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钻井取心和岩心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岩心刻度测井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将更好的提高测井解释精度以及储层精细描述程度.在分析测井数据标准化、岩心归位等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延长油田某区本溪组储层物性测井解释模型:选用岩心分析孔隙度(ψ)与声波曲线(AC)来建立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通过岩心分析的孔隙度与岩心测量的渗透率建立渗透率数学模型;选用阿尔奇公式建立储集层的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法的逐点渗透率测井解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渗透率参数是储层解释与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参数。采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逐点计算单井剖面中各小层的渗透率往往很难达到精度要求。鉴于单井剖面中解释点的地层渗透率与多种测井参数有关以及围岩点测井参数对其的影响,采用了BP神经网络技术通过构建合理的BP网络结构建立起多种测井信息与渗透率之间的逐点非线性预测模型,实现利用测井资料高精度地逐点解释单井剖面的渗透率。利用该模型处理了T3井等井的测井资料,逐点计算的渗透率不但与取心段的岩心渗透率较为一致,而且非取心段的处理结果令人满意。该法为测井解释地层渗透率参数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低阻油层岩石特性及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心分析是识别低阻油层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可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低阻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定量测定储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并把岩心物理实验、地质综合录井、试油资料与多井测井资料结合起来,把定性测井解释与定量测井解释结合起来,以便加深对低阻储层的地质认识,提高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地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岩性识别精度较低的现状,根据取心、黏土、薄片分析等资料,利用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将沙河子组岩性归类:首先,由岩石成分分析各类岩性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解释图版;然后,采用电导率异常对比法,利用Bortex模块从电成像测井资料中提取能够定量表征地层砾石含量的结构指示参数;最后,利用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选择对岩性反映敏感的测井参数,建立"成分加结构"主成分分析的岩性识别方法,实现岩性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区10口井的岩性解释结果表明,经过32个取心段岩性验证,岩性识别符合率为90.6%.该方法不但解决成像测井定量识别岩性的难题,而且提高沙河子组地层岩性解释的精度和效率,为储层测井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印尼Y油田,以取心资料和测井资料为依托,开展测井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四性关系判定,分别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确定该油田有效储层的油层解释下限标准。给出有效储层的油层解释参数标准为:含油性为油浸以上,孔隙度下限为28%,渗透率下限为35 mD,电阻率下限为100Ω·m。  相似文献   

6.
西部油田奥陶系为一套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且裂缝发育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空间类型多、变化大,裂缝评价难度大。钻探取心和成像测井资料观察是了解储层天然裂缝是否发育最可靠、最直接的方法,但成本昂贵。在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裂缝时,双侧向测井具有较强的聚焦能力,对于探测高阻层裂缝特别有效。本文在前人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值模拟及反演方法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裂缝性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来估算西部油田奥陶系裂缝参数,并将其结果与岩心、成像测井及试油资料对比检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说明该套估算裂缝参数的方法在该油田奥陶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辽河油田S区沙4段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起S地区沙4段储层产能指数与油相渗透率的解释模型.同时基于比采油指数方程预测S区油井的比采油指数,预测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根据辽河油田S区沙4段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资料和测井资料,建立起S地区沙4段储层产能指数与油相渗透率的解释模型。同时基于比采油指数方程预测S区油井的比采油指数,预测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三4区克上组平均井深334m,区域取心4口井,取心进尺194.14m,含油心长64.87m,含油级别油斑级为主,显示了较好的评价潜力。该区下伏克下组、石炭系油藏均已开发,运用丰富的过层井资料精细刻画克上组构造形态以及储层展布特征,三4区克上组为一套辫状河一曲流河一辫状河沉积体系;三4区克上组为一中孔、高渗储层,该区综合测井19口,标准测井544口,应用该区的标准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解释模型,其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误差较小,从而可以定量进行区域孔隙度、渗透率解释,并为同类油藏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及隔夹层分析,对志丹地区长2、长3段的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长2段储层在河道加积作用下,自下而上砂体厚度增大,砂体侧向连通性变好,而长3段油层组的砂体呈现出与之相反的沉积变化规律。采用岩心分析测试和测井解释等方法进行储层评价,认为长2段储层的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长3段储层渗透率虽特别低,但其渗透率均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