采空区及煤柱下方的回采巷道失稳破坏,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空区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失稳破坏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分区支护的思想对不同区域巷道断面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煤柱在底板岩层中传递的垂直集中应力是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发生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受遗留煤柱传递荷载影响,下部9#煤层应力呈现单峰值的"钟形"分布,根据其应力分布规律,对交叉区域巷道进行分区优化支护,提出不同区域的支护方案。工程实践表明,支护参数优化后,巷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近距离煤层进行开采时,一般都会选择下行开采方式,这样一来,当上部工作面回采之后,侧向煤柱之上就会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支承压力,在回采的过程之中这一支承压力会对采空区的底版造成一定损害,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本文就主要针对采空区下回采巷道支护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空区下回采巷道顶板完整性差、支护困难等问题,以新安煤矿6113工作面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采空区下回采巷道锚杆长度、锚杆直径对支护效果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场应用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支护参数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保证巷道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巷道高强稳定型支护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决某矿29101工作面轨道平巷掘后不久,顶板大面积下沉,致使工字钢顶梁压弯,棚腿弯曲内移等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巷道失稳破坏主要因素及不同支护方式下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工字钢支架弯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大支护强度、提高围岩残余强度、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及时形成有效稳定承载结构可控制巷道浅部围岩强烈剪胀变形.根据锚杆(索)支护作用原理及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以高强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为基础,辅以工字钢支护的高强稳定型支护技术.实践应用证实,该支护方案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0.
以现场观测和数值分析 ,对古城矿井现有回采巷道的变形及破坏原因进行研究认为 ,影响巷道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巷道围岩的集中应力大小、方式 ,围岩的自身支撑力和巷道支护方式 ,支护参数的选择 ,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不断加大,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的布置是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由于部分巷道分布密集在空间上又相互关联,从而导致巷道开挖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影响其他巷道,而产生与原单一巷道开挖不同的变化规律。采用FLAC~(3D)模拟技术,结合相关地质资料,研究白芨沟煤矿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布置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找最佳的巷道布置位置,节约巷道维护成本,减少灾害的发生,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回采巷道的支护力学过程,提出合理的支护工况,确定相应的支护参数,研究其支护的可靠性和支护效果,更有效的促进巷道掘进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回采巷道在以胶结性极差的离层型薄页岩为顶板的地质条件下,根据围岩矿物成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式,并对其进行矿压观测,验证了支护方式的正确性,并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回采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中,上位煤层开后造成下位煤层采场围岩力学环境发生改变,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是下位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因此,本文以甘沟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实测等手段,对上位煤层开采后,残留煤柱对底板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滑移线理论确定B4-2号煤层开采后对底板影响的最大深度为18.7 m,选取内错式布置,内错距不小于6.03 m;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B4-2煤层的残留煤柱下方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分析,得到煤柱影响下的底板应力演化特征,煤层开采后残留煤柱造成底板破坏深度达20 m左右,理论部分计算符合;通过对不同内错距下塑性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得到内错距为15 m时,对下位煤层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杨海峰 《山东煤炭科技》2020,(1):13-15,18,21
为解决挖金湾煤业大巷保护煤柱回收工作面巷道布置和支护问题,设计采用“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方式。结果表明,回风平巷侧小煤柱合理宽度为5m,运输平巷侧保护煤柱合理宽度为30m,顶板下沉量最大为125mm,底板底鼓量最大为28mm,窄煤柱帮最大位移量约为123mm,回采帮最大位移量约为180mm,巷道断面能够满足掘进和工作面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熊祥林  陈朋磊 《中州煤炭》2022,(7):278-283,290
针对大埋深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小平距内错布置方式下高应力带来的大变形问题,以己16-17-31020工作面运输巷为例,分析了巷道控制原则与技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支护方式下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分布特征。研究得出,支护方案采用顶板间排距为1 200 mm×1 600 mm的22 mm×6 500 mm预应力锚索、顶板间排距为700 mm×800 mm的22 mm×2 600 mm高强预应力锚杆、两帮间排距为750 mm×800 mm的20 mm×2 400 mm高强预应力锚杆时,巷道围岩的变形程度最小。研究可有效解决大埋深近距离煤层的大变形问题,可为条件相似的矿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某矿煤柱影响下回采巷道围岩强烈大变形且流变性特征明显等难题,在深入了解地质采矿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21502工作面回采巷道破坏原因,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根据结构补偿原理,在受煤柱影响段巷道围岩支护承载结构薄弱处打锚索进行结构补强,提出了控制巷道围岩持续大变形的高强稳定型支护技术;优化了原有支护方案,加强了未受影响段巷道围岩的支护承载结构的稳定性。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高强稳定性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煤柱影响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优化了支护参数,达到了预期的技术经济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汾西矿业集团宜兴煤业1201~(-2)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分析工作面地质情况,采取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布置2#下煤回采巷道时应选用内错4~6m的布置方式,为矿井下层煤的巷道布置提供了合理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李忠 《河北煤炭》2005,(6):15-16
结合葛泉矿矿井地质情况,在1521工作面采用大倾角锚网锚索支护技术,为回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