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轻型鱼雷实航试验中被动自导难以跟踪到目标,其功能未得到充分考核的问题,通过对实航中故障现象和性能参数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试验中的电干扰导致被动自导难以跟踪目标,幅度门非正常开启造成被动跟踪过程中丢失目标。经采取调整接收机相关参数、在发射机正负电源通路上增加电感以抑制雷内电干扰以及增加接收机被动幅度鉴别宽度等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措施可以满足被动自导功能及作用距离要求,同时改善了主动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2.
浅海混响对自导接收目标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轻型鱼雷在实航试验中出现的由于浅海混响干扰引起自导接收跟踪非目标信号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现象为强界面混响干扰时产生的合成波束副瓣的误采样所致。因此,在满足此鱼雷总技术条件规定的浅海混响干扰条件下需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使抗界面混响的影响得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针对缺乏用于声自导反潜鱼雷战雷实航爆炸试验攻击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水声引信的多功能战雷靶设计思路.介绍多功能声自导反潜鱼雷战雷靶的设计方案,利用经典物理学的能量、动量原理,详细计算分析鱼雷在各种边界条件下攻击钢架的情况,并简要分析海流对鱼雷命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Δt≤0.4 s时,鱼雷瞬间冲击加速度a(g)≥5g,满足引信动作需求,鱼雷可以引爆.该战雷靶的设计思路可为未来鱼雷声自导反潜战雷实航爆炸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邦元 《鱼雷技术》2007,15(5):11-14
综合阐述了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措施及尾流自导鱼雷的对策,详述了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2种措施:尾流特征抑制和制造假尾流。尾流特征抑制包括尾流气泡合并法和尾流能量吸收法。在气泡合并法中应将换能器(或基阵)拖放到舰船螺旋桨尾流初始扩展结束、舰艏尾流和湍流边界层尾流的汇合处。能量吸收法吸收螺旋桨尾流中的机械能。这2种方法降低了尾流中微气泡数量,现有尾流自导鱼雷很难与之对抗。鉴于尾流自导鱼雷应能识别真假尾流,考虑真假尾流中气泡群运动特性的差异,建议用估计尾流回波瞬时频率均值的方法鉴别真假尾流,可在现有尾流自导系统中增加尾流识别电子部件,并补充修改工作程序和弹道程序,提出对抗假尾流的2个弹道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反鱼雷鱼雷自导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鱼雷鱼雷自导探测问题,根据反鱼雷作战需求和目前技术水平,提出了反鱼雷鱼雷各种可能的自导方式:主动自导方式、被动自导方式、脉冲侦察自导方式、多基地自导方式和诱骗自导方式,分析了各种自导方式的特点并估算了自导作用距离。认为,反鱼雷鱼雷应根据不同的装备平台采用相应的组合自导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对抗效果。装备于潜艇的反鱼雷鱼雷宜采用“远程脉冲侦察自导方式+近程被动自导方式”或者“远程脉冲侦察自导方式+近程诱骗自导方式”的组合自导方式;装备于水面舰艇的反鱼雷鱼雷宜采用“远程多基地自导方式+近程被动自导方式”的组合自导方式。该研究结果可为部队使用反鱼雷鱼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水声干扰子弹水下爆炸声信号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效果,基于水下爆炸的声信号具有声源级高、覆盖频率宽的特点,建立了水声对抗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学优化方法,将对抗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有约束的目标优化函数,得到了舰艇最佳规避角和干扰弹最佳落点位置,且发现最佳发射角度变化较小。仿真结果表明,水声干扰子弹在最佳发射条件下,能有效干扰声自导鱼雷。  相似文献   

7.
拖曳线列阵鱼雷自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曳线列阵鱼雷自导系统是鱼雷自导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提出了拖曳线列阵鱼雷自导系统的系统框架结构,讨论了布阵和信号处理方法。同时初步讨论了系统性能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8.
依据航空自导鱼雷的战术技术性能 ,给出了鱼雷的搜攻潜模型 ,并利用反潜训练实例 ,进行鱼雷搜攻潜仿真计算 ,其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9.
鱼雷发电机噪声对自导系统的干扰及其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热动力鱼雷噪声高的问题,探讨了发电机噪声对鱼雷航行自噪声的影响,通过频谱分析和模拟试验等方法,找出了雷内电源的输出噪声源自发电机,并通过电源线、地线以及自导发射机泄漏到自导收发转换电路而进入接收机,分析了发电机噪声的特性以及对自导作用距离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改进收发隔离电路设计以提高阻断噪声能力和电源滤波的抗干扰措施。试验表明,采取抗干扰措施后可抑制噪声10~20 dB,使鱼雷自导作用距离达到一个新水平,同时可降低被动自导虚警概率,改进了自导系统性能,提高了其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当前潜艇部队训练的需要,针对尾流自导鱼雷齐射训练中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以鱼雷散布为基础,分别对齐射时鱼雷进入尾流前发生碰撞,鱼雷过目标舰时与目标舰发生擦碰以及双雷齐射时两雷进入目标尾流后双雷碰撞的3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两雷齐射时,设定1条雷的”操雷航程”,以避免两雷交叉,对两雷设定不同”海况”,使两雷航行在不同深度以及两雷反方向发射等避免碰撞的修正方法。该方法易于操作,可为尾流自导鱼雷安全训练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攻击目标采用各种隐身技术的条件下,提高水中兵器的有效探测距离是水中兵器研制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探讨了矢量传感器在鱼雷被动声自导中的应用,介绍了矢量传感器的组成及实现方法,设计了基于并行数字信号处理阵列机的硬件模块和相应的系统软件,并进行了系统联调和水池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声压-振速组合传感器可以有效降低鱼雷自导系统的工作频率,减少信号的传播损失,从而增加自导系统的作用距离,提高方位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鱼雷声自导性能,有必要对自导系统检测概率进行分析.从自导接收机信号处理方式、检测概率与检测阈的关系出发,提出了基于信号余量的被动声自导检测概率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鱼雷声自导系统被动检测概率在距离上成三种分布.在一定距离内,检测概率均超过0.5;在远距离上仅有极个别深度可检测到潜艇目标;在前两者之间,检测概率受深度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度上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3.
樊雪琴 《鱼雷技术》2006,14(4):50-51,58
分析了鱼雷自导发射机工作环境和散热机理,提出了自导发射机的热设计思想,指出用增加鱼雷自导发射机的散热能力的方法来延长鱼雷自导发射机的工作寿命,给出了元器件的布置原则和具体的散热结构,并对这种散热结构的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证明,该设计能提高自导发射机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特点,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比较精确地建立了机动目标尾流的仿真模型,研究了尾流自导鱼雷对尾流碰撞检测的仿真原理,深入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逻辑,提出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仿真方法,从而完成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经过对仿真输出图形和仿真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尾流自导鱼雷弹道逻辑的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并分折了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命中方程组,讨论了几种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式,指出采用尾流自导两雷平行航向齐射射击方式命中概率较高,可作为作战中的首要射击方式。  相似文献   

16.
自导鱼雷区域射击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有效打击只能确定初始位置及运动方向的匀速直航潜艇,提出了自导鱼雷对匀速直航潜艇射击的区域射击法,即采用与匀速直航潜艇运动方向相同的固定提前角进行射击,建立了鱼雷与潜艇的区域射击法对抗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固定提前角的确定方法,验证了区域射击法对中近距离上向固定方向运动的匀速直航敌潜艇对抗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500~4000m距离内,对向固定方向运动且速度小于20kn的潜艇,采用7^o~15^o的固定提前角射击,对潜艇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孙起  许军 《鱼雷技术》2010,18(1):31-34
机内测试(BIT)是一种仅依靠自身内部硬件及软件实现系统测试的技术,鱼雷自导系统机内测试技术是改善鱼雷测试性、维修性和故障诊断能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介绍了一种用于鱼雷自导系统采用集中式BIT结构和板内ROM式BIT的软硬件设计的BIT技术,定性分析了其主要功能、结构划分和设计依据,给出了检测流程图,并指出了多条有效降低BIT结构虚警的途径。根据文章给出的测试性预计方法,对该系统的分析预计可知,该白导系统BIT具有较高的故障检测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尾流自导鱼雷瞄点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尾流自导鱼雷对瞄点的特殊要求出发,依据尾流自导鱼雷射击与导引控制的相关模型以及鱼雷的弹道过程,对系统现行的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选择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目标速度是选择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的重要依据,而并非所有情况下"目标尾流的中点"都是适宜的瞄点,合适的瞄点必须兼顾鱼雷航程消耗尽可能小和鱼雷进入目标尾流的概率尽可能高两项指标,并据此给出了一种实用的选择尾流自导鱼雷射击瞄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