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CuCl_2/Al_2O_3,CuCl_2·KCl/Al_2O_3及 CuCl_2·NaHSO_4·NH_4HSO_4三种催化体系对乙烯氧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同时用差示热重分析及差热分析对这三种体系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分固定床反应器对自制的80-C-77-1催化剂进行了氧气法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的本征动力学研究。对排除了内外扩散影响在210—250℃及1.3大气压下求得的动力学试验数据,用图解,单元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三种数据处理方法,求得了该反应在近似工业条件下的简化幂函数速率方程为γ=1.21×10~5[e×p(-12300/RT)]P_(C_2H_4)~(1.61) 在动力学的试验中,找出了一些规律,为改进工艺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1975,(6)
CuCl_2—Al_2O_3催化剂,在190—250℃工业生产的实用范围内,初步研究了乙烯氧氯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指出反应的控制步骤是吸附乙烯与吸附氧的表面反应,生成类似氧化乙烯的中间物,它再与吸附 HCl 作用生成二氯乙烷。由反应机理得出动力学方程式为:r=(kK_EK_o~(1/2)P_EP_o(1/2))/([1 K_EP_E (K_oP_o)~(1/2)]~2)式中 k=4.93×10~5exp(-13.3×10~3/RT)K_E=7.36×10~3exp(-8.41×10~3/RT)K_o=3.25×10~(-3)exp(5.20×10~3/RT)实验结果亦可用幂数方程式表示:r'=2.63×10~6exp(-16.71×10~3/RT)P_E~(0.66)P_o~(0.27)各参数在较广的实用范围内都是合适的,与实验值的总平均误差为5—8%。 相似文献
4.
氧氯化催化剂对反应原料气氯化氢、乙烯和氧气的吸附性能依次减弱,对氯化氢的吸附最强烈,在实验条件下对氧则未发现有吸附。催化剂对氯化氧的吸附量与其CuCl_2含量密切相关,CuCl_2含量增加,氯化氢吸附量减少,表明氯化氢的吸附位置可能在催化剂的无CuCl_2覆盖的γ-氧化铝表面。催化剂的乙烯吸附量强烈地依赖于它的氯化锕含量、干燥程度等。实验结果表明,乙烯的吸附位置可能是催化剂表面的一些配位不饱和的铜离子,如四配位的铜离子。实验结果和络合-还原-氧化机理一致。 相似文献
5.
6.
新一代乙烯氧氯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一代乙烯氧氯化BC-2-002A催化剂,考察了BC-2-002A催化剂的物性指标和催化性能,同时与进口催化剂进行了对比。采用加压流化床反应器对BC-2-002A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在反应温度(225±2)℃、反应压力0.2M Pa、气态空速1 600h-1、原料气配比n(C2H4)∶n(HC l)∶n(O2)=1.64∶2.00∶0.64的条件下,HC l转化率大于等于99.50%,1,2-二氯乙烷(EDC)的纯度大于等于99.50%,尾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1.00%。将BC-2-002A催化剂应用于200kt/a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工业装置,对各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重点监控。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助催化剂,有效改进了BC-2-002A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进口催化剂相比,BC-2-002A催化剂的活性好,转化率高,副反应少,产品DEC的纯度高。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乙烯氧氯化反应技术的研究Ⅱ.反应历程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uCl_2/Al_2O_3为催化剂,在211—251℃内,研究了近似工业反应器内反应气氛变化条件下的乙烯氧氯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提出了吸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合理地解释了试验现象,利用平衡态近似法推得了相应的动力学机理方程式,得到了试验数据的验证。对试验结果的进一步处理发现,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升至233℃左右,反应活化能有一突降现象,并首次指出其原因可能是该催化剂在制备方法上的不同所致。最终还求得了简明、实用的幂函数速率方程式。在本试验温度范围内,该式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的总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5%。 相似文献
15.
轻油制氢催化剂活性衰减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轻油水蒸汽转化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活性衰减的情况。比较了国产催化剂 Z402和引进的同类催化剂 E,在相同的运转条件下活性沿床层变化的异同。讨论了引起活性衰减的原因,并提出催化剂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17.
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的活性衰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永久活性的衰减问题;建立了描述永久活性衰减过程的微分方程;提出了用这种方程处理催化剂运转数据,评价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能的方法,其中包括估计催化剂平衡微反活性、蒸汽老化及重金属中毒的失活贡献.本文还以现场实际数据为例,讨论了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氯碱厂从日本东洋工程公司(专利商日本三井东压株式会社)引进的氯乙烯装置于1988年5月30日正式投料试运。氧氯化单元于6月15日投料试运,负荷42%,7月14日停车。这段时间,虽然四开四停,但就氧氯化反应本身来说是正常的,开停的原因主要来自外界影响。大检修以后,氧氯化二单元于9月14日投料开车,一开始就出现异常现象。诸如:分布板压差升高、反应器温度分布发生异常现象、反应气急冷塔底水相HCl浓度升高等。虽经多方努力,仍然不能消除这些异 相似文献
20.
贵金属脱氧催化剂和化学吸附型脱氧催化剂用于乙烯气体脱氧,存在价格昂贵、脱氧容量小和再生频繁等缺点。以稀土氧化物改性的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负载Pd-Ag双金属活性组分,制备了乙烯气体深度脱氧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富含乙烯气体中对氧的深度脱除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载体及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稀土改性后载体孔径增大(平均孔径由改性前的1.90 nm增大至改性后的2.50 nm),活性组分具有高分散度和良好的低温脱氧活性,在反应温度为110~180℃的条件下,催化剂可将乙烯气体中氧脱至小于1×10-6(O2的体积分数)。在空速为5000 h-1,反应温度为145℃的条件下,催化剂在1650 h的寿命测试中保持了较高的脱氧活性,且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均无需还原再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