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厚板轧机自激振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中厚板轧机的自激振动现象,针对可能引起4200轧机系统自激振动的轧辊和主传动系统分别建立了振动数学模型,并且进行分析求解.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提出了有效地控制轧辊的自激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单辊驱动轧机水平自激振动定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非线性力学模型分析了轧辊水平振动。在分析轧辊轧件接触界面之间相对运动及其相对变形与接触面上摩擦力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轧辊水平振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粘滑共存摩擦转变为全滑动摩擦对轧辊水平振动的影响。用相平面方法分析了轧辊水平运动规律,并确定了粘滑—滑动运动的极限环。定性地分析了轧辊水平运动的动力学特性,着重分析单辊驱动轧机水平自激振动产生的条件及其机理,得出影响轧辊水平自激振动的因素。提出轧辊水平自激振动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连轧机前后张力差造成的阻力矩基础上,建立了轧机主传动系统位移延时反馈自激振动模型.分析了由稳定过渡到不稳定的一种中间极限状态,即产生等幅振动的可能性,可知位移延时反馈等价于位移与速度同时反馈,它同时改变了系统的阻尼与刚度,并分析了轧制参数对轧机主传动位移延时反馈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变速轧制防止轧机主传动系统位移延时反馈自激振动的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变速防振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钢厂轧制过程中的实际振动情况,通过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4200轧机在有阻尼状态下垂直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计算出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通过对相应振型的分析,得出了第3阶自振频率容易造成显著的带材厚度波动,第6阶自振频率使带材表面出现明暗相间的横振纹.同时分别从张力波动、摩擦和润滑、轧制速度和轧件的厚度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轧机振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从而在提高带钢的生产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缝钢管的轧制变形区作为轧制过程的工作界面,其动力学特性对连轧管机的轧制振动有决定性影响.文中分析了动态情况下轧制界面上的界面摩擦、轧制变形参数、轧辊运动等行为机理及其耦合特性,建立了轧制界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轧制工艺参数与轧制力能参数的关系,分析了连轧管机自激振动发生的原因,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轧制条件下轧制变形区的工艺参数与连轧管机自激振动的关系,为解释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热连轧机自激振动诊断与振动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了热连轧机的现场多点振动测试方法,利用振动信号的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包分析等现代信号分析技术,深入研究了轧机自激振动机理并诊断了振源位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轧机压下系统位移传感器定尺支座结构是引起系统不稳定的敏感部位。该结构参数不合理,是导致压下系统反馈信号严重失真,诱发轧机工作机座自激振动的根源。分析结果和诊断结论对于制定合理的结构动力学修改策略,消除轧机自激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轧机自激振动诊断和结构动力学修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轧机是计算机控制的复杂机电系统。由于设计问题、结构损伤或系统故障,在某种条件或干扰下,可能产生持续自激振动。轧机的这种运行故障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损坏设备,甚至使生产中断。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同步综合测试、系统辨识和动力学分析与修改的综合方法,从试验与理论上分析了轧机产生自激振动的原因与消除方法。在研究的工程实例中,由辊缝位移传感器安装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造成辊缝位移信号的响应延迟,引发板厚液压控制系统(AGC)非线性自激振动,从而产生整机持续的剧烈强迫振动。通过结构动力学修改,最大限度地减小位移反馈信号的延迟时间,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闭环稳定性,消除了正常工作条件(或正常扰动)下的自激振动,从而保证了轧机高效、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超声振动车削中产生自激振动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小自激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机械加工自激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机械加工中自激振动的产生机理,简述减少自激振动的途径,通过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提高工艺系统的抗振性等措施,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尹晓光 《工具技术》1989,23(12):34-35
<正> 图1所示为我厂加工的产品气缸套。该零件内表面加工由粗铰、半精铰、精铰和珩磨工序完成。但在前三道工序中均会出现不同频次、不同程度的条状振  相似文献   

11.
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构的闭链耦合约束作用导致其奇异性复杂,而机构在逆向雅可比奇异位形附近易发生自激振动,严重影响机构的精度并对其结构造成破坏。为了让并联机构重新恢复正常工作,设计振动主动控制算法对自激振动进行抑制。首先,建立了机构的逆向运动学模型,并基于速度雅可比矩阵获得并联机构的奇异判定条件;其次,在完成自激振动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滤波和移相处理;然后,结合加速度反馈与位置误差补偿,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最后,通过振动主动控制实验,验证了2种智能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种控制算法能够在保障并联机构位置精度的条件下,对自激振动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切削颤振的振动频率主要由机床切削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决定,摩擦自激振动是导致切削颤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啄木鸟装置可以产生自激振动,这种运动需要依赖摩擦力的作用,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为了研究啄木鸟装置系统的非线性的复杂运动过程,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对自激振动中线性互补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啄木鸟装置的运动特性。啄木鸟装置可以通过自身的自激振动,而不需要依赖任何的动力和控制完成周期性的运动。整个连续周期的动态仿真表明其是稳定的周期被动运动,试验样机也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气动先导式电磁阀的自激振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磁阀自激振动将造成气动系统工作不稳定,同时也是系统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为了获得电磁阀在不同工作条件下自激振动特性,对气动先导式电磁阀自激振动进行数值与试验研究。建立电磁阀阀芯振动与流体流动相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模型得到试验验证。获得不同工作压力、工作流量时电磁阀工作状态,讨论电磁阀结构参数对自激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作压力、工作流量较小时,系统平衡点不稳定,电磁阀在经受任意微小扰动时就将产生软自激振动。随着工作压力、工作流量的增加,电磁阀将依次出现软自激振动、硬自激振动、稳定工作三种状态。增加电磁阀阀口直径db、降低阀口直径da、弹簧预压缩量z0和阀芯半锥角α将提高电磁阀的抗扰动能力,扩大电磁阀的稳定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5.
从精轧机活套液压缸销轴与轴套的间隙、活套液压缸的内泄两个方面,对液压活套系统的自激振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临时消除或减小“销轴与轴套的间隙”对活套系统的影响的方法,并利用活套曲线来监测设备状态。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轧辊磨削过程中自激振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院 试验结果,文章指出,由于工件表面支承系统的差异,轧辊磨削自激振动不同于普通外圆磨削,进而从理论上揭示了轧辊磨削自激振动的成因,提出了消除自激振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属切削过程中自激振动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分析说明切削颤振的振动频率主要由机床切削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决定,摩擦自激振动是导致切削颤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搭建试验台对两种不同流量的三螺杆泵进行模拟试验,对不同工况下三螺杆泵产生气蚀和自激振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自激振动引起的振动和噪声远大于气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且自激振动会引起系统流量和压力的剧烈波动。文中指出增加泵出口压力有利于降低气蚀影响。通过对某核电机组自激振动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配备安全阀的容积式泵避免自激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一套适用于“镗削加工自激振动微机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振动频率、振幅大小的测定,并能准确的绘制振动曲线。微机测试系统与常规测试系统相比,具有测试时间短、数据处理快、功能齐全、测试精度高、硬件简单等特点。由其是现场应用更为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变速切削对切削过程中自激振动起抑制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参数,并得出了改变主要变速参数可以收到较好的抑振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