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大。但与此同时,新闻侵权诉讼也呈增加之势。本文通过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新闻侵害隐私权、新闻侵害肖像权等新闻侵权行为的分析,认为新闻记者只有加强法制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将舆论监督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及新闻媒体的变革使新闻自由及其法律问题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新闻侵权案件的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新闻的侵权内容和侵权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闻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使新闻侵权愈演愈烈,也使新闻侵权案件的审理因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产生一定的障碍。由此,对于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与实践规制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新闻自由的法律制度之构建出发,通过研究和剖析主要存在的新闻侵权类型,对新闻自由的权利规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新闻侵权诉讼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侵权的主体只包括记者和新闻单位,而忽略了新闻源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对其所提供新闻素材的保证真实义务,以及因其所提供的新闻素材失实造成他人人格权受侵害该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文拟以新闻源的界定出发,通过分析其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究新闻源作为新闻侵权责任主体的确立的可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侵权责任法,确立了保护范围、归责原则、侵权类型等较为完善的侵权责任规则,弥补了我国以往立法中的不足。其颁布与实施不仅顺应了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更是充分体现了立法者在法治建设中践行人文关怀的理念。它把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关怀,尊重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的自由和尊严,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等作为立法的目标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积极培育和大力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匮乏已成为阻碍我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障碍之一。高校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把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积极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进行综合塑造。  相似文献   

6.
具备法治意识是当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尤为重要.从学校、社会和学生三方面因素剖析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的现实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试图从改善学校的管理体制,提高大学生责任现念,宽容心态和程序观念以及提高大学生法律信仰等方面提出关于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移植西方法治文化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益的。我们在移植西方法治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西方国家一些有益的政治法律制度,还要通过宣传、研究和交流的方法来培养民主法治意识,还必须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阻碍法治文化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造。实现法治文化本土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全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广大公民的法治意识培养。尤其是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贯穿于大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要通过加强法治思想与理论教育、积极营造法治氛围、强化实践锻炼等途径,不断帮助大学生强化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养成知法、守法、用法、敬法、护法的良好法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9.
人民警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为此,人民警察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与深刻内涵,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自觉坚持并运用法治理念指导公安工作,努力推进我国公安机关的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建设"法治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等内容.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可从培育法治理念入手,大力培养其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增强其公民参与意识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是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讨论了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防范新闻侵权风险应注意的四个要点.  相似文献   

12.
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是否有效,一直为民法学界争论。与国外立法、司法实践和学理相比较,我国长期以来奉行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无效的观点,这无疑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从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出发,我国应当明确规定法人目的外行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并且在《合同法》的基础上完善对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的法律规制,建立完善先进的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典权是我国所独有的传统民事法律制度。运用现代法学理论对典权的性质进行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用益物权说、担保物权说和特种物权说,其中用益物权说比较通用。上述三种观点均不能对典权的性质作出恰当的解释。所谓的典权实非单一的权利形态,是一种融物权、债权关系为一体的复杂民事交易方式,应为买卖关系的变种。  相似文献   

14.
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规的新闻采访活动 ,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方面起到了公开性采访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隐性采访在法律和道德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目前 ,隐性采访在我国方兴未艾 ,但我们须冷静思考隐性采访“热”的原因 ,看到其中的隐患 ,谨慎操作 ,始终保持清醒的自律意识 ,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隐性采访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5.
关于股权的性质 ,大陆法系以社员权说为通说 ,我国学界则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实际上研究股权的性质不能脱离公司法人制度发展的历史。现代公司法人制度肇源于古代日耳曼人的马尔克公社制度 ,是欧陆在继受罗马法过程中日耳曼法与罗马法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公司法人所有权和股权都是这一过程的结果。股权乃是一种基于日耳曼法理念之上的特殊的独立权利类型 ,它既非单纯的债权 ,亦非单纯的物权或人身权 ,而是兼有请求性和支配性内容 ,为一综合性权利。股权在民事立法中应有特别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已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对民事责任的规定仍有不足.实践迫切需要完善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本文探讨了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内容及其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大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出现了一派新闻民主的景象。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新闻策划作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已在新闻界颇为流行。本文探讨了新闻策划的内涵、特性、传播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人”是近年来媒体激烈竞争的产物,是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有效新闻线索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它的出现表明新闻信息有价,并催生了“支票新闻”。“支票新闻”一方面拓宽了信源,增加了信息量,同时,应该正确认识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体现的直接作用是对权利人利益的补偿,间接作用是对一般人的遏制与预防来实现对权利人的利益保护。虽然不作为请求权是保护著作权、制止侵权行为的初步措施,但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害,却不得不求助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救济。具体到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如何公平合理地转化为具体可计量的金钱,已成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最为实践性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