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护和管理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分析监测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工况的基本原理.介绍"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工况跟踪与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指标和功能特点.展望应用系统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应用服务器的三层体系结构的电力营销系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电力营销系统中,客户/服务器(C/S)结构的系统存在着客户端难于维护,系统可扩充性差等缺陷,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的系统必须在Web服务器上提供足够多的应用组件。为支持企业级的应用开发,文章采用包括应用服务器内的三层结构的SilverStream平台,结合实际的电力营销业务,按照三层结构的思想设计垂发了新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该系统明显提高了电力营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B/S模式的电力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职工个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量大、数据类型多的特点.提出了以浏览嚣/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级应用模式(B/S模式)构成的综合查询系统。该系统能为电力职工、尤其是居住分散和离退休的电力职工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采用Oracle数据库和JSP技术开发交互式应用界面,使其具有开放性.并且功能易于扩展和维护。  相似文献   

4.
实现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检测工作的专业范围和特点,阐述了针对电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正常维护工作的需要,应用各项新的技术或系统,逐步实现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测的思路、意义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异构电力信息系统综合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一种基于异构电力信息3层管理模式的综合查询设计与实现方法,此方法运用系统集成概念和面向对象分析、异构数据库管理以及可视化网络编程等设计技术,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3层B/S模式和Active X Form的实现方法,解决异构电力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跨系统的综合查询业务,使企业现有的资源和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该方法已在江西省吉安供电局异构电力信息系统综合查询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申丽曼  万全  罗志坤 《湖南电力》2010,30(5):1-3,13
依据WebGIS的实现技术及特点,阐述其在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系统中的实现,并给出基于WebGIS的关口装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ArcIMS作为地图服务器完成系统功能设计,实现网上数字地图的处理、传送以及基于地图的关口装置信息和检测数据查询、评估、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JSP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B/S结构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采用JSP技术设计Web应用程序的方法.通过分析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的特点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JSP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该软件为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实用、高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选用Windows Server2008操作系统平台、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和VS.NET系统作为开发工具,采用n层体系结构和可重用组件技术,基于电力信息系统安全分析设计的一套大型的、智能化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管理系统”。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过程,详细阐述了系统中计量点运行信息的GIS智能化展示、计量装置状态管理、计量点现场视频监控管理等应用模块。通过在重庆市电力公司的20余个220kV试点变电站及发电厂的试运行表明,该系统具备统一的开放性和安全性,可与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进行有效的数据交互,促进了电能计量装置的高效运行。同时,配合实时视频图像监控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电能计量装置的防窃电能力,实现了对大批量电能计量装置的统一、自动化在线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PSⅡ和网络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型电能质量测量装置PSII(Power Satalite II)和以太网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系统由终端测量装置PSII和以太网、FTP数据收集软件、Oracle数据库、Web服务器、Java开发的主站分析软件构成。系统服务器端采用Brow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访问主站的Web服务器查看系统。该系统能在线准确全面地监测分析电网的电能质量水平,为电网电能质量的治理改善提供依据与意见,也可为电网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和事故分析提供准确的历史数据和基础数据。该系统的长期运行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工作原理与传统相比概念上完全不同,为保证关口计量装置准确可靠,维护电力市场公平贸易,亟待对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及其校验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在实验室搭建数字化与传统电能计量装置并列运行研究平台,对数字化电能计量与传统式电能计量进行了比对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低压电能计量装置由于运行时间长、人为破坏和材质等原因而损坏严重,计量故障频发,电力公司尚未建立有效的故障消缺和日常维护方案。创新提出融合计量装置现场巡视与电能表周期核抄的低压电能计量装置闭环运行管理模式,建立计量装置缺陷分散式收集、智能化定级、流程化整改、闭环式管控、分级式监督的作业模式,并同步开发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功能模块和移动作业终端应用程序,实现计量装置现场运行状况的可控在控,强化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闭环运行管理模式在绍兴供电公司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省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准确、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和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是电力营销、调度部门重点监管的电力设施.本文对省网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河南电网近年来的关口电能计量典型故障实例,概述了计量故障调查及电量退补计算原则,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故障电量的计算方法,也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关口计最装...  相似文献   

13.
为规范关口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工作,针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选型和安装及竣工验收存在的无法独立计量上网电量,计量接线方式不规范,电能表计量功能单一,标定电流准确度选择不规范,电能互感器计量变比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计量装置投运前把好审查关和设计关,将关口计量点设在产权分界处发电机出口升压变的高压侧,配置高准确度、计量性能优越的多功能电能表,选择高动热稳定的电流互感器,同时把好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调试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等建议,供从事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及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是进行电力企业贸易结算和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考核的测量仪器(又称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是发电企业和电网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发电厂上网关口电能计量的准确、公平、公正直接关系到厂网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检测和分析成为关口计量管理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探讨了实际存在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在关口电能计量误差检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误差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区电网电力市场的网关及其电能计量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电力市场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章在讨论大区电网电力市场网关的基础上,总结了电量关口电能计量系统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在网级电力市场电量关口改造电能计量装置和建设远方电量计费系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电能计量遥测系统中推广应用具有电力行业标准的IEC870-5-102通讯规约是一项重要工作。广东电力计量遥测工作推广应用国际标准IEC870-5-102通讯规约,解决了各厂家由于电能采集装置E-RTU的通讯规约不同接入系统的问题,提高了广东电力计量遥测系统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蔚文  杨劲锋  肖勇 《广东电力》2011,24(12):117-121
结合广东电网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情况,介绍该系统的结构,阐述厂(站)电能量遥测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电变压器监测计量系统和低压居民集中抄表系统等4个子系统的功能,从远程自动抄表、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防窃电三方面分析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组成及其综合误差的产生。对目前综合误差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更加合理、准确的综合误差补偿方法,使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进一步减小。  相似文献   

19.
安全技术在地区电网计量计费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了目前国内电能计量计费系统的结构以及数据传输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提出对远程数据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确保远程数据的完整性;而对计量计费系统主站中的数据采用防火墙和安全物理隔离网关设备来进一步增强该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采用这些技术的电能计量计费系统已在多个地区电网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20.
10 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kV配电网为研究对象.从电能计量和线损管理两方面讨论了如何做好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的问题。首先,对10kV配电网电能计量装置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和合理性对线损管理尤为重要;然后。以1个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为例来说明线损管理的方法,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诠释了线损的计算方法,着重阐述了线损的分析方法;最后,针对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现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