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盾构选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志新  张龙杰  杨晓萍 《人民黄河》2006,28(8):52-52,77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设计方案及工程地质情况,指出隧洞方案与渡槽方案相比,避免了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矛盾,且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因此选择了隧洞方案。详细介绍了盾构选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总体布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迟 《人民长江》1994,25(1):12-17
穿黄工程系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总干渠跨越黄河干流的交叉建筑物,是总干渠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工期最长的关键工程。总干渠过黄河设计流量为每秒500立方米,穿黄区黄河河宽7.0~9.5公里,河床覆盖层为粉、细砂、中砂及粘土,厚度达41.0~94.0米。对于总干渠穿黄线路及穿黄工程型式进行过8个方案的比较。重点介绍牛口峪线双渡槽方案与孤柏咀线全盾构法双隧道方案的设计原则及工程布置,并就工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  相似文献   

4.
于澎涛 《中国水利》2006,(20):29-31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施工中存在着地质条件差、工程结构复杂等问题,因此施工难度很高。结合实际施工特点和技术研究应用,介绍了地连墙技术、盾构始发加固技术、盾构施工技术、内衬混凝土施工技术、隧洞防渗等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穿黄隧洞是即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上的关键工程,1986年4月-1988年1月,在设计洞线上成功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施工中采用超前预注浆形成阻水帷幕,然后在帷幕内开挖成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1999年8月底探洞水泵房北侧岩壁突然涌水,为确保黄河北大堤安全,同时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实施,按大洞设计断面在探洞四周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形成了穿黄隧洞的阻水帷幕,为今后隧洞的开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盾构注浆浆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隧洞盾构施工工法要求,对研制开发的水泥-膨润土-水玻璃系双液塑性壁后注浆材料,通过室内模拟注浆试验,重点探讨了材料组分对注浆材料流动性、稳定性、凝胶特性、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时间可控制在10 s左右;不同配比注浆材料1 h单轴抗压强度为0.08~0.12 MPa,28 d为7.81~8.52 MPa;渗透系数为2.0×10-8 cm/s;模拟注浆时浆液不被水稀释,充填良好;且不会对地层产生劈裂,也不会向开挖掌子面渗漏.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断面结构及锚索布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隧洞衬砌施工中采用的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具体分析了混凝土浇筑、锚索张拉、锚具槽回填、孔道灌浆等工序的施工流程、方案及施工技术。施工实践表明,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是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大洞径、高水头有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工程中的又一次成功应用,完全满足对预应力控制的条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盾构技术与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生勇 《中国水利》1994,(12):46-47
1994年1月下旬,水利部审查通过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穿黄工程建议以孤柏咀双线输水隧道方案作为基本方案。由于穿黄工程需在软土地层中通过,报告中提出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以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关够工程——穿黄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盾构法施工起源于欧洲,后来在日本有较大发展。盾构法施工的含义是指在“盾牌”的保护下挖掘隧洞。盾构技术即采用盾构机在地下土层中切削推进。施工时,在前部开挖地层,尾部拼装衬砌,然后用千斤顶顶住已拼装好的衬砌将盾构推进,如此循环交替逐步前进。这样,  相似文献   

9.
穿黄河隧洞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控制性工程,采用盾构机在饱和含水砂层中进行较长距离推进,应解决盾构机的设计制造,开挖面稳定,刀具耐磨性与更换,始发与到达洞段的布置与推进及其它一些技术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在日本进行盾构技术考察的情况,介绍了日本在饱和含水砂层中进行我机较长距离掘进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文章浅议了碳纤维布应用背景研究,主要对粘碳纤维布试验、现场应用、缺陷处理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对应用情况及具体操作进行了说明,旨在通过粘碳纤维布在大型穿黄隧洞复杂工况下的成功应用,抛砖引玉为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九二期工程穿越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工程,阐述了盾构法穿越富水卵石地层特级风险源的综合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在盾构施工中,采用同步克泥效注浆、径向注浆、地上地下同步跟踪测控的综合施工技术,按照"合理低压、适当推力、匀速通过"的原则,严格同步注浆、严控出渣量,采取渣土改良措施,并辅以严格的施工监控量测和第三方监测,确保了穿越段安全。  相似文献   

12.
徐炬平 《人民长江》2009,40(11):29-30
板桩码头主要依靠沉入地基的板桩相互咬合形成连续板桩墙来维持工作。但由于钢筋混凝土板桩两侧采用阴阳榫构造,施工时易产生脱榫现象。根据嘉新板桩码头桩基施工经验,阐述板桩预制阴、阳榫的直度和平整度的控制(尤其是模板接头处),以及沉桩时导桩架要有足够的稳定性、导梁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精度等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海龙 《人民长江》2007,38(3):43-44
仪征至长岭原油管道工程东起江苏仪征市,西至湖南岳阳长岭石化,途经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12市30县区,全长949 km,其中主干线752 km.管道设计入口年输油量为2 700万t,原油供应至安庆、九江、武汉、洪湖、长龄等石化炼厂,沿途逐站分输,管径由φ864 mm逐渐变为φ406 mm,据输送量逐步降低.管道采用地埋方式敷设,埋深为管顶至自然地面1.2 m.仪征至长岭原油管道沿途为水网密集区,"水"环境制约因素大.如何做好涉水地带管道施工,减少投入与干扰,满足进度质量要求,是管道施工难点之一.施工中采取降排水、加固作业带、板桩、导流、水下成沟等多种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涉水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4.
河道开挖施工中经常遇到粉质壤土或粉质砂壤土(俗称粉砂土),一直是河道开挖和河道成形的绊脚石。淮安市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河开挖成功地克服了粉砂土施工难点,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粉砂性土质河道开挖施工时,明沟降排水和挖掘机接力开挖翻晒、倒运等施工措施,具有见效快、可分段同时施工、流水作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约2 800万m3,土石方开挖约10 400万m3,金属结构及钢筋总量约72万t.工程分三期施工,准备期及一期工程工期5 a,二期工程工期6 a,三期工程工期6 a,先后进行二期大江截流和三期明渠截流.1998~2003年的二期工程需浇筑混凝土1 846万m3,安装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埋件19.2万t.2000年创造了年浇筑混凝土542.85万m3的世界新纪录.对三峡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雅砻江流域气象、地质条件复杂,梯级水电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分析总结了深埋长大隧洞、地下厂房洞室群、高边坡及滑坡体、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等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利用GNSS、无人机、BIM、GIS等信息技术,开发了泄洪安全实时监控系统、流域中下游水库地震监测系统、流域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水电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建立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流域应急管理指挥中心。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流域工程安全与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7.
鉴江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国安 《人民长江》2007,38(3):56-57
鉴江是粤西地区入海河流,全长231 km,流域面积9 464 km2,注入南海.西南成品油管线在茂名市石鼓镇与镇江镇之间穿越鉴江,施工时水面宽度约为120~140 m,两岸大堤之间宽度约为300 m,施工地点属滨河平原,地形平坦.以鉴江定向钻穿越为例,详述了定向钻穿越的施工方法、优缺点以及在本次穿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定向钻施工技术的采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兴昌  范五一 《人民长江》2009,40(24):41-43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其混凝土大坝需要加高14.6 m才能通过自流,将水引至京、津和华北地区。如此大规模的混凝土大坝加高工程,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和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丹江口大坝加高概况及方法,着重对丹江口混凝土大坝加高的施工度汛、新老混凝土结合和混凝土坝加高施工方案3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保证度汛安全,每个表孔坝段加高及闸门、启闭设备安装调试应在一个枯水季节内全部完成,确保汛期闸门正常启闭。为解决新浇混凝土温控防裂和贴坡混凝土引起的坝体应力问题,参考国外混凝土坝加高工程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两岸混凝土坝加高拟定3种方案。根据仿真计算分析和现场试验的结果,两岸坝段最终选择直接贴坡浇筑方案,在采取结构和施工措施后可保证新老坝体联合受力,施工简便。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湍河渡槽原型试验槽试验数据,研究了湍河大跨度薄壁U型渡槽工程双向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提出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预应力张拉、灌浆和封锚的施工工艺,并结合湍河渡槽的安全监测数据对张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该施工工艺可以满足渡槽质量控制要求,对同类渡槽工程预应力张拉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能武 《人民长江》2010,41(20):1-4
要了解特大型水电工程的安全性状,需要通过创新性的监测技术才能实现。以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等特大型水电工程为例,阐述了特大型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所面临的难题。重点介绍了已完工的三峡工程安全监测工程中的技术创新。说明了特大型水电工程是推动监测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