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大 豆总体看,5~6月份国内大豆供应充足,大豆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2001/2002年度我国大豆产量是1500万吨,结转库存500万吨,截至3月底预计新年度进口量将达到510万吨,使国内大豆供应量达到了2510万吨。预计新年度大豆需求量为2860万吨,月需求量大约在240万吨,5.6月份大豆市场供应量仍很充足,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2.
<正> 1 大豆 自2月中旬末起,经过二十多天连续上涨,目前国内大豆市场无论是产区收购价还是进厂价,均达到或超过去年10月份粮油价格爆涨后国内大豆最高价。3月上旬国内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级大豆平均价为3,120元/吨;比去年10月份后最高价3,044元/吨上涨76元/吨,涨幅为2.50%,比2004年1月上旬全国平均价3,045元/吨上涨75元/吨,涨幅为2.46%。 大豆粕价格大幅反弹后,大豆加工厂加工利润有  相似文献   

3.
一、全球大豆供应充足,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 2014年9月,美国大豆产量数据上调至39.13亿蒲式耳(约1.06亿吨);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增长4.7%,大豆产量数据上调至9400万吨;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增长1%,大豆产量上调至5500万吨。2014/2015年度,预计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3.111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大豆市场和豆粕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中国油脂》2005,30(12):69-71
1大豆市场 1.1 2005/2006年度我国大豆供给状况 统计显示,2004/2005年度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出现大幅增加,当年度共进口大豆2 580万吨,加上2004年国内1 740万吨的大豆产量,该年度新增大豆供给总量为4 320万吨.当前预计我国2005/2006年度大豆进口2 600万吨,2005年国内产量预计为1 700万~1 800万吨,1 700万吨为有限考虑黑龙江计划外耕地的结果,1 800万吨为充分考虑计划外耕地的结果.如果以1 800万吨推算,2005/2006年度我国新增大豆供给总量为4 400万吨,较2004/2005年度增加80万吨,增加幅度不到2%.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国内油脂市场走势疲软,成交萎缩。特别自5月下旬国产籽上市以来,原料上涨,油脂价格继续回落,业内人士对后市较为悲观。纵观整个市场,呈现出一种供过于求的态势。一 油脂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跌1、供应国内油料生产主要品种是大豆和菜籽,1999年产量分别为1500万吨和960万吨,大豆剔除国储(约3505吨)、省储、食用豆后,1100万吨用于榨油。另外花生、棉籽、葵花籽等小品种油料,其成品油的总产量约300万吨。其次来源是进口,据海关统计,1999年度进口菜籽259.5万吨,大豆359万吨,…  相似文献   

6.
1 玉米的进口数量 玉米是我国粮食出口主要品种,近3年时间,累计出口1372万 吨.1996~1998年我国玉米产量累计为36473万吨,同期国内消费 量为34967万吨,产量大于需求量1505万吨.年均结余的数量占国 内玉米产量的4%.1999年我国的玉米产量为12620万吨,如果 2000年玉米产量减少,饲料和其它工业用粮需求再有新的增长,市 场获利机会减少,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进口会遇到来自国内市场 的阻力.预计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价格会下降,但不会因此对国内 市场形成大的冲击. 2 小麦的进口数量 我国小麦在总量上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只是存在品种上的缺 口.国内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大约在1000万吨,国内的自给率不到 10%.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对进口优质小麦有相当数量的需求,在进 口小麦价格高于国产小麦的情况下,仍要购进进口小麦.前不久国 家储备粮拍卖,进口小麦成交价格在1600~1800元/吨,比国产二 等小麦价格高出40%~60%.1996~1998年我国小麦平均年产量为 11453万吨,商品量按35%计算为4009万吨,入世第一年小麦进口 配额730万吨,如全部进口,国内商品供给总量将增长18%.目前, 世界小麦贸易量在1.2亿吨左右,中国入世后扩大小麦进口按650 万吨计,世界贸易量会因此增长5 4%.中国扩大小麦进口,不仅会 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也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 3 大米的进口数量 入世以后,我国在第一年将提供260万吨的大米进口配额,由 于国际上的大米价格高于国内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进口量 的增长,预计实际执行数量可能达不到这一水平,但会较过去有所 提高,总量预计在50万吨左右. 4 大豆的进口数量 当前,我国大豆年消费量约为1600万吨,其中900万吨用于榨 油,600万吨左右用于食用和工业消费,而大豆的年产量在1400~ 1500万吨左右,同时,东北地区还有大量的大豆积压.因此从总量 上看,我国并不存在大豆的供给不足.但是由于进口大豆在价格和 含油率两方面都优于国产大豆,大豆进口总量仍逞增长态势.入世 以后,我国不会对大豆进口实施配额管理,因此,很难对其进行限 制.美国农业部曾预测,1998/1999年度,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将达到 385万吨,在1999/2000年度,进口量将增长至430万吨的历史最 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01,(4):47-49
世界大米交易量预测值降低 2001年全球大米交易的预测值为2,270万吨(碾米后),比上月(2月)预测降低3%,并且比2000年实际水平大约低20万吨。 本月对2001年印度出口量的预测降低20万吨,为110万吨,这是因为孟加拉国进口量减少,并且价格缺乏竞争力。由于2000年全球进口情况疲软,价格缺乏竞争力,圭亚那出口量下跌了10万吨为17.5万吨。 在美国农业部有关阿根廷的报告中,阿根廷2000/2001年度预计产量比去年少了28%,因而预计阿根廷大米出口量将减少5万吨为20万吨,这是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数据。委内瑞拉出口量降低3万吨为8万吨;苏利南降低2.5万吨,为2.5万吨;中国台湾省降低2.5万吨,为12.5万吨。出口量降低都是因为2000年出口进程过于缓慢。相反的,由于2000年出口量大,意大利预计出口量上升18万吨为63万吨。 在进口量方面,由于2000/2001年度本国作物产量提高,孟加拉国进口量预测值减少40万吨,仅为25万吨。由于消费情况疲软,并且2000年进口量小,巴西进口量预测值下跌了20万吨,为50万吨。而土耳其由于本国产量稍略增加,供货充足,预计进口量下跌了7.5万吨,为30万吨。 由于本国产量增加,智利的预测进口量减少了5万吨,为6万吨。哥斯达黎加进口量下跌4万吨,为5.5万吨,巴拿马下跌了3.3万吨,为2,000吨。上述两国进口量下跌都是因为2000年进口量过小。同样,加纳、叙利亚和牙买加进口量也都略有下跌。 也有一部分国家进口量有所增加,但并不能改变全球进口量预测值减少的事实。由于2000年度进口量增加,本年度马来西亚进口量预测值上升5万吨,为60万吨。由于宣布进行投标活动,哥伦比亚进口量预测值上升了4.5万吨,为11万吨。由于受到美国农业部有关意大利的分析数据影响,意大利进口量上升了4万吨,为6万吨。另外,东欧、加拿大和海地进口预测值也稍有增长。 2000/2001年度美国豆粕出口预计减少 2000年12月随着豆粕需求增多,美国国内大豆制油利润增大。今年1月份,美国大豆制油量一下子从去年12月份14,230万蒲式耳跃至14,670万蒲式耳。 但随着豆粕价格剧烈下跌,制油基本面开始恶化,1月份豆粕每短吨平均价格183美元,而到2月份就跌至166美元。本月预计2000/2001年度供制油大豆量仍维持15.90亿蒲式耳不变。豆粕年终库存预计为3.30亿蒲式耳,与此相比,1999/2000年库存量为2.90亿,蒲式耳。 库存呈现增长,预计会使2000/2001年度美国农场季平均价格受到调整,每蒲式耳为4.45至4.65美元,低于上一年度的4.63美元。 巴西解除对美国小麧禁运 巴西最近已经对美国小麧解除了禁运。该禁运是在2月由于线虫病的问题而采取的。巴西农业部3月20日指示各个港口开始接受美国小麧。但3月份装船销售给巴西的2.5万吨软红冬小麧还是被取消。有关人士认为,在取消禁运之后美国小麧销售数量仍不会很大。因为在阿根廷小麧贸易被限制之后,预计阿根廷的价格会有很大下跌。 巴基斯坦棕榈油进口量将会提高 据代理商称,巴基斯坦棕榈油进口量预期将在未来数周内提高,原因在于国内价格坚挺,而棉籽食用油库存枯竭。 代理商称,产生新需求是由于巴基斯坦几乎消费完所有的棉籽油,而棉籽油几乎占巴基斯坦国内食用油产量60%还多。剩下的食用油来自葵花籽和油菜籽。 本年度巴基斯坦生产40万吨棉籽油,但供应即将枯竭。每年巴基斯坦需进口约130万吨食用油产品,其中以棕榈油为主,主要来自马来西亚,以满足国内190万吨需求量。 印度油籽产量可能减少 印度政府在2月发布经济白皮书《经济调查》报告称,2000/2001年度(7月份至次年6月份)油籽产量很可能减至1,860万吨,而1999/2000年度产量为2,090万吨。 该报告称,2000/2001年度大豆产量预期减少到520万吨,上年度为680万吨。油菜籽和芥菜籽产量预期将从600万吨减少到430万吨。但今年花生产量预期将从1999/2000年度530万吨增至620万吨。 尽管大豆油关税较低,有关人士称进口比率将不会变化。 美国新豆种植面积将创纪录 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新豆种植面积总计将达到3,100万公顷。按照这样的播种面积,单产按照每英亩40.1蒲式耳的保守估计,那么2001年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8,200万吨。这样产量加上910万吨的中转库存水平,将意味着大豆供应量达到9,100万吨。由于南美大豆产量将创纪录,美国大豆需求在2001/2002年度将受到不利影响。需求将不会达到足以消化美国创纪录的大豆供应的必要水平。实际上,由于南美大豆中转库存庞大,2001/2002年度美国大豆需求预期将会出现下降。 欧盟倾向于进口豆粕以取代肉骨粉 欧盟委员会近日称,继欧盟在1月份因疯牛病事件而采取禁止基于肉类的饲料喂养牲畜之后,欧盟15国的豆粕进口量可能会提高5个百分点。 一些欧盟国家,主要是意大利和奥地利,已经在要求将这项为期六个月的肉骨粉(MBM)禁令延长期限。但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表示,4月份之前不会采取任何决定,那时几份欧盟委员会的报告将会研究MBM禁令带来的冲击。 该报告将研究在禁用肉骨粉后,取代动物饲料蛋白的各种选择,其结论是提高豆粕进口将优于在欧盟国家内提高油籽或者其他蛋白作物的产量。 欧盟委员会报告称,“豆粕蛋白最适宜于替代加工后植物蛋白(PAP),而世界市场的豆粕供应毫无问题。”欧盟委员会估计,每年将需要100万吨到150万吨的豆粕。 美国食品及药品局将测试转基因玉米引起过敏 美国食品及药品局将很快开始对那些可能因食用转基因玉米而患病的人进行血液检验。该测试是由美国食品及药品局近期研制的,用于检测是否一些人对转基因玉米中所含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过敏。 2001/02年度南非诸国需要进口275万吨玉米 南非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3月19日声称,南非诸国今年玉米产量面临着26%短缺,需要进口275万吨以满足国内需求。南非发展委员会(SADC)地区局声称,2000/2001农作物季度(11月~次年3月)预计玉米产量为144.5—151万吨,去年同期为201万吨。 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南非和津巴布韦种植面积减少,马拉维、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降雨过量造成洪水,而其他几个国家在生长季节干旱的天气对作物造成极大破坏。 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下跌,美国预计上升 自1999/2000年度以来,美国和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的发展趋势总是背道而驰。在1999/2000年度,加拿大种植面积上升而美国下跌,2000/2001年度和2001/2002年度则是加拿大预计面积下跌,而美国预计上升。 这些差别可由美国农业计划来解释。在1999/2000年度,如果农民无法达到一定数目的耕作面积可以按照农业计划所规定的种植。由于当年的气候相当潮湿,许多种植者不能达到具体的数据,大部分的农民按照农业计划进行种植。而当年农业计划中油菜籽的播种面积下降。与之相比,加拿大只有完成播种后,才会得到利益保障。因而在1999/2000年度加拿大农民持续种植油菜籽,其播种面积增加。 在2000/2001年度和2001/2002年度,农产品价格降至最低水平。美国生产者受到了美国国内支持计划(LDP’s)的保护,较之谷物产品,种植油料更有利,其中包括油菜籽。当价格跌至支撑位以下,农民们纷纷种植油菜籽而不是谷物产品。与之对比的是加拿大的农民,当价格跌至过去20年以来最低水平后,他们纷纷减少了油菜籽的播种面积。 日本仍在购买阿根廷玉米 阿根廷口蹄疫的爆发使日本对拉丁美洲玉米的购买出现短期的下降。3月16日芝加哥贸易商声称日本已经停止购买阿根廷玉米,因为口蹄疫高度传染性,可能对动物有致命性的传播,但对人类没有威胁。另外一位贸易商说,“芝加哥的消息言过其实。有些进口商由于担心疾病的传播,可能比较谨慎的购买饲料玉米。但我们不可能终止从阿根廷购买玉米。” 许多日本进口商更加关心从美国进口的玉米含有转基因玉米问题。日本新的立法对进口产品中不允许含有转基因产品要求更加严格,该立法将从4月份开始实施。 美国小麧供货量短缺将刺激价格上扬 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Keith Collins表示,在2001年由于小麧供货量短缺,会造成库存量的减少,产品价格提高。 他表示,2000年美国农民的小麧种植面积是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而小麧出口量预计将是自1995/1996年度以来的最高纪录。本市场年度最终库存量预计也会连续第二年下跌。 对下年度市场(始于2001年6月1日)来说,由于冬小麧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减少,会造成美国小麧的种植总面积和小麧产量下降。冬小麧种植面积比上一年下跌5%,是自1971年以来最低点。另外,由于土壤湿度不足,也会造成今年冬麧的单产量低于去年水平。 2001/2002年度小麧供应量短缺将造成库存量减少,并且有可能使销售价格提高。 世界油菜籽库存下降 世界油菜籽结转库存正在下降。油菜籽结转库存预计将达277.9万吨水平,低于1年前364.5万吨水平。相当于较去年相比下降24%。虽然与1年前相比,情况有所改善,但世界油菜籽结转库存仍然高于200万吨平均水平。库存可利用率和1年前相比也已有所下降,从7%降到5.8%,当然这也是一个明显的好转,也仍高于4.8%平均水平。除非结转库存和可利用库存接近平均水平,如果没有外部市场的帮助,世界油菜籽价格将不会有显著上升。 巴西大豆丰收将创纪录 据巴西Mato Grosso州大豆生产联盟近日说,本年度巴西最大的大豆生产州Mato Grosso州大豆收获进度已达30—35%,随着1/3大豆收割完毕,发现生产情况比预期还要好,今年产量创纪录不成问题。 据巴西大豆生产协会负责人亚历山德拉说,Mato Grosso州大豆单产达到3,100公斤 /公顷,上年度为3,020公斤 /公顷,产量曾创纪录为850万吨。按今年单产算,产量将达到9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在全球占有20%供应量。分析家们说,巴西2000/2001年度产量将超过3,500万吨。 2000年越南稻米出口量下降26% 越南贸易部长透露,越南2000年稻米出口量仅为337万吨,比1999年的455万吨下降26%。越南出口稻米42%为优等(2%、5%和10%碎米率),28%为中等(15%碎米率)和次等(25%、35%和100%的碎米率)。 越南稻米主要出口对象仍为亚洲和非洲国家,其中,伊拉克共进口68.5万吨,为最大进口国;菲律宾60.6万吨,为第二大进口国。2000年,越南出口给印度尼西亚稻米仅为1999年50%。全球橄榄油市场发展迅猛 据从柏林举行的“第75届绿色周”了解到,全球橄榄油市场发展迅猛。 其中,欧盟国家的橄榄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75%。近年来大量科学试验证明,橄榄油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植物油。但提取橄榄油比其他植物油要复杂,产量也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其价格相对于其他植物油要昂贵些。但鉴于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以及橄榄油本身富有风味浓厚的特点,人们已越来越喜欢食用橄榄油。 以德国为例,5年来德国人食用橄榄油占植物油比例从1995年16.3%提高到2000年32%,翻了一番。从食用数量来讲,德国人食用橄榄油自1997年以来增加3.9%,目前仅次于葵花籽油和混合植物油,居第三位。以人均消费量计算,德国年人均橄榄油消费量到2000年提高到0.4公斤,而1990年仅为0.12公斤。据测,到2002年底,德国人均橄榄油年消费量将达到0.5公斤。欧洲橄榄油主要产自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葡萄牙和法国。 印尼预期2001年大米供给缺口将达80万吨印度尼西亚农业部长称,印度尼西亚预期今年稻谷产量将达到5,120万吨,较国内消费量低80万吨。他说,“印度尼西亚国内对大米的需求预期达到5,200万吨。” 预计墨西哥2001/2002年度玉米进口总量为580万吨 美国农业部农业参赞报道。预计2001/2002销售年度(10月~次年9月)墨西哥玉米产量比上一年度增加8.5%为192万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预期家禽数量继续增长以及政府增强支持计划。这种预计是基于正常的天气状况以及种植面积的增加。2000/2001年度玉米收获面积和产量估计下降,由于一些地区反常的干燥气候所致。如果天气正常2001/2002销售年度玉米平均产量将保持在2.5吨/公顷左右。预计2001/2002销售年度玉米消费总量从2000/2001销售年度244万吨增加到253万吨。 2001/2002销售年度国内饲料需求量预计为870万吨。预计2001/2002销售年度墨西哥玉米进口总量保持为580万吨,美国依然是最大的供应国。 美国农业部对巴西牛饲料成份表示担忧 2月2日,美国和墨西哥继加拿大之后决定暂时停止从巴西进口牛肉制品,原因是巴西牛肉生产中发生疯牛病的危险在进一步升级。 巴西有可能提高其在牛饲料成份中肉骨粉的使用量,这使美国农业部相当担忧。美国的技术专家目前正在努力寻找可能的线索,以确定巴西的牛肉产品中是否含有疯牛病的威胁。巴西农业部门已向美国农业部提交了一份最新的有关巴西牛饲料成份数据,专家称,目前这一数据不知道能否消除USDA对巴西牛肉的疑虑。 受北美国家牛肉进口禁令的影响,巴西牛肉类出口将遭受重挫,据政府的统计,近几年巴西牛肉类出口大幅度增长,目前已占全球牛肉销售市场份额的15%。  相似文献   

8.
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美国、南美、印度、欧盟15国和中国)的大豆和豆粕以豆粕替代物(SME)计算,在2000/2001 年度的出口供应数量上升了400万吨。南美的豆粕出口预计会增加170万吨,而大豆预计增加了290万吨。世界主要大豆出口国供应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粮油加工》2007,(3):30-31
近年来我国对豆油和豆粕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带动国内大豆压榨量逐年提高.在国内大豆产量供不足需的情况下,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持续大幅增加,1995/1996年度我国首次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大豆净进口国.当时年度大豆进口量只有79.5万t.到2005/2006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2831.7万t,10年间大豆进口量增加了34.6倍。1999/2000年度我国进口大豆压榨量首次超过国产大豆压榨量.  相似文献   

10.
2000/2001年度,世界油料作物产量将创造新的历史纪录。主要原因是美国大豆产量大幅增长。预计2000/2001年度世界主要油料作物的产量将达到3.08亿吨,比1999/2000年度2.98亿吨将有大幅增长。这一数字是美国农业部最新的世界油料作物供求月度报告发布的。2000/2001年度世界油料作物的贸易预计为6,060万吨,低于前一年的6,420万吨的水平。原因是大豆、油菜籽和葵花籽的进口预计将减少。世界用于制油量油料预计将有所增长,增幅为200-250万吨,年终库存预计将增长250万吨到3…  相似文献   

11.
巴西Safras分析机构近日指出,鉴于巴西大豆和豆粕产量预期下降,进口也不可能额外增加的情况,1999/2000销售年度巴西大豆和豆粕的期末库存将大幅下降因北美地区存量较大,它的出口也面临竞争,预计该年度巴西大豆和豆粕的出口量均会有所下降。 1999/2000销售年度(1~2月)巴西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下降20万吨,为13.7万吨,预计进口仍保持1998/1999年度的水平,即60万吨,预计出口量将减少80万吨,减至800万吨。Safras称,为满足豆粕和豆油需求的增长, 1999年初时,巴西国内压榨…  相似文献   

12.
受政策因素影响,今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得到稳定,由于气候条件好于往年,预计单产 和总产都将有所提高。受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政策因素和国内大豆供大于求因素影 响,上半年大豆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大豆粕出口猛增,大豆油进出口量都有一定增加。 国内市场库存大幅度减少,仍呈供大于求格局,但是东北以及沿海中小企业面临原料短 缺问题。世界油脂减产,大豆供求关系趋紧,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持续走高。7月份受国 际市场价格拉动,国内大豆、大豆油价格大幅上涨,大豆粕价格止跌回升,进口大豆工厂 采购价比国产大豆价格高约100元/吨。预计7~9月大豆进口速度将加快,进口量将 取决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豆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油脂资讯     
▲路透社孟买消息:贸易商称,印度向中国售出15万吨豆粕,11月至12月份船期,这是过去三到四年来印度与中国的第一笔交易。价格在每吨280美元到283美元,CNF价格。▲据中国新华社报道,预计2003~2004年度中国大豆产量为1650万吨,与上年度相比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该报道指出,中国2003~2004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为867万公顷,比上年度增加5%,但由于作物生长期间出现不利天气,使得总产量没有增加。▲中国海关部门的最新数据说,在2002~2003市场年度(9~10月)进口大豆总量猛增至2141万吨,远远高于上年度的1039万吨。2003年1~9月期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达177…  相似文献   

14.
《五金科技》2011,39(3):28-29
3月份我国精铜供应量增加 由于之前几个月的铜价大幅飙升,3月份我国精铜产量同比大幅增加,23.7%,达到47万吨,今年第一季度总产量达到127.4万吨,同比增加14.6%。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国产新大豆处于收购上市时期,往年此时,由于季节性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国产大豆及其产品价格将节节下挫,而各地油厂及贸易商多会尽量减少陈货库存,以规避经营风险。然而,今年形势却大不相同,从10月中旬初开始,我国大豆、大豆油、色拉油、大豆粕市场价格飞速上扬。大豆升价速度相当惊人,国内主产区黑龙江大豆站台发货价由10日2,400~2,520元/吨涨至14日2,600元/吨左右,致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区国产、进口大豆价格在2,800~3,250元/吨,各地港口几乎没有进口大豆分销。食用油一天一个价,半个月内,每吨大豆油价格飙升2,000元左右。大豆粕在9月中旬有过一次大幅上涨后,再次大幅飚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农业部预计我国2003/2004年度将进口1,850万吨 大豆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表报告称,预计中国2003/2004年度大豆进口量将达1,850万吨,略高于2002/2003年度1,820万吨进口量;这主要是中国国内油料种植面积增加,油料增产,抑制大豆进口量上升。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份以来,连粕较为抗跌,而大豆则相对偏弱。由图1可知,大豆价格由6月初的4740元/吨下降到7月中旬的4650元/吨,而豆粕价格下滑幅度不大,6月初为3350元/吨,7月中旬为3320元/吨。随着美豆播种的加速、南美大豆到港的增加,港口大豆库存回升,油厂豆粕供应增加,国内大豆及豆粕市场上涨动力趋弱。前期南美大豆到港迟缓而令国内供应较为紧张,美豆播种延迟亦增加市场担忧,曾一度推动豆类市场阶段上涨。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14年大豆目标补贴政策影响分析200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临储政策,临储收购历时六年,每年均有大量大豆进入储备库存,预计至2014年储备总库存将增至接近1000万吨。与此同时,相对低价的进口大豆数量连年递增,从2008/2009年度的4100万吨增至2013/2014年度的6750万吨,大大压制了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使得按照高于市场价收购  相似文献   

19.
世界 2 0 0 2 / 2 0 0 3年度大豆、豆油和豆粕出口量均大幅增加 ,尤其是豆油。截至 2 0 0 3年 2月底 ,美国大豆库存预计较上年度减少 5 40万吨。只有阿根廷和巴西大豆增产 ,才能满足 2 0 0 2 / 2 0 0 3年度下半年世界市场的需求。此外 ,2 0 0 2年 9- 11月 ,世界 3大豆出口国累计出口豆油 196万吨 ,比 2 0 0 1年同期增加 4 0万吨。其中 ,阿根廷是最大的豆油出口国 ,占总出口量的 5 4% ;其次是巴西 ,占 38% ;第 3是美国 ,占 8%。(摘自《粮油信息》)2002/2003年度大豆及制品出口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据生意社监测:2014年国产大豆年初均价为4461元/吨,年末均价为4372元/吨,价格下跌2%。全年价格走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月,价格小幅下滑期,跌幅为0.15%;2~9月,价格上升期,涨幅为3.3%;10~12月,价格持续下滑期,跌幅为0.21%。一、大豆供给国产大豆产量。由于直补政策影响,国内大豆种植区域进一步向东北四省集中,国内大豆2014/15年度产量较2013/14年度继续减少,有机构预计产量为920万吨。国内外大豆差价继续维持较高水平,由于直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