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泡沫技术,将水性聚氨酯整理到棉织物上,得到具有抗皱性能的棉织物。研究了泡沫涂覆厚度、水性聚氨酯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透气性及断裂强力的影响,并经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整理工艺条件。在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浓度4 g/L,稳泡剂(海藻酸钠)质量浓度3 g/L,发泡比控制在4.9的前提下,较佳的棉织物泡沫抗皱整理工艺为:水性聚氨酯质量浓度150 g/L,涂覆厚度1 mm,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经该工艺整理的棉织物折皱回复角为189°,透气性为37.6 mm/s,拉伸强力785 N。  相似文献   

2.
乙二醛毛织物抗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二醛对薄型毛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测定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度及整理后对织物白度的影响,通过实验选择最佳工艺为,乙二醛浓度17.5 g/L、硫酸铝浓度22.5 g/L、乙二醇浓度3 g/L、焙烘温度125℃、焙烘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TEA)改进1,2,3,4-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0~1500)和TEA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抗皱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平衡.优化工艺条件为:BTCA40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6%,PEG40020g/L,三乙胺20g/L;两浸两轧,80℃预烘2min,150℃焙烘3min.经优化工艺整理织物在取得较好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较大地提高断裂强力保留率.  相似文献   

4.
全棉薄织物的高强力保留率免烫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棉薄织物的基础强力绝对值低,单独使用免烫树脂对其进行抗皱整理会降低织物的强力,严重影响服用性能.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用于全棉薄织物抗皱整理.试验得到全棉薄织物免烫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免烫树脂整理剂LT质量浓度80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95质量浓度7.5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2F质量浓度2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 min.整理后的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190°,经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64.46%和79.22%,经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96.45%和91.98%.  相似文献   

5.
《上海纺织科技》2021,49(7):40-43
采用水性聚氨酯对经离子液体预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对整理工艺进行研究,并对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白度等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水性聚氨酯种类及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抗皱效果的影响,确定水性聚氨酯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Bmim]Cl离子液体在温度60℃,处理时间50 min时对棉织物进行微处理;在7377型聚氨酯质量浓度120 g/L,温度150℃,焙烘时间3 min的条件下整理,棉织物的弹性回复角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强力保留率超过94.5%,白度则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6.
利用丝胶对黏胶纤维进行整理,探讨了丝胶粉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丝胶改性后黏胶纤维织物透气性能、抗皱性能、白度及毛细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性,织物的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得到了提高,透气性能有所下降,白度几乎不变。综合考虑,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胶粉质量浓度30 g/L、焙烘温度105℃、焙烘时间8 min、渗透剂2 g/L、质量分数为30%柠檬酸60 g/L和三乙醇胺10 g/L,在此工艺条件下,丝胶对黏胶纤维织物的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广知  胡娟 《染整技术》2006,28(2):6-10
研究了用柠檬酸作为亚麻/粘胶混纺织物无甲醛整理剂的抗皱整理工艺,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粘胶混纺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60g/L,混合催化剂5%(对织物重),三乙醇胺5%(对织物重),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90s。试验表明,经柠檬酸整理后亚麻/粘胶混纺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可代替传统的DMDHEU整理剂,使织物上无甲醛存在。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毒和耐久性的纳米生态型多功能整理剂对亚麻针织物进行防污整理.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试验得出亚麻针织物防污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生态型多功能整理剂质量浓度6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6 g/L,氨基有机硅柔软剂质量浓度3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整理后的亚麻针织物的防污性能优良,且对织物强力、透气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弥补玄武岩织物抗皱性能差的缺点,采用环保型整理剂水性聚氨酯对玄武岩织物进行处理,研究硅烷偶联剂KH550质量分数、水性聚氨酯浓度以及成膜成膜烘焙温度对玄武岩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拉伸断裂强力的影响,以及织物微观结构的变化。得出:利用水性聚氨酯改善玄武岩织物抗皱性能的最佳工艺为,硅烷偶联剂KH550质量分数为4%、乳液中水性聚氨酯质量浓度为120 g/L、成膜烘焙温度为120℃。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处理的玄武岩织物抗皱性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薄膜成功地包覆玄武岩织物;玄武岩织物与水性聚氨酯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乙二醛对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探讨了乙二醛、添加剂、催化剂用量及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白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乙二醛质量浓度为35g/L,乙二醇与乙二醛摩尔比为1:1,氯化镁质量浓度为10g/L,甲酸质量分数为2%(对整理液),焙烘温度120℃,焙烘2min.  相似文献   

11.
《印染》2016,(3)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了低温长时间焙烘和高温短时间焙烘条件下整理剂质量浓度,以及整理液p H值对织物抗皱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为:BTCA 100 g/L,SHP 0.9 mol/L,pH值3.0,160℃焙烘150 s。整理织物的抗皱性能明显提高,机械性能和手感较好。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16,(10)
以柠檬酸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了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剂(PCA)。考察了柠檬酸和环氧氯丙烷物质的量之比、制备温度和时间对整理织物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降率的影响,确定了制备PCA的优化工艺参数,即:n(柠檬酸)∶n(环氧氯丙烷)为1∶0.8,制备温度110℃,制备时间2 h。将整理剂PCA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考察了PCA和催化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即:PCA质量浓度12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3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6 min。经抗皱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85°,白度76.3,强降率为38.9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F-6和二羟甲基丙酸为主要原料,制成水性聚氨酯作为整理剂,用于棉织物的整理。讨论整理剂用量、焙烘时间、焙烘温度对整理后棉织物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织物整理工艺条件为:水性聚氨酯质量浓度60 g/L,在160℃焙烘3 min。整理后棉织物的弹性回复角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周燕  张蓉 《丝绸》2012,49(5):9-11
采用特氟龙整理剂(聚四氟乙烯)对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利用拒水性测试、织物渗透压测试、透气透湿性能测试、防油性能测试等评定三防整理的效果,讨论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对涤纶织物三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特氟龙整理剂三防整理后三防效果明显增加,特氟龙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质量浓度45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50 s。  相似文献   

15.
《印染》2015,(3)
以自制的第二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改性PAMAM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考察了整理剂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和焙烘温度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整理的耐久性。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0 g/L,氢氧化钠40 g/L,在130℃焙烘75 s。与未整理的织物相比,整理织物的回复角提高了17.5%,白度可达85.1%,强力保留率可达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王文 《印染》2005,31(14):32-33
在全棉薄织物的免烫整理中,将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与树脂复配使用,既保证薄织物的强力,又提高织物的抗皱性。通过焙烘温度、树脂用量、聚氨酯用量等因素对织物强力和平整度的影响试验,得到免烫整理工艺条件为:树脂F-ECO用量40g/L,聚氨酯50g/L,轧余率70%,烘干110℃×40s,焙烘2~3min×135℃。  相似文献   

17.
《印染》2015,(6)
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甲醛交联剂2,4-二丙烯酰胺基苯磺酸(DABS),并在碱性潮态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研究DABS和纯碱质量浓度、汽蒸条件(温度、湿度和时间)对整理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整理工艺;比较了三种丙烯酰胺类交联剂(MBA、FAP和DABS)以及多元羧酸类交联剂(CA和BTCA)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DABS质量浓度8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20 g/L、汽蒸温度110℃、汽蒸湿度75%和汽蒸时间5 min的条件下,整理效果最佳。经过碱性潮态整理的棉织物,抗皱性能与传统焙烘工艺类似,且强力保留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以含氢硅油、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以氯铂酸-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氟烷基和氨基共性改性含氢硅油,并将生成的改性硅油用于亚麻织物的整理,通过"浸-轧-烘"的整理工艺,来提高亚麻织物的柔软性能。通过探讨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以及整理液的质量浓度对织物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整理工艺为:焙烘温度160℃,整理液质量浓度80 g/L,焙烘时间4 min。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蓬松性。  相似文献   

19.
毛织物采用"轧-烘-焙"工艺进行纳米聚氨酯抗皱整理,探讨了纳米聚氨酯质量浓度、带液率、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毛织物抗皱性能和颜色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纳米聚氨酯质量浓度30 g/L,带液率70%,焙烘温度160℃和焙烘时间60 s的工艺条件下,毛织物的抗皱性能可达5级,色差△E0.4。在显著水平α=0.01条件下,纳米聚氨酯质量浓度对毛织物抗皱性能影响显著,而带液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结合L9(34)正交试验对柠檬酸在亚麻织物中的防皱整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焙烘温度和时间对亚麻织物的无醛防皱整理起决定作用.最佳工艺条件:165℃、焙烘3min,w(柠檬酸)为10%(对整理液质量)、w(次亚磷酸钠)为4%(对整理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