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河坝坝高240 m,河床坝基面以下有60~70 m厚渗透性强的覆盖层;高坝大库和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地基不均匀变形,渗漏和渗透变形,坝基抗滑稳定,砂层液化等问题突出。如何布设一个有效的监测系统,全面掌握高坝及深厚覆盖层坝基等部位的渗流场、变形、应力等指标,是安全监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长河坝工程以心墙坝和坝基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渗流场、沉降、应力为重点监测项目;优先选用先进可靠设备,并积极创新使用新仪器。最终建成了一个全面有效的监测系统,实现了指导施工、反馈设计的作用,并为评价施工期和运行期建筑物安全稳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水库安全与否除对区域性水资源调度影响较大外,水库蓄积的庞大水体对下游地区也是一种风险来源,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部分水库下游城镇建设加快,水库一旦溃决对下游地区将造成重大灾害损失,因此,如何提升水库安全管理效能,将是各水库管理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确保水库安全,台湾许多水库大坝均安装了安全监测系统,以往的蓄水坝安全监测系统规划大多侧重于与规范或设计值的比较,并偏重于洪水、地震、紧急泄降等一般公认的破坏模式,在此理念下,监测仪器布设大多选在坝、堰特定断面或最大断面上,采用均匀布置方式。随着各国蓄水坝溃决事故的发生,国际坝工界逐渐发现许多水库大坝失事前的信号并非由监测仪器察觉,说明传统的监测仪器布设方式无法确保蓄水坝安全。近年来蓄水坝的安全监测作业导入了风险的概念,旨在通过潜在破坏模式的鉴别来找出坝的薄弱部位,并据以规划适当的安全监测体系。介绍了目前国际坝工界广泛采用的风险告知监测作业思维,并以台湾蓄水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改善案例来说明风险监测思维在台湾蓄水坝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溪洛渡拱坝初期蓄水阶段各类原型监测成果,利用数值反馈分析方法,通过整合集成综合分析、数值模型反馈分析以及定性、定量数值判断,建立了一整套特高拱坝监测反馈分析方法,完成了对溪洛渡初期蓄水期大坝安全状态评估,并预测了后期蓄水大坝的受力变形特性。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分析大坝监测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初步评价了大坝的运行状态,建立若干监测反馈分析目标;其次,运用数值仿真实验,通过反演正分析使数值分析成果逼近原型监测成果,进而分析大坝受力变形特性的机理;最后,利用数值模型对大坝后期蓄水过程及运行状态进行预测评估。分析表明:建设期大坝根据浇筑形象面貌及封拱灌浆面貌分阶段完成自重时空受力变形状态分布,符合大坝常规变形特征;初期蓄水期拱坝整体向下游和两岸山体方向变形,河床坝段径向位移大于岸坡坝段,对称性较好;坝基受力变形稳定,坝肩推力在坝基内扩散明显,符合力学规律,处于可控状态;后期蓄水预测受力变形规律良好。综合分析认为,溪洛渡拱坝蓄水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6.
大宁水库于2011年开始蓄水,2015年10月达到历史最高值56.00 m。本次通过对主坝渗流、变形等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初步确定了水库首次蓄水运行状况,提出大宁水库按滞洪水库设计、建设及增加调蓄水库功能后,蓄水期间应继续加强检查、监测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水资源安全和防汛安全。 相似文献
7.
8.
通过沙坡头水利枢纽蓄水前基岩变形、温度、结构应力应变、缝隙开合度等各物理参数监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对工程实际工作状态进行综合评价,为工程蓄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考虑大坝蓄水期监测资料平稳性较差、坝体性态随水位升高而有所改变等特征,在原有传统统计模型的参数求解过程中引入遗忘因子,通过建立遗忘矩阵突出现在及近期资料对模型的贡献,尝试建立了大坝蓄水期监测资料的时变分析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由于模型参数根据大坝蓄水期实际情况实时进行了阶段性更新,其拟合及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统计模型,更适用于蓄水期监测资 料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以原型监测为基础,采用实测值分析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湾特高拱坝抗力体置换体与围岩接触带的界面应力、接缝开合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表明:接触带压应力在蓄水过程呈规律性变化,水位升高阶段界面压应力增幅较大,稳压阶段增幅较小;水压和时效是界面压应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蓄水阶段控制因素不同,蓄水早期受时效因素控制,蓄水后期受水压因素控制.灌浆明显改善了接触带的密实性能,接缝开合度过程线主要经历了温升接缝压密、温降张开和稳定3个阶段,开合度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用S函数拟合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认为,蓄水期接触带结合良好,能较好地传递拱推力,界面处于微受压状态,有较高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5.
16.
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受力情况比较复杂,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其应力变形规律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已经投入运行的覆盖层面板坝的原型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察汗乌苏面板坝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了解了该坝的应力变形性状.察汗乌苏面板坝水平位移和沉降均较小;面板垂直缝变位小,无脱空现象发生,面板底部局部弯曲变形偏大;防渗墙在蓄水期向下游产生挠度变形,且墙体上部变形量大于下部;周边缝最大三向变位发生在岸坡,小于设计允许值;大坝的应力变形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各测点测值已基本趋于稳定,说明在工程特性较好的覆盖层上建高面板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新疆恰甫其海水库粘土心墙坝在施工期和蓄水初期,粘土心墙和坝壳料的沉降变形规律及特征值,对心墙和坝壳料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分析了坝体、坝基、坝肩蓄水前后的渗流变化情况,对粘土心墙的工况和帷幕阻水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心墙蓄水前后的土压力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耀东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1981,(3)
本文介绍混凝土坝和堆石坝初期蓄水时的漏水、变形测量实例,论述了初期蓄水时的大坝安全管理方法。大坝设计是根据一些假设和简化边界条件来进行的,所以设计中没有考虑的一些因素作用于大坝后,实测值很少能与设计值相一致。而排除这些影响因素再与设计值相比较很花时间,且判断坝的安全性也还存在许多其它困难。因此,作者认为判断大坝安全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各实测值,在同一荷重条件下作如下判断: 相似文献
19.
20.
李光宗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1982,(3)
龚咀重力坝采用柱状浇筑,由于种种原因灌浆纵缝被拉开。但蓄水至设计高水位时,纵缝局部张开的大坝仍能安全运行。本文介绍了原型观测和弹性接触有限元法计算相当符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