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营沙四段滩坝砂储层及流体测井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断陷湖盆广泛发育滨浅湖坝的滩坝砂沉积.由于常规测井资料分辨率不够,储层的岩性识别及油气层解释面临较大困难.基于大量的岩心和常规测井资料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储集体各类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通过侵入特性分析和地层水性质分析,总结了该沉积体系下油层、干层及水层的识别方法.对于岩性识别,研究认为,在该地区,灰质砂岩中灰质非均匀分布,灰质含量的高低决定储层是否含油.对多口井的岩心观测表明,在含油井段当灰质含量大于20%时储层不含油;而泥质砂岩实际为很薄的砂岩、粉砂岩与泥岩形成的互层.对于流体识别研究认为,在高压油层下,泥浆对油气的驱替作用不大,侵入影响较小,表现在电阻率测井上深、中、浅等3种曲线难以区分;在含油水层及水层中,由于泥浆滤液与地层水为相溶流体,不仅存在驱替过程,同时存在离子扩散和对流质传现象,会出现浅探测电阻率明显高于深探测电阻率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国外某深海海域Y层组属于深水细粒沉积生物成因气藏,岩性极细、砂泥薄互层、砂体规模不确定.测井响应特征呈现高伽马值、低电阻率值、曲线平直、不能反映地层真实信息等现象,增加有效储层划分和气水层识别难度,影响生物气藏资源潜力的准确评估.通过三分量感应电阻率反演处理,得到地层真实砂岩电阻率,应用水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建立电阻率比值与含气指数的流体图版识别方法,基于反演纯砂岩电阻率的饱和度改进模型,解决有效储层漏判、气水层识别错判、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不高等技术难题.创新建立的低电阻率砂泥岩薄互层饱和度求取方法应用于该区重点井XX-1井的测井解释,Y层组解释气层9层、有效厚度30.2 m,与基于常规资料的解释结果相比,有效厚度增加19.2 m,含气饱和度平均增加25%,预测生物气地质储量增加150%,为该区深海海域生物气藏资源潜力准确评估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断块油气田》2013,20(3):329-333
DJ油田Q段储层地质特征复杂,储层电阻率测井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同时存在,应用常规方法在DJ油田Q段无法建立统一的油水识别标准,流体识别有较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综合应用岩心、测井、测试、化验分析等资料,开展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成因及流体识别方法研究。明确了DJ地区Q段低电阻率对比度,主要是由地层水矿化度差异大、泥质体积分数与碳酸盐体积分数分布不均衡造成的;基于成因认识,采用单因素校正与分区评价相结合的流体识别方法,建立了含钙泥质砂岩等效体积导电模型,在矿化度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应用等效纯砂岩地层电阻率模型,准确判别了DJ油田Q段的储层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4.
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降低了利用电阻率识别油气层和水层的分辨率,给测井解释带来较大的难度。新疆塔北地区中新生界的泥质砂岩油气储层主要为灰色细、中-粗泥质砂岩,其孔隙性和渗透性好,并且储层厚度大,是值得重点研究的层段。该层段有二类油气储层(一般油气层和特殊油气层),基本上都属于低电阻率油气层,尤其是特殊油气层,电阻率(0.4~1.5 Ω·m)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为了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新疆塔北三叠系低阻油气层,文章在分析和研究测井曲线、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 提取水层、油气层测井曲线以及储层物性特征,剖析了低阻油气层成因是高矿化度地层水、高束缚水饱和度、微孔隙发育,而泥质导致油气层电阻率减小是前三个成因的综合反映。利用建立的泥质砂岩储层导电模型,通过导电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以及相关的储层参数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其研究成果与试油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大港油田板桥地区馆陶组地层低电阻率岩性油层的形成机理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在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从粘土矿物类型、沉积微相类别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该区低电阻率岩性油层主控因素.馆陶组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蒙脱石含量与泥质含量成正比,泥质含量相对较高,地层电阻率下降,从而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及吸水膨胀是该区馆陶组地层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直接原因.提出了低电阻率油层应该以沉积微相的不同建立定性识别标准和定量评价方法,按照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结合该区的沉积背景,分析不同储层沉积微相类型,按照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分别建立测井解释标准.实际应用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腰英台油田中孔隙低渗透型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为中等—薄层状、致密、中孔隙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油藏圈闭幅度小,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水同层,相对高电阻率水层与一般电阻率意义上的油、水层共存,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度、孔隙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岩性、粒度、孔隙度、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复杂性。在常规分析基础上,应用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组合参数与电阻率编制交会图,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测井、岩心资料针对性地研究了某构造低电阻率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低阻油层的成因非常复杂,受高矿化度地层水、低幅度构造、岩性细泥质含量高、高束缚水饱和度等多种因素造成。利用双感应-八侧向电阻率比值法有效解决了高矿化度地层水造成油层电阻率低的问题,并根据试油分析资料和测井典型分析层段建立了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提高了解释符合率,在P区收到了明显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YJB阜二、阜一段油藏储层主要发育砂滩、砂坝、河道及泛滥平原等4种沉积微相类型,根据不同砂体的沉积特点及测井响应特征,利用大量的试油、测试及生产动态资料,细分沉积微相砂体类型,建立了油水层精细识别图版,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应用的局限性。同时,结合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提出了"假性"干层的新认识,并建立了相应的测井解释图版。通过重新解释,释放了一批"假性"干层的潜力,为老油藏精细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阻油气层与邻近水层相比,岩性和孔隙度测井特征相似,电阻率测井差异小,甚至基本一致,造成油气层和水层区分困难。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陆上和海域主要含油气盆地中均已发现低阻油气层,为勘探开发带来可观的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总结其成因及测井识别评价方法。地质成因包括岩性因素、储层因素、地层水矿化度、低幅度圈闭和油气性质等;工程成因包括钻井液侵入、测井仪器和钻井工艺等。双电阻率法、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自然电位减小系数法和测井曲线特征集法等7种实用低阻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大大提高了测井解释准确度。开展以饱和度为核心的低阻油气层定量评价,建立W-S和三水饱和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海安油田开发主要目的层为阜宁组油层,属于河湖相沉积,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储层渗透性为中等~差,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由于储层岩性细导致高束缚水含量,强亲水的润湿性,长石含量高以及地层水矿化度高,这四大重要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海安地区低阻油层的形成。了解该区低阻成因,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加强地层构造分析和地层对比,深入研究测井资料响应特征,才能准确、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