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本”是以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文字少而画面丰富,主要是以画来传达故事情节,是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特点和阅读习惯的书籍.作为儿童的“第一本书”,绘本是引导他们认知和丰富他们想象力的有力工具.由于儿童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像成人一样持久,但好奇心却源源不断.因此,一本好的绘本在考虑到儿童阅读心理的同时,不但要有新鲜有趣的好故事,更要在装帧形态设计上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促进他们的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绘本是以图画为主体的通俗读物。绘本仅配合少量文字辅助,以图像为主来叙说故事,题材则包罗万象。绘本的读者既包括儿童,也包括在当代读图文化中的成年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绘本读物不仅可作为家庭亲子之间的交流纽带,更能提供给成人栖身于童心与想象力的片刻空间,使人们于此获得精神的休憩与抚慰。绘本是读图的文学。与文字书籍需要通过长篇阅读获取抽象信息的方式不同,绘本凭借连续的图画来直观呈现书本中的世界。绘本是抒发情感的载体,绘本的价值,不仅在于悦目,更在于赏心,不仅在  相似文献   

3.
吴妍 《包装世界》2016,(6):86-87
进入21世纪,绘本逐渐成为儿童认知阅读的首选。本文以国内外优秀儿童绘本为例,以漫谈形式分别从装帧、美术、内容、版面等设计方面剖析儿童绘本设计,试分析绘本阅读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幼儿美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绘本的呈现形态、体验方式和阅读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呈现方式逐渐立体化,内容题材更加注重互动性。绘本作为重要的学习载体,不仅能够为大众普及知识,更演变为一种读者与图文交流的互动媒介。从数字交互视角出发,探讨互动性设计应用于传统绘本中的意义及作用,通过融入交互设计的概念,寻求传统绘本新的创新点及传播方式,以推动传统绘本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认知阅读的儿童绘本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戴雪红 《包装工程》2016,37(2):150-154
目的研究阅读认知语境下儿童绘本的创作。方法分析当前儿童绘本的发展,根据儿童文字认知发展水平和儿童图画认知及色彩认知能力的特点,探讨儿童绘本创作要着眼于帮助学龄前儿童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以此开发儿童潜在智力。结论提出绘本设计要符合儿童阅读心理及认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如果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够阅读到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绘本图书,不但能培养他们阅读图书的兴趣,而且通过对读书兴趣的培养,进而激发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进步是很有帮助的。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将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新馆除保留原有的服务功能外,还将增加许多新的服务项目,其中就包括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绘本阅读服务,笔者想就此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解析学龄前儿童对不同绘图方式的视觉认知特点,总结主流绘图方式的特征,为优化绘本角色面孔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记录被试对象加工不同绘图方式角色面孔时的眼动数据,分析数据并筛选眼动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提炼绘本设计准则,构建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模糊矩阵进行层次权重计算,计算各级层次准则权重值。结果 提炼电子绘本角色面孔的设计准则,将9项眼动指标作为子准则评定系数引入层次模型,进行权重计算,获知儿童对设计准则中绘图方式的偏向次序,得到引导性与吸引性的排序结果一致,易记性排序截然相反,继而总结出基于引导性、易记性、吸引性的绘本角色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学龄前儿童电子绘本角色面孔研究以客观权重解析了儿童对不同绘图方式的视觉加工特征,总结出3种设计准则中绘图方式与儿童的绘本阅读效率、阅读兴趣间的相互影响,为后续设计主题性绘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而实现绘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匡瑜  陈峰 《包装与设计》2023,(6):164-165
近年来,儿童绘本市场飞速发展,国内儿童绘本创作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造型语言、色彩表达、空间构图等三个角度分析与归纳了稚拙艺术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应用和设计思路,希望稚拙艺术中纯粹的情感表达与不受限制的想象力能够给儿童绘本创作者的创作提供更多灵感与启发。  相似文献   

9.
张帆 《包装工程》2022,43(2):179-185
目的试图探究如何能够在繁荣的信息时代革新纸质儿童绘本的产品设计,挖掘纸质儿童绘本多感官体验设计思路;方法首先分析了纸质儿童绘本不可取代的优点与急需解决的痛点;接着,通过对儿童行为发展的身心变化规律进行梳理,确定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多感官阅读需求;而后,试图探究纸质绘本的视觉动态化、感官多样性、体验沉浸化3个层次面向0~3岁、3~6岁两大阶段纸质儿童绘本多感官体验设计思路;结论未来纸质儿童绘本市场会不断壮大,而多感官体验设计也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纸质儿童绘本的设计开发中,视觉动态化、感官多样性、体验沉浸化设计思路既能发扬纸质绘本不可取代的优点,又改善纸质绘本急需解决的痛点,为儿童阅读启蒙和亲子共读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视觉提示方法解析ASD(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绘本角色造型的视觉意象偏好,为教辅人员及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便更有效地拓展ASD儿童的兴趣范围,提高其主动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方法 首先整理目前ASD儿童阅读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绘本,结合ASD儿童特点进行视觉意象分析,收集感性词汇,制作样本。然后基于视觉提示策略制作评分量表,展开实验,结合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提取视觉意象主因子,最终得到视觉偏好与角色造型的回归关系。结论 基于视觉提示策略的ASD儿童绘本角色造型设计,包含设计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能够提升绘本角色造型的趣味性和干预训练的有效性,使ASD儿童获得更深层次的交互体验,提炼出的视觉意象偏好可为后续其他类型的ASD儿童相关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作者创作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以案例为基准深度剖析绘本的含义及研究作者的创作手法,通过对作者的绘本以及对插画的巧妙运用寻找创作风格的突破,深入研究作者的创作背景、色彩搭配、图像布局、构图方法以及思维形式等,尝试用新的审美视角去挖掘绘本中的美和教育意义,并且针对现代教育现状,围绕着"如何衡量一本好的童书具有好的教育意义"的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1.概述在当今信息与图像融合的时代,交互式绘本App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文化价值。随着用户的需求与审美不断提升,对交互式绘本App的期望也随之提高,用户在视听感受得到满足的同时还希望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优秀的交互式绘本App应与用户在多感官层面进行多重交互,在交互式绘本营造的故事情境中完成与用户的情感交流,带给  相似文献   

13.
从交互视角探讨绘本APP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静  王峰 《包装工程》2016,37(8):138-142
目的运用交互设计的理论指导绘本APP设计,为营造更好的互动体验寻找交互设计的解决方案。方法首先提出交互设计是"行为"的设计,分析行为的组成要素,创建行为序列,概念模型整合行为序列,行为逻辑布局交互控件,视觉设计响应用户行为,结合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从6个方面层层递进式提出优化绘本APP的设计策略。结论交互设计的思维方式整合了对人行为的认知,系统地对人的行为进行设计,能很好地帮助设计师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的计算机科学教授tom yeh和他的学生们共同成立了一项名为"触摸绘本"的童书项目。在3D hubs的帮助下,他们研发出一种能够将《阿罗有支彩色笔》和《好饿的毛毛虫》等经典绘本变成触摸版本的技术。通过3D打印技术,yeh和他的团队能够为拥有特殊需求的小读者们创造一种传统印刷技术无法达到的新型产品。"我们的主要想法是要在一种适合于孩子的规格内,把2D图画转变成带有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形、神、意、境"4方面剖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儿童绘本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必要性。最后,从设计求真、设计求善、设计求美角度梳理了儿童设计绘本的设计策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儿童绘本中传承提供了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2.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其感情表达方式也很特殊,喜欢对我们说"no",其实这些"no"的背后都是对我们满满的爱。作者以此为视角,对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情境进行描述,从绘本的材料选择、颜色搭配、画面呈现以及绘本形式多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此献给所有喜欢说"no"的妈妈。  相似文献   

17.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定的补充历法,既反应季节的变换,又能指导农事活动。06年,"二十四节气"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先进化,当人们不再需要靠记诵二十四节气来进行日常的衣食住行,如何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不让这个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的文化遗失?论文研究绘本创作的形式,用时下流行的插画风格表现,将中国二十四节气拟人化,做人物造型创作,意在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让二十四节气被80、90乃至00后所熟知。  相似文献   

18.
卜瑶华  鲁晓波 《包装工程》2022,43(4):293-301
目的 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运用自适应学习技术,结合数字化交互手段,探究如何对儿童英语发音学习绘本进行交互设计,以增加儿童对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并提升儿童的英语发音水平。方法 分析目前英语发音学习绘本存在的设计痛点,从自适应学习、自适应训练、自适应测评和自适应反馈4个方面对儿童英语发音学习绘本进行设计实践与反思。结论 儿童自适应发音学习绘本利用了数字媒体的特性,通过多感官交互设计,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此外,儿童自适应发音学习绘本综合考虑了学习者的发音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因素,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发音课程、情景互动式的发音训练、精准化的发音检测和具有教学表现力的发音纠正反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适应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儿童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的喜好、能力(特别是应对危险的能力、个性差异)和兴趣不同,成人在选购玩具/童车时,既要关注孩子的兴趣与喜好,更要注意玩具与孩子能力的适宜性,防止和降低可能的风险。购买玩具时首先要仔细阅读玩具的"警示说明"、"使用说明"等信息,确认玩具标明的适用年龄是否与您孩子的实际年龄相符,再确认玩具的玩耍功能是否合适等。  相似文献   

20.
视觉隐喻在儿童绘本中有着让绘本的叙事方式和画面表达不再枯燥单一的作用.安东尼?布朗善于在自己的绘本作品中从色彩、构图、造型这三个方面使用视觉隐喻的表现手法.通过研究总结出色彩的视觉隐喻能渲染叙事的氛围;构图的视觉隐喻能暗示人物的处境;造型的视觉隐喻能推动事态的发展.视觉隐喻手法的应用使绘本叙事更加幽默立体,立意内涵也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