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H.248/MEGACO协议在NGN中的信令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华  陈健 《通信技术》2009,42(3):149-150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MEGACO协议是下一代网络应用中的主流协议,它通过信令实现了媒体网关控制器(MGC)对控制媒体网关(MG)的控制,同时媒体网关也可以向媒体网关控制器发送必要的信令信息,从而实现呼叫流程的建立。文中首先介绍了H.248/MEGACO协议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简单呼叫建立流程的实现,解析了H.248/MEGACO协议信令在NGN中的内容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系统七号信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大规模应用七号信令的实际情况,对软交换体系结构、信令网关、初始会话协议(SIP)进行了描述。并针对下一代网络的分层思想、软交换的互联互通结构和呼叫流程,提出了利用软交换交换核心平台和信令网关及SIP相互配合实现七号信令的解决方案。描述了软交换系统的七号信令软件结构、信令网关的软件结构,阐述了相应呼叫流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信令网关是软交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解决现有No.7信令网与IP网之间的无缝融合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信令网关协议栈的参考模型,以及IETF建议的流控制传输协议的特点,最后总结了SCTP协议优于TCP协议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4.
虽然IP电话网络发展迅速,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PSTN与VoIP互为补充又相互竞争的存在着,传统电话交换网与IP网络的融合互通正是网关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企业专网通信中的EM信令接入到IP网络的问题,设计实现了支持EM信令的中继网关。进行了EM信令中继网关的功能模块分解,描述了EM信令的呼入流程和呼出流程,突破了EM信令网关设计中协议适配和冗余处理2项关键技术。支持EM信令的中继网关,实现了专网中EM中继到NGN网络的平滑接入,并可以扩充支持多种模拟协议,满足专网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七号信令网关是软交换体系结构中的重要功能实体。它位于软交换体系的接入层,实现七号信令网与IP网的互通。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七号信令网关在组网应用、信令协议、实现方法和接口与功能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七号信令和IP互通的方案与其在传统交换机上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佳苗 《通信技术》2003,(10):57-59
基于IETF的SIGTRAN协议栈进行分析,阐述信令网关(SG)的功能和应用,以及SIGTRAN协议在SG上的实现,提出现在应该在现有设备如信令转接点(STP)基础上实现SG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SCTP协议主要完成PSTN信令消息在IP网中的可靠传送;H.248协议是媒体网关控制器(MGC)与媒体网关(MG)之间的接口协议,完成媒体网关控制器(MGC)对媒体网关MG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文章重点阐述了SCTP协议和H.248协议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程燕  梁满贵 《信号处理》2005,21(Z1):603-605
基于Windows 2000平台的ISDN语音网关,采用网关分解的思想设计,即信令与媒体分离的思想,采用ISDN适配卡与CAPI(COMMON-ISDN-API)接口编程技术,使ISDN网络与LAN有效的连接起来,可以使任何一端的语音数据流低延时地传送到另一端.LAN中采用的VoIP技术使用SIP协议,在ISDN信令网关的实现时主要考虑如何将ISDN控制信令协议转化为SIP协议.作为一种结合ISDN和SIP技术的应用,将ISDN的广泛应用性与SIP的流行发展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使ISDN语音网关具有成本低廉,简单实用,效果好,低延时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呼叫转移和呼叫中心,办公信息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魏蕾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5):37-40
信令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是根据RFC 2960(2000)建议制定的。SCTP协议主要用于在IP网中传送PSTN的信令消息。基于SCTP数据传输模式的基本功能,首先对比分析SCTP与TCP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No.7信令与IP网互通的信令网关(SG)设备进行介绍,详细论述了在M2PA方式下SCTP的应用,并展望SCTP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SIGTRAN是由IETF提出的,在IP网上传输No.7信令的协议栈。SUA是其中为No.7信令系统SCCP层用户消息传递提供适配功能的协议。本文简要介绍了SUA的架构、服务和功能,描述了SUA在信令网关与SCCP的互通流程,并分析和比较了SUA与其他协议。  相似文献   

11.
在软交换网络体系中,中继媒体网关完成电路交换网侧与IP分组网络侧媒体流的转换,同信令网关一起完成电路交换网与IP网络的互通。简要介绍了中继媒体网关,并结合实际开发提出了一个中继媒体网关的模型,重点点对这个模型的工作流程和功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GSM网络用户众多,在GSM接入网中引入Femto架构,符合移动通信网络扁平化发展趋势。在此研究基于Femto架构的GSM网关,作为用户端数据接入核心网的接口,将移动、宽带和固定业务融合在一起,在GSM网络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IP化承栽方式,Abis接口完全IP化,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基于Femto架构,在ATCA的平台上设计实现了具有信令处理、数据转换、编码转换及速率适配、路由等4功能的GSM网关,通过该网关已打通电话,语音质量达到商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four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scenarios and the related signaling aspe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roaming traffic in mobile and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With or without international gateway relay nodes summarized from the proposed scenarios, we also derive three international roaming network sets {IR1, IR2, IR3} for the observed signaling traffic model with twolevel databases. Based on the proposed performance metrics,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some reasonable assumptions the signaling traffic of international roaming i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the related gateway relay nodes and databases. In addition, the studied cache data management strategy at VLR can reduce the impacts of the signaling traffic of query operation, but the caching approach cannot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update operation. Furthermore,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standalone STP scenario is better than that of integrated STP scenario for the international network connection.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介绍了No.7信令网关所处的位置功能和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然后从No.7信令网关交换网络侧功能实体、IP网络侧功能实体以及公共部分三个方面论述了No.7信令网关为保证信息安全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信令网关设备的信息安全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5.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其中信令网关(SG)是软交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研究了软交换中SG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软交换技术以及软交换在NGN中的应用,接着从SG的介绍和SG的应用两方面,对SG技术作了全面的阐述,着重讲述了如何通过不同的信令适配层协议实现SG与软交换的互通。  相似文献   

16.
陈东 《通信技术》2011,44(7):42-44,53
基于IP的软交换网络实现话音业务并能与PSTN交换网实现互联互通,关键要解决网络之间的信令互通和话音互通。现给出了一种与PSTN交换网络能够实现互通的一种媒体网关的硬件、软件和FPGA设计的实现方案介绍,该设计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单板接口数量多,可通过控制软件灵活配置,还兼具有可扩展性。对媒体网关中FPGA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上行数据处理和下行数据处理部分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其中下行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中还兼具有保证Qos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H.323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都是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协议,采用实时传送协议(RTP)传送实时的音频视频传输,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设置信令网关互通,完成信令消息的翻译和转换功能。要实现H.323与SIP网络之间的互通,必须解决地址格式的转换、消息映射和终端能力协商等方面的问题。H.323-SIP信令网关在H.323和SIP互通中占有得要的地位,它能够使位于不同网络的用户直接和对端进行媒体交换,实现点到点、点到多点之间的通信。H.323-SIP信令网关的功能会越来越完善,也会越来越适应用户更加广泛的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电信网络与下一代网络之间的互通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网络互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承载协议的相互转换,网关提供了一种信令转换的桥梁.从此问题出发分析了PSTN网与IMS网问的互通,并对两网络中的相关协议(SS7和SIP)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种互通模型,提供了一套在实际项目中证明可行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软交换技术是使电话网络走向开放的新型体系架构,与信令网关和媒体网关一起,使提供业务的控制层面与媒体的承载层面相分离,从而有效灵活地开展业务,是新兴运营者进入电话市场新的技术手段。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开放,有线电视将提供电话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