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旨在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对比,为决策提供现实依据.文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的4项创新能力与五个省市以及全国水平作以比较.研究发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但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在技术创新运作、投入、产出及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陕西省应以该四类行业为突破口,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同时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且定量研究的比例偏小;缺乏从投融资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来促进和推动技术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的研究;缺乏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同时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且定量研究的比例偏小;缺乏从投融资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来促进和推动技术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的研究;缺乏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湖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2011—2016年湖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5个细分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研究。静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大部分产业为DEA有效,其中部分产业没有达到DEA有效,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偏低造成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6年湖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但增长速率较为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进步指数较低。故可知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起主要的限制作用,且湖南省的技术水平有待加强。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议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集群优势;促进湖南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合作;引进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努力吸收并创新等3个方面着手提高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角度出发,对天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投入不足、技术转化效率低、创新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提升天津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通过建立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及寻找其提升的路径,应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模型,选取不同产业进行差异化研究。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双轨分析方法,从投入端和产出端引入6个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汽车、家用视听设备和通信设备三个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中低水平,创新投入能力较弱,投入规模不足,产出能力不平衡;创新转化过程存在失效。  相似文献   

8.
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网站2000-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整体较高,但不够稳定,且部分决策单元创新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资源投入比例不当、资金投入存在浪费现象,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利润实现情况不理想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分析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法)对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两大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做出技术有效性、规模报酬收益、指标冗余情况分析评价,观察这两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情况,并针对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创新人力不足、创新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自主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测度和探索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效率及其模式,以我国21个地区1995-2010年期间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自主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三阶段DEA-Windows模型对我国各地区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测度产业自主创新效率;从结构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来看,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存在4种模式;从收敛性分析结果来看,各地区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自主创新效率σ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