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揭示乌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采用非功率谱分析法分析了径流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径流序列的趋势特性,并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集中期及变化幅度等特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汶河流域戴村坝水文站1952~2014年径流、降水及蒸发资料,采用双累积曲线法、有序聚类法及游程检验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t检验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对流域径流序列进行一致性分析和检验,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汶河戴村坝流域年径流序列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显著,突变年份发生在1964年,一致性不好;研究流域降水量、蒸发量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5.809%、23.678%和60.513%,说明在大汶河戴村坝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较自然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入东平湖后的一系列优化调度计算提供合理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鄱阳湖入湖流量变化特征,以便为鄱阳湖五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鄱阳湖五河流域6个水文站近60年的实测径流量资料,采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识别法分析五河流域入湖年径流量的变异性,采用五点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分析各站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应用小波分析法识别各站的变化周期。研究结果表明,各水文控制站年径流序列均未发生突变;各水文站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鄱阳湖入湖总量在1953~1956、1968~1976、1990~2001年处于丰水年,在1958~1967、1978~1985、2002~2013年处于枯水年;各站均存在19年左右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4.
沱沱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对沱沱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采用累积距平法、M-K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沱沱河流域1961~2010年以来的气温、降水和径流深序列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以来,沱沱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深序列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分别以0.32℃/10a、8.7mm/10a、4.1mm/10a的速度上升;气温、径流深序列均有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的上升趋势不太显著;气温、降水、径流深序列分别在1999、2004和2007、2004和2007年发生突变;沱沱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呈现出多年周期不同尺度的振荡特性,气温、降水和径流深年代年际变化周期分别以25、20、22年为第一主周期。  相似文献   

5.
鉴于仅使用单一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方法很难有效地拟合和预测整个径流过程,将逐步回归法和自回归方法相结合,对尼洋河流域1956~1999年逐年年径流序列进行非平稳序列逐步回归趋势分析、周期分析及平稳序列自回归分析,并与AR(1)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回归方法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秦岭南北典型流域径流特征及其降水变化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秦岭南北典型流域径流特征及其降水变化响应,选择月河流域和灞河流域为典型流域,根据两流域干流站1960~2010年逐月径流资料,用距平累积法、非参数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等方法对年代际、月尺度径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考虑年内降水变化,建立降水径流关系模型,定量分析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流域径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趋势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径流系数基本相同;径流年际变化中径流深接近,均呈震荡下降趋势,且灞河流域下降趋势更明显;年代际变化均呈W型,突变点均在1985~1987年之间,灞河流域通过显著性检验;灞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比月河流域更平均,灞河流域年内径流呈双峰型,月河流域径流年内变化呈单峰型;随着时间尺度的降低,两流域径流相关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青弋江干流径流变化规律,以青弋江流域主要控制站西河镇水文站1970~2010年的径流时间序列为基础资料,采用M-K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西河镇水文站年际径流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选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变率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西河镇水文站年际变化趋势较为平稳,15年周期尺度下的径流丰枯交替较为明显,年内分配各特征指标呈减小趋势,年内径流过程趋于均匀。所得结果可为青弋江流域防洪和水资源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径流系数在泾河流域的时空变化,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变化对降水转化为径流的影响,利用泾河流域1966~2005年日均降水和径流数据,基于回归方程与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8个支流的径流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各支流均径流系数差异显著,其中泾河干流和汭河的年径流...  相似文献   

9.
以西江流域控制性水文站最枯月径流、枯水期平均径流序列作为频率分析的特征指标,采用PPCC检验法,对10个水文站点6种理论概率分布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分析了不同线型、不同频率区间内枯水设计值的误差变化趋势及外延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三参数对数正态分布描述西江流域枯水径流概率分布最优,对数皮尔逊Ⅲ型分布次之,最优分布型式在流域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在西江流域枯水径流实际水文频率计算时应分析所用频率曲线的可靠性,慎用外延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前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前河上游土黄水文站1959~2008年实测径流序列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累积距平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进行了径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径流量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夏季则呈增加趋势,在四季的综合影响下,年径流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同时表现出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为5年左右的周期震荡最明显,14年左右的周期震荡规律较稳定,且呈“偏多—偏少”的交替规律。  相似文献   

11.
尼尔基水库运行对嫩江水文情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运行是导致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及其生态响应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当前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水文变化指标/变化范围法(IHA/RVA),定量评估了尼尔基水库运行下32个水文指标,基于HYDROTEL水文模型的无水库情景下的径流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建库后实测径流和模拟径流,揭示了尼尔基水库运行在极端水文事件下对径流影响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在尼尔基水库调蓄作用下,其下游嫩江水文情势的整体水文改变度达到66%;尼尔基水库在极端枯水年和极端丰水年的背景下对嫩江径流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68.82%、32.18%,水库运行对极端枯水年水文情势的影响强于对极端丰水年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尼尔基水库运行调度及其下游嫩江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金沙江上游攀枝花和直门达两个水文站及49个气象站1956~200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气温、降水和径流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各要素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金沙江上游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均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显著增加,但年径流量增加趋势并不显著;月径流量除在春末夏初显著增加外,其他各月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浑河干流大伙房水库、沈阳和邢家窝棚3个水文控制站1964~2011年的逐月径流资料和逐月降雨资料,运用数理统计、Kendall秩次检验、R/S分析法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计算分析了浑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代际变化、年内分配和径流变化趋势等多种特征,并利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研究了浑河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浑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下游的变差系数与极值比大于上游,说明下游更不利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浑河干流丰水期历时短,枯水期历时长,大部分年份处于枯水期;浑河干流径流的代际变化不明显,但径流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径流量的75%;浑河流域的径流序列呈现出丰枯交替变化,处于不显著递减状态;影响浑河干流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其次是降水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以汾河上游四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为基础,选取常用的六种概率分布拟合了月、季、年时间尺度下的径流量,并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出汾河上游水文站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服从的最佳分布函数,根据最佳分布函数计算标准化径流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文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汾河上游不同站点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服从的概率分布并不统一;不同时间尺度下四个水文站的标准化径流指数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956~2000年标准化径流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文干旱逐年加重;西北部干旱程度逐渐减轻,东南部干旱严重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tationary properties of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which the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break points are incorporated in 23 high income OECD countries by using annual data over 1960-2005 period. We utilize Lagrange Multiplier (LM) unit root test that endogenously determines structural breaks in level and/or trend. We find that 21 country series reject the unit root null hypothesis at the 5% significance level, except for 2 country series. Thu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provide significant evidence that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stationary in almost all countries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The stationarity of per capita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icates that it should be possible for the series to forecast future movements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past behaviors of the serie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emerge from our empirical results of the unit root test with multiple structural breaks.  相似文献   

16.
漳河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Mann-Kendall法对浊漳河侯壁站、清漳河匡门口站1956~2007年的年径流系列进行趋势和突变检验,揭示了两站年径流量呈明显衰减的趋势,并分析了导致径流量衰减的原因,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情势的影响,预测了丰、平、枯水年的径流量,为漳河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rend properties in energy price series using weekly spot price data for crude oil, heating oil, and regular gasoline. In particular, the procedures proposed by Perron and Yabu (2009b) are employed to test for a one-time break in the trend function of each price series with no prior knowledge of whether the noise component is stationary or has an autoregressive unit roo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break estimate, the unit root test developed by Kim and Perron (2009)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stationarity of the prices. Finally, we extend the one-break analysis to the case with multiple breaks by employing the break test proposed by Kejriwal and Perron (2010) and the unit root test of Carrion-i-Silvestre et al. (2009). The result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evidence of structural breaks and reject the unit root null hypothesis for all the price series, suggesting that energy prices are persistently influenced by long-term economic fundamentals instead of temporal policy changes.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众多河流的水文情势发生改变,因此分析环境变化的河流水文情势影响机理对河流保护有重要意义。基于万泉河加报站1957~2014年的日流量资料,通过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诊断径流序列的突变点,将水文序列划分为两个时间序列,采用水文变化指标法(IHA)、变化范围法(RVA)和直方图匹配法(HMA)分析万泉河水文情势的改变度。结果表明,年径流序列1990年发生突变;变异后,径流特性发生改变,逆转次数显著增加,增幅为28.81%,RVA法的水文改变度DR值为89.85%,发生了高度变异,HMA法的水文改变度DH值为66.34%,表现为中度变异,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威胁;流域内热带雨林破坏加剧,植被结构改变是导致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汉江上游石泉和安康水文站径流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周期性、趋势性及持续性揭示了汉江上游石泉和安康水文站的径流规律.采用谱分析法对径流序列进行周期性分析得出了周期变化规律,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分析径流序列的演变趋势性获取了两站径流序列递减趋势,用R/S分析法计算了H指数两站径流序列均具持续性状态.分析结果将为汉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红河流域径流演变分异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河流域径流演变分异研究对于揭示流域径流的形成、演变规律及跨境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红河流域9个代表站点,利用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Sneyers法研究了红河流域的径流演变分异。结果表明,径流演变空间差异显著,各控制断面波动不一致;流域各站点(除大东勇站)均出现径流突变,但突变时间不一致,且越往下游,突变时间越晚;此外,各站点丰枯转化时段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