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马氏体和珠光体比容的差异,从理论上论述了感应加热淬火淬硬层深度与淬火前后工件直径变化值的关系,说明了以一种简便方法对淬硬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并在试验中证实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金相、显微硬度等方法对Ф110mm40Cr钢梯形丝杠的感应加热调质样品进行了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40Cr钢梯形丝杠样品的整体组织并非正常的回火索氏体,局部存在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形态,而且硬度较常规调质的偏高。因此,该工件的质量不符合工艺设计要求,原因是感应加热时回火不充分所致。  相似文献   

3.
齿轮激光淬火"当量硬化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娟  戴忠森 《金属热处理》2005,30(12):88-90
基于齿轮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要求,激光淬火相当于常规淬火的“当量硬化层深度”远远超过激光淬火实际有效硬化层深度,由此提出激光淬火当量硬化层深的概念及其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钢的感应脉冲加热奥氏体均匀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高能量密度条件下,对亚共析钢实行感应脉冲淬火。借助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钢的快速加热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导出了奥氏体均匀化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40Cr钢量化水淬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量化水淬对40Cr钢淬硬层深度及淬火畸变的影响,将其与普通水淬和油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量化水淬的工艺参数K=3、Ts=70℃时,主要冷却特性参数分别为Vmax=93℃·s-1、V300=68℃·s-1、t200=20.5s时,40Cr钢量化水淬的冷却能力介于普通水淬和普通油淬之间,其表面硬度为58HRC、硬化层深度为4.60mm、淬火畸变平均值为0.093mm,也介于普通水淬和普通油淬之间。  相似文献   

6.
42CrMo钢量化水淬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量化水淬对42CrMo钢淬硬层深度及淬火畸变的影响,将其与普通水淬和油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量化水可以获得介于普通水和油之间的冷却特性,但300 ℃时的冷速仍明显高于油的冷速.42CrMo钢量化水淬时,可以获得介于普通水淬和油淬之间的硬化层深度和淬火硬度,量化水淬的淬火畸变也介于二者之间. 从不同试样的畸变开裂情况来看,形状复杂的42CrMo钢零件不宜采用水或量化水淬,而简单形状的42CrMo钢零件,可以根据工件的淬火要求,通过调节量化水的参数,获得所需的冷却速度,达到淬火目的.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GCr4轴承钢套圈经过整体感应加热淬火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基体组织的形貌和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结果表明,表面 组织为隐针马氏体和碳化物;基体主要由孪晶马氏体和一些位错马氏体组成;心部组织主要为届氏体,素氏体及碳化物颗粒,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中碳钢缓进干磨表面硬化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缓进干磨方式对两种常用中碳钢进行了磨削淬硬试验,研究了表面硬化层特征。结果表明,中碳钢磨削表面硬化层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分层以及相应的微观组织特征,这是温度梯度、应变梯度以及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磨削表面硬化层具有相似的硬度分布特征,即高硬度的完全硬化区以及硬度值缓慢下降的过渡区,这是缓进给磨削温度场分布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0.
感应淬火电磁-热耦合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导热微分方程出发,导出了轴对称感应加热工件的电磁场、感生涡流和温度场分布的基本方程;并以电磁场和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耦合计算流程,对实际的工件感应淬火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中考虑了工件材料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对加热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形象地描述了感应加热中明显的邻近效应和集肤效应,试验工件的电流透入深度大约为3 mm.仿真温度分布曲线与试验曲线相吻合,说明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感应淬火热处理加工过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