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河坝水电站大坝是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高土石坝,大坝基础的防渗效果反映基础覆盖层的渗流状况,为防止大坝基础出现渗透破坏,故要准确监控大坝基础渗流渗压,正确判断基础防渗墙的运行状态。介绍了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基础渗流监测中渗压计的布置情况,对大坝基础渗流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土石坝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布置及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工作状况,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36.5m,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建在河床覆盖层上,岸坡陡峻,河谷狭窄,大坝受力条件复杂。针对工程特点,重点布置了大坝变形监测、面板应力应变监测、趾板缝变形监测、河床覆盖层变形监测、防渗墙应力应变监测等,以对大坝进行全面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长河坝坝高240 m,河床坝基面以下有60~70 m厚渗透性强的覆盖层;高坝大库和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地基不均匀变形,渗漏和渗透变形,坝基抗滑稳定,砂层液化等问题突出。如何布设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全面掌握高坝及深厚覆盖层坝基等部位的渗流场、变形、应力等指标,是安全监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长河坝工程以心墙坝和坝基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渗流场、沉降、应力为重点监测项目;优先选用先进可靠设备,并积极创新使用新仪器。最终建成了一个全面有效的监测系统,实现了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的作用,并为评价施工期和运行期建筑物安全稳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甘肃神树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88.8 m,坝顶长217.39 m。坝址位于深覆盖层河床上。大坝为2级建筑物,按照规范要求必须对其渗流量进行监测,但由于大坝基础坐落在深厚覆盖层基础上,河床宽度相对较宽,如按常规设置量水堰,需在量水堰上游设置截渗墙进行坝体渗流量监测,其工程量及投资较高。为了节省工程投资,同时还能够合理地对坝体渗流量进行安全监测,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提出了用水力坡降法替代量水堰法对坝体进行渗流量监测,以达到工程渗流监测的目的。此举为深厚覆盖层修建的土石坝的渗流监测开辟了新的方法,可以优化工程投资,提高工程效益。目前,相关设计方案已经实施,待水库蓄水时即可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5.
大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监测及数据分析,掌握大坝的工作性状,为大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新疆某电站蓄水前监测资料为例,对大坝应力应变、渗透压力与坝体温度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坝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6.
水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工监测工作是确保大坝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中,存在着观测设施陈旧,自动化程度不高,观测资料分析深度广度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施工单位在首次蓄水期间未能及时建立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单位监测队伍不稳定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强化日常观测管理,重视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保养和维护,积极稳妥推进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建设,重视计算机在大坝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全面系统地开展水工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强调设计、施工和运行单位加强自身行为管理,从而实现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全过程管理,使安全监测工作真正起到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石坝首次蓄水对大坝安全稳定影响较大,加强和重视初蓄期大坝渗流监测尤为重要。通过对云鹏大坝初蓄期渗流监测数据的回归分析,掌握坝体水位及渗流量变化规律,判断大坝渗流运行状态,为大坝竣工验收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溪洛渡拱坝初期蓄水阶段各类原型监测成果,利用数值反馈分析方法,通过整合集成综合分析、数值模型反馈分析以及定性、定量数值判断,建立了一整套特高拱坝监测反馈分析方法,完成了对溪洛渡初期蓄水期大坝安全状态评估,并预测了后期蓄水大坝的受力变形特性。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分析大坝监测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初步评价了大坝的运行状态,建立若干监测反馈分析目标;其次,运用数值仿真实验,通过反演正分析使数值分析成果逼近原型监测成果,进而分析大坝受力变形特性的机理;最后,利用数值模型对大坝后期蓄水过程及运行状态进行预测评估。分析表明:建设期大坝根据浇筑形象面貌及封拱灌浆面貌分阶段完成自重时空受力变形状态分布,符合大坝常规变形特征;初期蓄水期拱坝整体向下游和两岸山体方向变形,河床坝段径向位移大于岸坡坝段,对称性较好;坝基受力变形稳定,坝肩推力在坝基内扩散明显,符合力学规律,处于可控状态;后期蓄水预测受力变形规律良好。综合分析认为,溪洛渡拱坝蓄水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针对于桥水库运行管理和安全监测揭示的问题,基于多组库水位下的大坝渗流实测资料开展了蓄水现状下大坝渗流场的三维有限元法反馈模拟计算,对蓄水现状大坝渗流各部位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反馈计算结果与监测资料分析和隐患探测成果一致,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该结论为水库大坝的渗透安全分析和高水位下渗流安全预报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是监视和掌握水库大坝运行状态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沉降变形是监测工作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斯里兰卡Kaluganga坝(以下简称K坝)为依托,介绍了施工期大坝内部沉降监测设计情况,分析了施工期沉降和首次蓄水期监测成果,得出了大坝沉降速率与大坝填筑速度、蓄水速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面板堆石坝是现阶段国内外运用较多的实用坝型,其大坝蓄水初期是对工程的重大考验。对缅甸道耶坎面板堆石坝蓄水初期的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重点对关系到大坝安全运行的堆石体变形、面板挠度变形、面板周边缝变形和大坝渗流4个重要监测物理量蓄水前后的关键数据进行对比,总结了道耶坎面板堆石坝蓄水初期的变形规律。为工程首次蓄水期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阐述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的结构特点及变形特性,对大坝变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变化连续、平顺、无突变,且逐渐趋于稳定,但相同高程的下游测点位移量大于上游测点位移量。分析大坝变形成因,认为时效是引起大坝变形的主要因素;而引起大坝不均匀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库初次蓄水、水位骤降、坝体分区材料差异、河床深覆盖层、施工速率快和库水作用力等。通过与设计值对比、工程类比以及对正常蓄水位变形量的预测分析认为,坝体变形不影响大坝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中,存在着观测设施陈旧,自动化程度不高,观测资料分析深度、广度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设计市场混乱。施工单位在首次蓄水期间未能及时建立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单位监测队伍不稳定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强化日常观测管理,重视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保养和维护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实现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全过程管理,使安全监测工作真正起到大坝安全的耳目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峰寺水库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0 m,2019年开始下闸蓄水,2021年进入运行期,坝址距离2021年6月17日承德3.0级地震震中约6.3 km,地震发生时坝区有轻微震感。大坝建设期间埋设有位移和渗流等多种自动化监测设施,当前自动化监测系统运行正常。采集完备的监测资料,对地震前后坝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变形及坝基扬压水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数据无异常变化,本次地震对大坝未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水库大坝运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大坝安全内部监测成果是反映水库当前工作状态的最直接数据资料,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十分重要。为监测老龙口水库工程的初期蓄水安全运行状况,利用水库布设的渗流观测设施,观测水库初期蓄水后坝体内部渗流监测指标变化过程,基于实测资料并通过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工程安全评价、水库安全运行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土石坝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监测及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大坝的工作性状,评估其安全性,预测、预报工程的运行情况,提高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为设计施工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浦江县通济桥水库粘土心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35 m,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建在河床覆盖层上,大坝受力条件复杂.结合工程特点,设计中布置了较为全面的监测系统,以了解大坝施工及运行期的性态,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图2幅.  相似文献   

17.
新安江水电厂的大坝和水库自1959年9月封孔蓄水以来,已经运行30多年了.在华东电管局的重视和新安江水电厂的认真管理下,大坝及附属水工建筑物得到了经常的检查监测,局部缺陷及时作了处理,各项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整理,水库实际达到的最高水位107.65m,已很接近最高设计蓄水位108m,经过两次泄洪,大坝一直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1990年初,华东电管局主持新安江水电厂首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历时二年半,于1992年11月结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的布置情况,并对施工期及蓄水初期安全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物理量变化规律基本正常,大坝运行初期工作状态良好,为保证大坝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长河坝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40 m,坝基为深厚覆盖层,大坝抗震设防烈度为Ⅸ度。众所周知:高地震烈度区深厚覆盖层上修建高土石坝的抗震安全是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为解决长河坝水电站大坝抗震设计难题,对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修建高土石坝抗震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介绍了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坝基体系动力反应数值分析和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等研究成果及所采取的抗震措施,可为类似高土石坝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溪面板堆石坝高124m,直接建落在深覆盖层基础上,通过对大坝变形主要监测物理量的相互对比、过程线图、相关图、分布图等分析,了解大坝变形规律,评价大坝施工质量及施工期(包括蓄水期)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