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对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的选择、不规则结构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方案的设计以及施工应用做了一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电梯井道剪力墙施工方法,介绍了整体提升集成式电梯井道操作平台技术特点、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整体提升集成式电梯井道操作平台施工技术主要是将型钢支撑架、波纹板平台、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集成为整体式操作平台和平台整体提升周转的施工技术。实现了电梯井道施工操作架的周转循环利用,提高了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节约资源、吊装简便,施工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3.
超高层巨型斜撑具有截面尺寸大,跨度大,钢板较厚,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等特点。以成都绿地项目T1塔楼地下室巨型斜撑安装为例,为了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外框巨柱间加设巨型斜撑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而且斜撑跨度为三个楼层高度,斜撑两端牛腿较大,吊装定位和焊接操作难度较大。通过深入研究和多种方案的比较,采用空间三维坐标定位和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可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施工简便、易于操作,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工程塔楼地下室核心筒钢板剪力墙及巨柱截面尺寸大且受钢管柱、钢骨柱、钢板等钢构件影响,模板加固难度大,节点处理复杂。文章从模板的选型、对拉螺栓设计及布置等方面介绍了塔楼地下钢板剪力墙、巨柱等竖向大截面构件模板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武汉绿地中心主塔楼共有12根立面曲变巨柱,巨柱整体造型由下至上先向核心筒外倾斜,后向核心筒内倾斜;且自下而上巨柱尺寸逐渐变小,同时,巨型柱外沿还有300~1 100mm宽度不等的楼板。针对这种异形大体积混凝土劲性柱的施工,研发了适应这种巨柱施工的附板式可调节倾角液压爬模系统。主要介绍了这种液压爬模系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武汉绿地中心外框巨柱具有截面尺寸大、形状不规则、角度倾斜、受钢骨柱偏位影响大等特点,施工难度非常大,质量难以保证。结合巨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从钢筋绑扎、模板加固、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这几大方面着手,总结了武汉绿地中心项目的巨柱施工经验和不同于常规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对后续超高层建筑巨柱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少覆盖、多功能、集成式施工平台系统是一种适用于结构形式为钢结构外筒+混凝土核心筒的超高层建筑外框柱施工的新型模架体系。详细阐述了重庆国金中心工程T1塔楼所使用的少覆盖、多功能、集成式施工平台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同时为超高层外防护架体设计及外围框架柱结构施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2017,(9)
某高层建筑采用核心筒-外框筒体系,核心筒由包含钢板剪力墙的混凝土剪力墙构成,外框筒由巨柱、重力柱、大斜撑、转换桁架构成。鉴于外框筒的巨柱施工到一定阶段,单根巨柱在高空中分叉为两根,开发了一种用于外框巨柱施工的可拼装钢连桥,以方便施工人员在分叉巨柱焊接过程中进行操作。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钢连桥能够实现快速拼装和增加桥体长度。用有限元软件计算校核钢连桥的应力和变形,以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截面多箱体组合型巨柱是在普通箱形混凝土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内超高层建筑天津高银117大厦工程中。结合实际构件制作过程的分析与研究,着重介绍了大截面多箱体组合型巨柱的整体装配过程以及狭小空间内复杂焊接接头焊接技术。此类特殊、新型结构的成功制作技术将填补中国乃至世界上超高层建筑巨型柱施工中的一系列技术空白,同时为天津高银117大厦巨型柱腔内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为确保巨型柱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大截面矩形柱综合施工技术,即无穿墙螺杆、无线监测、无水养护。钢筋混凝土大截面矩形柱综合施工技术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成型质量,降低了大截面矩形柱混凝土存在螺杆孔而引起的质量瑕疵,施工材料可周转次数多,操作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最终显著提高了混凝土柱的整体质量,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优越的建筑使用空间,深圳冠泽前海金融中心超高层办公塔楼仅在角部设置8根异形巨柱。因现有软件对此类异形构件的模拟手段有限,承载力缺乏设计,针对项目中设计的异形巨柱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并对异形巨柱的计算截面等效、承载力抗弯、抗剪、节点等设计提出了方法与建议,可供同类构件性能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桅柱型材截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的起升桅柱用铝合金材的截面进行研究,以探讨不同截面型材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重庆来福士广场356m高北塔楼四巨柱结构体系,研究外框剪力在巨柱结构体系中的合理分配。通过调整外框次框架柱不同截面大小、连接形式,以及核心筒、伸臂结构的优化分析,确保外框架的剪力分配能满足8%的抗震专项审查意见。采用LS-DYNA进行设计大震、设计大震+0.5度以及设计大震+1度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考察新旧方案不同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改进后的四巨柱结构体系的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多腔钢管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大、抗震延性好、易于施工等优点,为巨型结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在高银117等超高层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尚缺乏相应的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首先基于Richart强度公式,对正方形2等分4腔体钢管钢筋混凝土短柱进行轴压承载力的理论推导,得到了相应的承载力公式,然后推广到正方形多等分的多腔钢管钢筋混凝土巨柱;给出了基于过-张-翁强度公式的正方形等分多腔体钢管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公式和低箍筋约束效应下的多腔钢管钢筋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公式;结合承载力公式对腔体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对于大截面巨柱,多腔钢管钢筋混凝土巨柱较单腔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有效提高了承载力,多腔钢管钢筋混凝土巨柱腔体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中交中央公园工程为蝶式异形超高层住宅建筑,采用集成式附着升降操作平台作为外立面施工防护。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优化操作平台折叠单元规格尺寸、附墙支座位置、不同支座加固形式、适当改变安装顺序,采用升降操作平台智能爬升控制,保证了施工安全高效,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8根圆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下的温度场试验,研究核心混凝土内水分汽化和迁移对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对比参数包括排气孔开孔位置、混凝土含水率和柱截面尺寸。结果表明: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温度100~150℃时发生汽化,汽化过程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柱内发生迁移并由排气孔排出柱外。水分汽化和迁移对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有:汽化过程中,截面1/2半径内混凝土温度均匀分布,无明显温度梯度,并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出现一个"温度平台段",其持续时间随含水率和截面尺寸而不同;而水气迁移过程会导致温度场沿柱高度方向产生不均匀分布,距排气孔越远,截面丧失水分越早,温度平台段越短,截面1/2半径内的混凝土温度升高也越快。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试验中钢管混凝土柱的截面温度场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前有限元分析方法无法考虑水分迁移的影响,因而导致分析结果中无法反应出温度平台段和温度场沿柱高方向不均匀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1 工程概况 某工业主厂房(18)轴线处,柱顶标高▽40.000m,屋面采用18m跨铰接钢屋架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体系,框排架结构,▽21.800m平台以下采用钢骨混凝土柱、钢粱体系,21.800m以上由钢骨混凝土柱过渡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柱。(18)轴线处各主要操作平台:▽12.000m固定筛平台,21.800m单辊破碎机平台,▽27.300m烧结机检修平台,50t桥式吊车轨顶标高▽36.200m。 地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二级。 2 过渡层的设计方法 过渡层是指钢骨混凝土柱向上变为钢筋混凝土柱的第一层柱。过渡层柱应按钢筋混凝土柱设计,其弯矩和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2的增大系数,并在柱全高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钢筋混凝土柱箍筋加密规定配置箍筋。下部钢骨混凝土柱内的钢骨应伸至过渡层顶部的梁高度范围内截断,以避免柱身局部破坏;过渡层钢骨可减小截面(可按构造要求设置),下层钢骨混凝土柱内钢骨的内力需向上层混凝土柱传递,为保证内力传递平稳可靠,应在柱钢骨翼缘上设置栓钉。关于过渡层柱钢骨上栓钉的传力机制和计算  相似文献   

18.
罗睿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23-24
混凝土构件钢筋预加工技术作为装配化施工的独特分支,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建筑施工领域。其中,大截面混凝土独立柱因其钢筋数量多、规格大,需要高处作业,导致现场钢筋绑扎施工工效低。通过研发柱钢筋笼操作平台,采用工厂化绑扎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钢筋绑扎效率。  相似文献   

19.
柱子的抗火性能是建筑结构安全性考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混凝土柱温度场计算模型,探讨柱截面形状和尺寸对混凝土柱结构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截面尺寸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当截面尺寸提高一倍,其温度增加速度减小一倍。不同截面形式的混凝土柱呈现不同的温度变化速度,相同尺寸下,方形截面柱比圆形截面柱具有更好的抗火性能。无论是四面受火还是两面受火,方形截面柱与圆形截面柱之间的差异呈现类似规律。  相似文献   

20.
石学荣  汪雷 《四川建筑》2015,(2):281-283
GS柱表和PKPM柱表是结合柱定位图表示多层柱截面尺寸、钢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分析GS柱表和PKPM柱表的特点,提出GS柱表和PKPM柱表的识别方法。将算法程序在自主的三维建模平台上进行测试分析,对不同的柱表均能正确提取到表格内的信息并后续能成功匹配到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计算机图形算量中,简化了建模操作,提高了三维建模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