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在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为探究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根系对岸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明确植被对岸坡防护的作用机理,以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4种典型荒漠植被为例,开展室内根系拉伸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对比分析了4种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根系的直径与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其中与抗拉力呈正相关,与抗拉强度呈负相关,当根系直径>1.5 mm后抗拉力差异性显著提高;根系体积密度(RRVD)对根—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呈非线性。4种根—土复合体增加相同RRVD时,对抗剪强度的提高程度依次为红柳>芦苇>骆驼刺>梭梭,表明红柳和芦苇在提高抗拉力和土体粘聚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沿岸固土防蚀植被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山区洪水爆发后通常会造成河流大量塌岸和岸坡失稳,单次洪峰形成过程对冲刷起重要作用。为了估算单次洪水作用过程中的冲刷量,利用山区洪水过程概化模型推导了洪峰形成过程冲刷量方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洪水过程概化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并研究了洪峰流量为600m~3/s、单洪峰作用12h过程冲刷量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三角形与梯形河道断面随土体抗剪强度变化,边坡坡脚冲刷量在0.55~0.70m~3之间,随河道比降变化,边坡坡脚冲刷量在0.5~1.5m~3之间,相同条件下梯形河道断面坡脚的冲刷量低于三角形河道,河道比降参数对冲刷量的影响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河道不同生态护坡的固土作用及效果,以江苏省河道生态护坡调查为背景,选取草皮生态护坡、石笼生态护坡和生态袋护坡,采用室内试验研究草皮生态护坡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草皮根系明显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且土体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复合根系的固土效果比垂直、水平根系好。采用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从位移等值线和边坡安全稳定系数方面对比三种生态护坡的固土作用和稳定性,与无草边坡相比,草皮生态护坡、石笼生态护坡、生态袋护坡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小土体的滑动区域范围,提升整体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孔介质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以那板心墙土石坝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正常蓄水位时不同降雨强度、降雨历时条件下的土石坝暂态渗流场,然后将暂态渗流场与极限平衡法相结合计算坝坡的稳定性,为了考虑基质吸力对坝体材料抗剪强度的影响,计算中采用修正的摩尔-库伦(Mohr Coulomb)破坏准则。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土石坝暂态渗流场及坝坡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被根系影响下边坡渗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系同时存在边坡的饱和与非饱和区,根系通过吸收和蒸腾坡体内的水分对渗流场的重布产生明显的影响,是一个涉及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复杂问题。将根系吸水效应考虑为渗流控制方程中的源汇项,建立考虑根系吸水效应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并通过一个算例分析其对坡体渗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因公路改线在坝顶高程附近开挖溪古水电站消力池高边坡时雨季曾出现局部塌滑破坏、边坡顶部变形较大并出现明显的坡面拉裂缝等问题,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该边坡渗流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坡面张拉裂缝等入渗通道和内部主要结构面,根据坝址气象资料拟定了典型降雨过程线,研究了该边坡在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场及其变化规律,并计算分析了工程治理措施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封闭后缘透水带和坡面张拉裂缝等入渗通道可显著减小坡体暂态饱和区,且暂态饱和区向坡内延伸的垂直深度最大可减小约15 m,有利于提高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三峡库区岸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地区某碎石土岸坡做了快剪试验,获得了该碎石土在天然状态和降雨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并运用SLOPE/W软件模拟边坡,采用Bishop方法计算了两种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发现天然状态下边坡稳定,降雨状态下边坡不稳定,进而采用抗滑桩模拟治理不稳定边坡的稳定性,并给出了抗滑桩的设计尺寸。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设计的土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西昌昔格达组地层边坡为例,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土体参数、坡面结构及地质结构对土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性,通过比较同一因素在不同水平下计算获得的试验指标平均值,分析了显著影响边坡稳定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土体参数和坡面结构对土坡稳定性影响显著;土体重度减小、抗剪强度指标提高、坡度变缓、马道变宽、单级坡高变小等均使土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岩质边坡在水位下降时坡体内的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和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渗流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坡体稳定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以塑性区位移突变作为边坡失稳判据,此时折减系数值即为坡体安全系数。以十里铺水库为例,对库岸岩体边坡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在水库水位降落影响下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随降落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边坡植被具有的浅层防护、水土保持和生态功能,以燕山水库输水洞岩石坡面植被护坡工程为例,分析了岩石边坡形成后概况,并针对1∶1、1∶2和1∶3不同坡比边坡综合分析对比了分别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防冲刷基材生态护坡和客土喷播技术的效果,同时提出了三种技术施工及冬季施工措施.实践证明,植被护坡工程在护坡和水土保持上可取得较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黄土地区降雨入渗规律研究已较为深入,但对不积雨持续降雨入渗及其湿润锋移动规律研究较少。对此设计并制作了一套模拟不积雨降雨条件下黄土土柱垂直入渗模型试验装置系统,共模拟了3组非饱和重塑黄土表面不积雨降雨强度下的土柱垂直入渗试验,得到了3组不同干密度黄土垂直土柱试验各相应深度监测点土体体积含水率与降雨历时曲线,以及各试验组土柱渗流湿润锋和渗流稳定区到达不同深度的降雨时间。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假设,建立了黄土地区不积雨降雨垂直土柱湿润锋渗流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假设及模型的正确性,求出不积雨持续降雨条件下黄土土柱渗流湿润锋形状参数m接近于3,并进一步揭示了不积雨降雨条件下黄土地区降雨入渗湿润锋深度与渗流稳定区深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卢晓春  许威  甘亮 《水电能源科学》2014,32(2):76-78,196
在对潘口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施工期洪水作用下坝体与坝基渗流场进行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强度参数分析了施工度汛断面坝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潘口面板堆石坝临时度汛断面在施工度汛期内渗流稳定性及上下游坝坡稳定性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汛期安全性有保障;度汛期内临时断面采用挤压边墙和垫层料联合防渗的方案是可行的;与线性强度参数相比,非线性强度参数更符合堆石料的抗剪强度特性,其稳定性计算结果更合理,从而为潘口水电站面板堆石坝施工度汛断面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期临时度汛坝体的坝坡稳定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洛宁抽水蓄能电站业主营地区域某边坡为五级黄土边坡,为了确保边坡稳定性以及边坡前宿舍楼的安全,运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该边坡分步开挖施工及运行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不同工况下边坡的变形,评价边坡安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施加支护对边坡位移的抑制作用明显,边坡出现的位移最大值由140mm降低到16mm,锚杆支护...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辉县一标段为全开挖方渠道,开挖后渠坡上分布有中等—强湿陷性黄土和较厚层的强透水性卵石层,虽在渠坡、渠底采取了全衬砌混凝土等防渗措施,但黄土湿陷及卵石层强渗透压力仍可破坏渠坡。为保证渠坡稳定性,拟采用高压摆喷灌浆三管法形成截渗墙法以加固左右岸黄土并防渗。为摸索出施工工艺并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布置了三种孔距进行灌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孔距1.0m时可达到加固黄土及防渗要求,进而给出了施工参数,可大规模推广应用于辉县一标段渠道高压摆喷灌浆施工中。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分析某溢流坝泄洪消能防冲布置形式,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溢流坝挑流消能及下游防冲的三维数值模型,根据工程特点,在前期物理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拟定多种下游消能防冲优化布置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将原方案水垫塘预挖冲坑的下游斜坡改为垂直挡墙结构形式,能有效改善下游水流流态,降低预挖坑后的流速大小、均化流速分布,降低护坦处的压强,提高消力塘的消能效果,可减小对护坦及下游河床、岸坡的冲刷影响,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某水电站右岸高边坡基本地质条件和雾化雨资料,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边坡在雾化雨条件下的渗流场变化规律,并借鉴非饱和强度理论,运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雾化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雾化雨条件下地表水入渗将导致非饱和区范围缩小、压力水头升高并出现局部暂态饱和区;考虑非饱和区强度变化及饱和区渗透力影响,降雨入渗时边坡稳定性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各向异性渗透对土坡孔隙水压力及浸润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采用有限元法对降雨条件下边坡各向异性渗流场动态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过程中边坡地下孔隙水压力分布、浸润线位置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