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系统软切换关键技术,给出了基于一个宏小区和两个微小区重迭结构软切换的一种模型。在引入小区前反向链路平衡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宏小区系统的软切换增加门限与微小区系统负载因子的关系,以及宏小区系统的软切换增加门限与其它小区干扰对微小区用户干扰之比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相应的性能仿真。通过分析可看出:该模型可合理地降低CDMA系统软切换呼叫阻塞率,改善CDMA系统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WCDMA网络中软切换的功能特点,分析了软切换的执行策略和算法,探讨了软切换相关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网络规划优化中进行参数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无线局域网(WLAN)和WiMAX网络融合构成的异构网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模移动终端基于FMIPv6机制完成异构无线网络之间垂直切换的操作流程。针对垂直切换过程中使用固定门限值预切换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门限预切换机制,并详细分析了垂直切换过程中目标网络接入时延,从而为所提出的自适应门限值预切换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仿真部分,扩充了NS2仿真平台上已有的功能模块,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自适应门限预切换机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陆地通信与卫星通信间切换研究较少以及其系统间切换研究不成熟的情况,首先对卫星通信GMR-1与陆地通信FDD-LTE间切换技术、切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后通过分析卫星通信与陆地通信各自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联合垂直切换判决算法。将网络的接收信号强度、带宽、时延、费用、满意度5个属性作为TOPSIS算法的输入,并引入切换定时器、总接收信号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切换控制,对输出网络进行切换判决,切换正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种切换策略与基于滞后门限策略相比,平均切换次数降低,很好地避免了切换中乒乓效应,系统服务等级升高,用户的体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传统异构网络切换算法容易引起乒乓效应和切换准确度不高等问题; 同时,现有异构网络切换算法存在网络属性权重确定不合理问题,容易增加不必要的切换次数。因此,针对异构网络切换算法判决不准确带来的乒乓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值门限比率和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异构网络切换算法。首先采用差值门限比率进行预判决,初步确定网络是否切换;再利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算法选取目标切换网络,从而决定是否切换网络。搭建了WLAN和UMTS融合的异构网络环境,采用了MATLAB、OPNET等仿真工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网络切换判决的准确性,减少了网络切换次数,降低了网络切换失败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3G及B3GCDMA移动通信系统软切换关键技术,在假设通过功率控制解决远近效应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对数交叉熵概念,对宏小区和微小区重迭小区的软切换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微小区中软切换用户可切换到宏小区的概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性能仿真。通过分析可看出:该系统可合理地降低CDMA系统微小区软切换呼叫阻塞率,改善CDMA系统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CDMA移动通信系统软切换的双队列模式根据移动用户在切换区中运动方向变化情况,把软切换请求分为真正的切换请求和虚假的切换请求,井分别储存在主队列和从队列中,尽量减少有用虚假切换请求的丢失,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地节省资源.缓解呼叫拥塞和切换拥塞,提高系统性能.通过计算机仿真并与基于方向的排队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硬件实现简单,软件实现方便;主队列具有很低的呼损率、较少的软切换等待时间和较短的排队长度,大大提高了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切换合并接收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和中断概率性能。基于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推导了切换合并接收系统在n-Rayleigh衰落信道上采用q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和脉冲幅度调制的平均符号误码率的精确和近似表达式。同时,也得到了中断概率的精确闭合表达式。对不同系统条件下的平均符号误码率和中断概率性能做了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分集支路数L,衰弱因子n,以及切换门限[rth]对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和中断概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空天网络是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网络高度暴露、节点高速运动、计算资源受限以及链路间歇连通等特点,给信息安全技术在空天网络的应用带来挑战,特别是节点的高速运动而带来的安全切换问题是实现节点可信保持、确保业务连续性的关键。在对空天网络切换分析的基础上,对空天网络节点的安全切换进行研究、分析与归纳,契合空天网络切换流程划分了安全切换的阶段过程,从切换感知、接入基站选择、切换认证等三个阶段阐述了当前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空天网络安全切换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移动性管理基站在5G超密集网络部署的特定场景中所面临的信令开销大、数据传输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研究基于SDN架构的5G通信网络中的垂直切换算法,充分利用SDN控制器中的全局化的网络状态信息,计算最优的切换决策结果,尽可能的减少移动节点收集网络状态信息所带来的时延以及网络开销.利用Matlab对提出的切换管理策略进行了仿真,相对于LTE系统的切换管理机制,在切换时延以及平均切换次数上都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龙辉  康桂华  陈伟 《微处理机》2013,34(2):17-20
传统蜂窝网络架构存在着不少缺陷,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远差于靠近基站中心的用户。通过部署中继,并完善其切换算法,提出了在该蜂窝中继网络中基于中继协作的切换策略,且对小区内及小区间切换策略进行细化,这样可以更精确的选择接入站点。比较了传统切换与协作切换中的切换阻塞率以及切换次数,通过仿真证明基于中继协作的协作切换的切换阻塞率小于传统切换,且基站间切换次数也得到降低,减轻了基站的负担,使系统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移动性(NEMO)基本支持方案(NBS)中NEMO网络切换时延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NEMO网络在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的实现方案,并针对其切换流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新方案通过缩减经无线链路传输的切换信令条数以及提前建立数据转发隧道,实现了移动网络的快速切换。分析结果显示,新方案的标准切换流程和快速切换流程比NBS方案的切换流程分别减少了56.55%和58.63%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5.
In the next generatio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a mobile terminal (MT) with a multi-interface may have network access from different service providers using various technologies. In spite of this heterogeneity, seamless intersystem mobility is a mandatory requirement.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for seamless mobility is the creation of a vertical handover scheme, which is for users that mov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this article a seamless mobility handover scheme is presented. The novel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that handover is fully controlled by the terminal.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handover scheme, a network discovery algorithm with fuzzy logic and a handover decision algorithm using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based on vague sets are derived, which are both user-centric. With these algorithms, the handover scheme is power-saving, cost-aware, and performance-awar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vel handover scheme can perform network discovery in time to reduce handover dropping rate and present unnecessary activation of its interface to save the battery power, while effectively choose the optimum network through making trade-off among the user preference, network condition, and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IETF提议的MIPv6协议能够实现异构网络切换,但切换时延和丢包率较大,其扩展协议FMIPv6为此提出L2触发的概念,却未定义L2触发的具体时间。因此,结合IEEE802.21媒体独立切换(MIH)协议提出一种基于L2触发的异构网络切换方案,通过NS-2仿真验证了L2触发的切换方案能有效减少切换时延和丢包,并评价了不同速度、不同预测系数对切换期间的中断概率、丢包率和网络使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陶洋  周坤 《计算机应用》2014,34(12):3381-3386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如何动态选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网络选择切换策略。该策略提出一个动态的网络感知解决方案,引入模糊逻辑切换判决,以某项选择指标为依据过滤掉不满足需求的接入网络,并设计一种网络得分函数对网络进行排名计算。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的切换策略可以为用户选择适合的接入网络,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