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分析在煤燃烧和热解及气化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论述了煤的燃烧、热解、气化反应动力学的常用的单一升温速率法、多重扫描速率法、动力学补偿效应以及分布活化能动力学模型等热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了现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的局限性;并对反应控制热分析、微热分析技术、微波热分析以及热分析技术与其他分析技术的联用,热分析技术间的联用等热分析新技术在煤的燃烧、热解、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韶钢6 m焦炉焦炭热强度稳定率,分析了国内1#焦煤煤质、焦煤水分、清场含杂煤配用量、配煤比调改次数等对焦炭热强度稳定率的影响,通过加强对焦煤煤质、焦煤水分、清场含杂煤的管控,减少配煤比调改次数,使焦炭热强度标准偏差σn-1由2018年第1季度的1.64降低至第4季度的0.95,提高了焦炭热强度稳定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煤镜质组反射率分析鉴别洗精煤煤质,对捣固炉生产中原料煤质量、配合煤细度、焦炭灰分和配煤比等影响焦炭热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配煤方案的筛选、分析,按照科学配煤、控制成本、合理利用煤资源的原则优选出最佳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稳定控制湘钢焦炭热性能,分析了影响焦炭热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炼焦煤质量是影响焦炭热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焦炭显微结构调节技术、炼焦煤精细分类技术、配煤结构优化技术等焦炭热性能控制技术。分析了湘钢主焦煤、肥煤的成焦显微结构及焦炭热性能,针对炼焦煤质量和配煤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生产配煤结构优化,2016年—2020年焦炭反应后强度逐渐从65.6%提高到67%以上,稳定率逐渐从74.1%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5.
小分子化合物是通过二硫化碳、四氢呋喃、甲醇三种溶剂对神华煤进行逐级索氏抽提获得的。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分别对原煤和抽掉小分子化合物后的残煤进行测试,可知小分子化合物被抽出后,煤的结构组成及热行为均发生了变化,残煤的脂肪烃和环烷烃基团明显减少,热失重速率降低,最大失重温度向高温段移动。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7):1513-1517
煤热解是实现低阶煤分质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热解气相焦油原位催化裂解实现焦油的轻质化,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煤热解气相焦油催化裂解提质工艺的优势、催化剂和反应器等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金属氧化物、炭材料、碳基负载型催化剂、分子筛、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以及其它负载型催化剂,在煤热解气相焦油催化裂解提质过程中的性能、影响因素及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反应器的性能特点和优缺点,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煤热解是实现低阶煤分质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热解气相焦油原位催化裂解实现焦油的轻质化,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煤热解气相焦油催化裂解提质工艺的优势、催化剂和反应器等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金属氧化物、炭材料、碳基负载型催化剂、分子筛、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以及其它负载型催化剂,在煤热解气相焦油催化裂解提质过程中的性能、影响因素及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反应器的性能特点和优缺点,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从化学键的角度阐述了煤直接液化反应的复杂性。通过分析键能将煤直接液化反应热与石油炼制反应热进行对比,定性地说明煤直接液化反应放出热多于石油炼制反应放出热。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煤的催化热解和催化煤热解气来提高焦油中BTX产率的相关研究,简要分析了工艺条件(热解温度、热解气氛和压力、催化剂、煤的预处理等)对BTX产率的影响规律,并论述了BTX生成的反应途径:芳构化反应、重质组分裂解反应、含氧芳香化合物的脱氧反应。认为应深入探究煤催化热解过程中生成BTX的氢的来源,这将对充分利用煤热解过程中生成的H2、CH4等富氢气体与热解气中的重质组分耦合来提高BTX的产率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煤的催化热解和催化煤热解气来提高焦油中BTX产率的相关研究,简要分析了工艺条件(热解温度、热解气氛和压力、催化剂、煤的预处理等)对BTX产率的影响规律,并论述了BTX生成的反应途径:芳构化反应、重质组分裂解反应、含氧芳香化合物的脱氧反应。认为应深入探究煤催化热解过程中生成BTX的氢的来源,这将对充分利用煤热解过程中生成的H2、CH4等富氢气体与热解气中的重质组分耦合来提高BTX的产率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国光 《煤化工》2013,41(4):41-43
结合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焦炭热强度稳定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提高焦炭热强度稳定率的主要方法。热强度σn-1系数与焦炭热强度稳定率呈负相关,σn-1系数降低,则焦炭热强度稳定率提高。实践结果表明,在配煤炼焦过程中,通过完善配煤管理制度、稳定精煤质量、降低环境影响和规范配煤操作等措施,使σn-1系数从2011年的3.26降至2012年的2.27。  相似文献   

12.
在40kg焦炉上进行了多方案的配煤炼焦试验,并对单种煤及配合煤炼焦的焦炭热反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种焦煤炼焦时25JM的反应后强度最好;配合煤中控制主焦煤的配入比例,适当配入14SM、1/2ZN或26FM后,焦炭的热反应性比单种焦煤炼焦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焦煤(集团)艾维尔沟矿区煤为原料,实验分析了影响焦炭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满足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的前提下,煤的灰成分是影响焦炭热态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煤的挥发分是影响焦炭孔孢结构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焦炭冷、热态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即焦炭的冷、热态强度主要取决于炼焦煤的原料特性和焦炭的孔孢结构。  相似文献   

14.
汪自谦 《聚酯工业》2010,23(6):50-52
分析了链条型有机热载体煤炉(设置前后拱)的后拱长度对烟气辐射传热、炉膛温度及容积热强度、煤燃烧、热效率及热损失、辐射烟气流速、煤炉最大供热量的影响。指出在使用不同煤品和热负荷链条炉时,优化其后拱长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单种煤的煤质分析数据,通过配比计算并结合煤的热重分析,得出了适用的氧化铝熟料窑烧成用煤的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固定床中热气体非稳态渗流传热与煤热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国新  刘雅琴  王明磊 《化工学报》2001,52(11):993-999
针对煤燃烧前热解脱硫工艺 ,研究固定床中气体渗流传热传质与煤热解反应综合过程 ,建立多孔介质非稳态渗流传热传质与煤热反应相互作用的物理数学模型 ,研究不同情况下床内气固温度和煤热解挥发分析出浓度瞬态分布规律 .计算结果表明 ,固定床中煤料的热解反应主要发生在床层下部的热渗透作用区域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 ,煤热解区段不断向床高方向推移 .提高热气入口温度 ,热渗透作用区域内的物料温度水平提高 ,煤粒热解反应期缩短 .在热作用区域 ,煤热解反应与渗流传热传质过程密切相关 .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两者符合较好 .研究结果对于煤燃烧前热解脱硫装置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快速热解在高硫煤燃烧前脱硫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德军  陈平 《煤炭转化》1999,22(3):58-61
分析了快速加氢热解法的脱硫试验结果,论证了该工艺方法在煤燃烧前脱硫的应用可行性问题,并与加氮热解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煤快速加氢热解法对于某些品种的煤,对于除去其中难以用洗选和物理方法去除的有机硫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呋喃树脂改性煤沥青的机理及热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琴  李铁虎  王娟  江元汝 《煤炭转化》2006,29(1):66-68,72
以呋喃树脂为改性剂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呋喃树脂改性煤沥青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技术(TG-DSC)对改性前后煤沥青的热解行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呋喃树脂在煤沥青中起增塑作用,其增塑过程通过四步完成,呋喃树脂与煤沥青发生增塑作用时需要吸收热量;呋喃树脂改性煤沥青的耐热性提高,呋喃树脂对煤沥青的残炭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煤液化油衍生油为溶剂,在热萃取装置上研究了大唐胜利褐煤等低阶煤的热萃取性能,考察了热萃取温度、热萃取时间、溶煤比、溶剂类型和煤种等因素对煤热萃取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大唐胜利褐煤在热萃取过程中氧元素的脱除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的热萃取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由340℃时的18.7%(daf)增加到430℃时的59.5%(daf),而固体热萃取物回收率在390℃时达到最高值32.4%(daf),反应停留时间以60 min为宜,溶剂与煤的合适质量比为5∶1,在煤液化加氢循环溶剂中具有较高的热萃取率.热萃取过程中大唐胜利5#煤中氧元素的脱除率可达23%(daf).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煤岩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全硫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热分析、有机溶剂抽提等对神府煤进行了煤岩、煤质研究。进而提出了神府煤合理加工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