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开采过程中,临空巷道由于受到复合支承力的作用,会导致顶板下沉、底鼓、帮鼓、巷道断面变形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CO_2致裂切顶卸压技术,分析了致裂切至直接顶钻孔和致裂切至老顶钻孔两种方案,并确定了切至老顶钻孔的设计。通过方案的实施和监测,证明卸压后围岩动压得到了有效降低,巷道断面变形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掌握回采工作面巷道圈岩应力的活动规律并进行总结分析,确定今后回采工作面巷道掘进的支护方式及回采生产时的超前支护形式;全面防止掘进巷道和回采巷道顶板的漏顶事故。  相似文献   

3.
针对斜沟矿区厚煤层复合坚硬顶板条件下,综放工作面邻空巷道超前支护段矿压显现强烈,并间歇性出现动力冲击现象问题。以斜沟矿23111工作面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对该工作面切顶卸压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切顶卸压前后的巷道两帮移近量和顶板底板移近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现场实测证明切顶卸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夏甸金矿回采巷道破碎地质条件,分析了回采巷道的破坏特征,结合卸压支护作用机理分析,提出了卸压与玻璃钢锚杆加固组合支护方案,确定了回采巷道两帮钻孔及顶板开槽的卸压方式和玻璃钢锚杆支护的参数。工业应用表明,卸压组合支护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支护效果,该支护技术可供相似地质条件下松软破碎回采巷道的支护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巷道的施工中,对巷道的支护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巷道底鼓非常严重,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巷道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对巷道的安全运输造成了非常的威胁。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调查后,结合地质资料分析,从巷道顶板的支护中进行治理底鼓,后期的观测证明了该项技术是非常有效的、成功的,应在底鼓比较严重的矿井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131102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危险性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在分析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及发生判据基础上,提出通过静载、动载卸压方式进行冲击地压防控,并进行工程应用。具体通过巷道底板大直径钻孔、巷帮大直径钻孔及巷帮爆破方式实现静载卸压;通过深孔爆破实现顶板坚硬砂岩预裂方式进行动载卸压。降低采空区顶板悬空面积及垮落时应力显现程度;依据131102综放工作面现场开采条件,对采取的冲击地压防控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应用后,131102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降低,现场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侯宇峰  党其 《山西冶金》2022,(1):275-276
为保证小煤柱工作面回采安全,避免工作面回采期间因受回采影响导致小煤柱出现垮落、破碎现象,对程庄煤矿15310小煤柱工作面预留小煤柱巷道顶板采取切顶卸压技术,并提出"走向锚索吊棚+恒阻让压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设计.通过设计理论分析得出,切顶卸压及联合支护技术可降低回采应力对小煤柱稳定性影响,提高小煤柱整体结构稳定性,具有...  相似文献   

8.
3下1105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里段处于原3上1105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和3上11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之间保护柱正下方,整条巷道处于实体区域。巷道推进过程中出现压力显现明显,顶板破碎、伪顶垮落,从而导致工作面机头段顶板支护不到位,支架支护状态差,造成工作面机头犄角顶板漏顶、冒矸,影响正常生产。矿井通过采取敷网、剥帮、顶帮注加固剂、巷道内下抬棚、使用高强聚酯纤维柔性网等一系列复合支护方式,在锻炼了职工队伍的同时,达到了安全施工、快速推进、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定向水力致裂技术能够通过高压水流切断煤岩体的原有结构联系,起到定向转移部分上覆岩层压力,主动改善煤岩体中的应力集中状况的作用。本文利用这一技术对临空巷道帮、顶板下沉等变形进行了实践,通过数据显示,该技术有效控制了巷道变形,保障了工作面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10.
巷道围岩控制是深部资源开采中的关键问题,而要攻克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的难关,就必须首先研究底鼓的机理及其防治措施。本文结合二矿区1178分段底鼓实例,探讨了巷道底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5种类型底鼓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了目前常见的处置巷道底鼓的有关方法及成果,并结合二矿区实际提出了巷道底鼓处置方法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1.
13525轨道巷位于王村煤矿三采区北侧,南侧为13523工作面,已经回采完毕,13525轨道巷与13525运输巷之间的保护煤柱为15米,在掘进过程中受到动压影响严重,底鼓严重、两帮的位移量大,严重影响了工作面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工作面的底鼓及两帮的位移,选用Φ18.9×4300mm的帮锚索进行加强支护,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掘进工作面底鼓现象及两帮的位移速度,基本解决了巷道在服务期内的翻修工作量,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正常掘进。  相似文献   

12.
南阳坡矿自投产以来,已回采十余个工作面,工作面回采前均没有采取促使老顶提前垮落的强制放顶措施,而是靠减少放顶量进行顶板管理,这一做法会造成部分矿产资源损失。长时间大面积采空区顶板不垮时,将使得开采工作面控顶区内压力高度集中,在支护强度承受不了顶板的高压时,控顶区内顶板会发生剪切破坏。坚硬顶板一旦突然冒落,矿层折断时产生的强烈动载荷会损坏或推到大量工作面支架,造成工作面垮冒事故;另一方面,开采区积存的大量高浓度易燃气体,沿风巷、机巷涌出,造成易燃气体超限,其强烈的冲击作用常摧毁工作面及其邻近巷道中的支架、风门和砖墙封闭,甚至使矿车翻到,轨道弯曲。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以巷道采空区的顶板卸压机制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的巷道围岩支护体系,通过液压支架临时支护、单体支柱支护等综合支护体系共同实现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根据实际应用表明该巷道围岩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作用在巷道围岩支护结构上的负荷,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巷道围岩支护流程,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煤矿开采技术,它通过合理的工艺措施和设备配置,实现了煤矿安全高效地生产。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的两巷超前支护、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支护、双向聚能预裂爆破切顶以及调整沿空留巷支护的相关参数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要点。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支护参数,如支架间距、支护杆选择等,可以保证沿空留巷的稳定性,防止支护系统的失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吕磊 《山西冶金》2022,(1):118-120
基于某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断面大的现状,开展复杂地质条件大断面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研究工作,在分析巷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助FLAC仿真软件确定了锚网支护参数,拟定了锚杆支护工艺及布置方式.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巷道支护方式,该支护工艺提高了巷道支护的安全性,降低了顶板离层量,支护效果很好;巷道掘进15 d之后,顶板离...  相似文献   

16.
面对煤矿巷道出现的事故不断增多,人们对加强煤矿巷道顶板建设逐渐重视。本文将会对巷道支护掘进中加强对技术的控制,包括:巷道顶板承载能力、完善掘进工艺、支架强度协调等内容分析,在针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巷道掘进顶板的技术和施工支护的意义,研究通过准确掌握材料尺寸、材料数量、支护方式等,以此提高顶板支护的安全性,同时分析了上下出口冒顶事故和解决办法,以及巷道掘进采取的支护方式,为巷道井下开采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矿业工程中的难题,特别是在深部软岩巷道中,能否提供持久、有效的支护直接影响着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双层网锚喷+U型钢拱架”联合支护是目前金川矿区在深部巷道支护中较常用的支护方案,为了解该方案的支护效果,在二矿区814 m分斜坡道上设立试验段,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试验段巷道的支护效果进行评价,并针对支护的薄弱部分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在当前支护条件下,巷道顶板和两帮围岩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底鼓问题严重,最大位移可达110 cm;(2)针对当前支护方案的薄弱环节,提出增加锚杆长度、提高锚杆强度和增加底板支护等补强措施;(3)设计了一组参数优化方案,并对其支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认为该优化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并弥补原支护方案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郑健 《山西冶金》2022,(1):108-109,115
以21106综采工作面过B2向斜为工程实例,采面回采时211062巷出现一定的冲击地压征兆,为此,提出以卸压为核心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根据211062巷实际情况,对水力压力、松动爆破、大孔径钻孔以及底板起底卸压等措施现场施工参数进行设计.现场应用后,21106综采工作面过B2向斜期间巷道始终保持稳定,未出现任何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某煤矿安全生产的巷道支护方案,以其601综采工作面顺槽开挖为背景,利用FLAC2D数值软件模拟,并对比分析了有无预应力桁架两种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状态. 结果表明:采用原支护方案时,巷道顶板.两肩角及两帮等多处出现应力集中,塑性区域较大,并且巷道的变形量大,两帮的变形位移高达1 m;采用预应力桁架支护时,巷道顶板应力分布状况良好,只有两肩角及两帮深处岩体出现了应力集中,但塑性区域明显减小,巷道变形有较大改善,两帮变形位移降至0.0106 m,深部软岩巷道的损伤变形降低显著,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巷支护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镇城底矿22603综放工作面开切眼的支护的实际问题,分析该巷道的支护原则及要点,设计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在镇城底矿22603综放工作面应用后,对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范围为15~66 mm,两帮移近量为15~45 mm,较好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大断面开切眼的有效支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