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王辛石 《中国水利》2003,(19):36-37
1994年7月,在从来都不是防汛重点的陕北榆林地区,出现了一次重大险情,一场暴雨之后,库容仅1800万m3的新桥水库因为没有溢洪道,引水渠道不断坍塌逼近水库,大坝岌岌可危.而一旦垮坝,将使下游的金鸡沙、内蒙古的巴图湾等水库形成连锁垮坝,使无定河下游23个乡镇、4.53万hm2耕地和12万人口遭受灭顶之灾,同时还将使红柳河流域多年水保治理拦截的3亿多m3泥沙重新入黄,多年治理成果毁于一旦.险情牵动全省人民心,省、市、县组成现场指挥部和抢险队,经过数十天的昼夜抢险,终于化险为夷,使数十万群众躲过了一场劫难.……  相似文献   

2.
柳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河为辽河下游右岸的一条多泥沙支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泥沙主要来自内蒙所辖的奈曼、库伦两旗境内的扣河子、养畜牧河及铁牛河三条支流,其中扣河子来量最大。大量的泥沙下泄,使柳河下游河道及辽河干流下游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淤积,个别河段已成为悬河。泥沙淤积造成了流域内许多中小型水库报废。本文详细地叙述了柳河流域的气象、水文、泥沙等基本特性,为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防止辽、柳河下游淤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水文数据,  相似文献   

3.
柳河闹德海水库于1942年建成,在1965年、1970年扩建和改建后,总库容为2.28亿m3。库区地形陡峭、河谷窄深,回水末端修建的拦沙堰阻止了泥沙淤积上延。水库建成70 a来,通过滞洪排沙、调水调沙运用,在减轻柳河下游洪水灾害的同时,仍保有1.3亿m3有效库容,库容淤损率之低在多沙河流上的水库中尚属罕见。在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少入库泥沙的同时,其调水调沙运用方式对多沙河流水库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总土地面积20.56×10~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3.7×10~4km~2,占67%。从汇入黄河的皇甫川、无定河和泾河等11条支流来看,流域面积是三门峡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的19.5%,径流量占22%,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8×10~8t,为三门峡以上黄河总输沙量的50%。流失的泥沙,促使河道变迁,河口淤塞;引水口、渠道淤积,引水量减少;水库淤积,降低水库兴利效益;磨损水轮机和水泵,造成极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为解决泥沙问题,陕西省在水土保持,渠首引水防沙,水库防沙排淤和高含沙利用方面,采取了防治和利用泥沙的措施,取得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号称难治。拫据黄河泥沙来源分析,主要是来自陝西、甘肃、山西等三省2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丘陵区,这一地区的泥沙占黄河总輸沙量80%以上,仅泾河、无定河兩个支流即占黄河总輸沙量31%。在黄土丘陵区内,泥沙冲刷虽然有許多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但是坡度暴雨和  相似文献   

6.
柳河是多泥沙河流之一,具有小黄河之称。河流含沙量大冲下游淤积严重,河道游荡,河宽1350m至2000多m.形成大面积河湾滩地。由于中下游河床不稳定,滩地开发利用面积很小。为了利用柳河河湾滩地,阜新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闹德海水库管理局于1987年联合在柳河河湾滩地建立了综合开发试验区,开展固滩护岸及滩地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闹德海水库是辽河一级支流柳河上唯一已建的大型控制性工程,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下游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柳河为多泥沙河流,每年汛期大量泥沙入库,造成水库淤积严重。为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本文通过近些年的水库泥沙淤积测量数据,对水库泥沙淤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水库清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闹德海水库位于彰武县满堂乡,是一座防洪滞沙、农田灌溉、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也是辽宁省柳河上的一座重要控制工程。水库自建成以来,受柳河洪水暴涨暴落、泥沙含量大、范围广等因素影响,水库的有效库容逐年减少,到2009年累计淤积量达500万m~3左右,大大削减了水库兴利库容。泥沙问题成为制约水库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分析了泥沙来源、水沙特性及洪水对淤积的影响,通过输沙率法和实测断面法分析比较得出历年淤积情况,推求得到冲淤量变化对库容的影响。为水库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柳河是辽河右岸的一条多泥沙支流,也是一条危害极大的害河,流经内蒙和辽宁两省区,全流域的59.5%面积属内蒙古自治区,40.5%的面积属辽宁省。其中,闹得海水库以上地区4,051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71%,植被很差,多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沙丘流  相似文献   

10.
闫舜皆 《东北水利水电》2007,25(9):47-47,53
柳河是多泥沙河流,其中游的闹德海水库为大型水库,水库的调洪、滞沙及供水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也造成了河道严重的泥沙淤积上移,致使柳河彰武县城及以下段形成上悬河,河道的行洪能力降低.本文就如何正确运用现有水库调洪、调沙减轻下游河道的危害,及柳河防洪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柳河泥沙的防治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柳河泥沙成因分析柳河为全国有名的多沙河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产沙区多分布在奈曼、库伦两旗境内。泥沙经闹德海水库下泄后进入辽河,绝大部分淤积在柳河河口及辽河干流的中下游河道内,使河床不  相似文献   

12.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长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多沙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因此黄河的治理措施多基于泥沙的灾害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地貌特征等因素,未来黄河仍将是一条少水多沙河流。经过长期的治黄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黄河泥沙的资源属性,其在黄河防洪安全、放淤改土与生态重建、河口造陆及湿地水生态维持、建筑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研究发现,黄河下游的河道淤积泥沙主要来自少数几场高含沙洪水;水库在拦截黄河泥沙的同时,也对泥沙级配进行了自动分选,为泥沙分类利用创造了条件。利用水库拦减高含沙洪水,不仅可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和滩区淹没损失,还为泥沙资源的集中利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树立充分发挥水库的拦沙作用与泥沙资源集中利用有机结合的新理念,不仅能使水库持续发挥其拦沙减淤效益,也将更彰显黄河泥沙资源集中利用的长远效应。为此,必须从政策和管理层面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吸引社会资金和广大群众主动参与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工作,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淤地坝建设的黄河中游泥沙粒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冉大川  郭宝群  马勇 《人民黄河》2005,27(11):28-30
以黄河中游河口镇一龙门区间及四条典型支流——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和三川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实施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前后泥沙粒径的变化,认为: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龙区间粗泥沙占比(粗泥沙量占年输沙量的比例)、淤地坝减沙量和拦减粗泥沙量均呈下降趋势,淤地坝拦减粗泥沙量的时效性较为明显;②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皇甫川、无定河、三川河流域泥沙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均有细化的趋势;③黄河中游绝大部分流域泥沙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同时变小,泥沙明显变细;④淤地坝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不仅具有减沙作用,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拦粗排细”作用。鉴于此。减少黄河粗泥沙的重点支流应首选窟野河和皇甫川。  相似文献   

14.
变化环境下研究提出可以维持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稳定的泥沙处置方案对黄河下游乃至流域治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等手段,分析入黄泥沙的时空分布变化,认为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的3个水库运用阶段输沙入海是泥沙处置的主导方式,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变为以水库拦沙为主导,大型水库是影响泥沙空间分布及河道冲淤的重要因子;黄河年均来沙8亿、6亿、3亿t情景,黄河下游无法实现河道和滩区稳定,拟定了5个泥沙处置方案,通过分析评价得到最优方案,即古贤、桃花峪水库+滩区生态治理方案,建设古贤水库可以基本实现黄河下游50 a河床不淤高,滩区生态治理能够消除“二级悬河”,加上桃花峪水库可显著提高滩区防洪标准,综合评价该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5.
继2002年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之后,2003年汛期,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更大空间尺度的调水调沙试验,并获得成功,12d试验期内,通过四座干支流水库的科学调度,利用洪水输送泥沙1.207亿t. 调水调沙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之一,即通过骨干水库的调节,改变黄河“水少沙多,水沙时  相似文献   

16.
柳河是流经阜新地区的一条大型河流,是全国的多泥沙河流之一,洪灾频繁发生。自闹德海水库建库以来,彰武河段年平均淤高8.1~9.3cm,新民河段为3.8~5.7cm。由于泥沙的淤积,柳河河床逐年被抬高,平均每年上升10cm,部分河段已形成了悬河,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目前柳河的行洪能力远不能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构成了对彰武城段及下游西六、两家子等险段洪灾威胁,部分河段有改道之危险。因此,解决柳河彰武段防洪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条支流,流域内有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源区和风沙区三种不同的类型区。建国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下,对无定河流域进行了多种措施的治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和减少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总结无定河流域的治理经验,研究流域内各种治理措施的状况及其效果,指导多泥沙、粗泥沙地区的治理,黄委会组织了“无定  相似文献   

18.
小开河灌区水沙分布及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开河灌区是黄河下游20世纪末扩建改造的大型引黄灌区,经输沙渠把泥沙进行长距离输送,在远离黄河大堤51.3km处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1998年11月通水试运行,2001年底正式运行,工程建成后,输送入沉沙池泥沙占引黄闸进沙量的52.13%,实现了泥沙长距离输送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开河灌区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10年来灌区水沙分布,针对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问题,研究分析了小开河灌区渠道特性、长距离输送特点和输沙渠冲淤规律,提出输沙渠泥沙垫底淤积量概念和基本冲淤平衡水沙条件.  相似文献   

19.
柳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764万t。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的3条主要河流(南支扣河子、中支铁牛河、北支养畜牧河)。1942年间德海水库建成后,下游普遍淤积,最大淤积厚度达6.4m,最小淤积厚度为0.6m.淤积量自上游向下递减。2000、2020年为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防治柳、辽河淤积规划的近、远期水平年。两水平年将完成坡面、沟道治理,建大、中型水库9座。由此,将大大改善闹德海水库和下游河道的来水、来沙条件。闹德海入库沙量将大幅度减少,将缓解下游河道的淤积及减少入辽河的泥沙。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黄河中游无定河等多沙支流实测资料,从悬移质泥沙级配、水流输沙率、水沙变化及河床冲淤调整等方面初步分析探讨了流域治理对河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