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水平井在超稠油开发中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段动用不均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超稠油水平井吞吐效果。本文从分析水平井水平段动用不均原因入手,得出水平段物性差异、周边直井采出状况差异、完井及注汽管柱工艺不完善是影响水平段动用不均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经过科研攻关与现场实践,得出实施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能有效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晓龙 《当代化工》2016,(2):416-417
在水平井笼统采油过程中,针对水平井水平段端部与根部流动不均的问题,开展了水平井分抽采油技术研究。在水平井水平段脚尖与脚跟不同部位采用相对独立的两个入泵压力系统进行生产,可以避免笼统采油中长距离水平段沿井筒方向阻力形成的压力差造成水平段端部与根部流动不均的问题,达到水平井相对均匀采油的目的。介绍了水平井分抽采油技术工艺原理、管柱结构及其在曙光油田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初期取得了较高的生产效果,但随着开发历程的延长,水平井因水平段吸汽不均导致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状况加剧,水平井日产水平下降,含水上升严重。水平井分段式注汽改善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的研究在国内兄弟油田取得了较好生产效果与管理经验,2015年通过引入水平井分段式注汽至2016年持续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式注汽技术研究及应用,旨在提高水平井注汽效率,最终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稠油水平井大修后因受井况限制只能采用笼统注汽方式,导致水平段油藏动用不均、蒸汽局部突进严重。小井眼水平井均匀注汽技术是利用小直径软密封阻隔器、配注器等工具,将水平段分成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注汽腔,实现了水平段均衡注汽,有效缓解了水平段动用不均的矛盾,并改善了小井眼水平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欢西油田稠油水平井普遍存在动用程度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油层的非均质性、吞吐后期直井间动用不均以及蒸汽沿水平段的变质量流等特点是造成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匀的主要因素,为此通过多点注汽等多种新型注汽方式和提高末端位置等方法分别对已投产水平井和新水平井进行动用程度的改善,有效提高了稠油水平井的开发水平,为其它油田的稠油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稠油开发水平井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井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平段动用不均成为水平井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同心管注汽工艺技术,根据水平段井温测试曲线合理设计出汽口位置及排量,在井口实现对配汽量灵活调整,实现对水平段不同部位同时注汽,使水平段动用程度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水平井扩大生产规模,维持油田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水平井部署不断增加,与直井相比,水平井在热采超稠油开发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增加了油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油层的吸汽和供液能力,周期产油量高、油汽比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部分水平井都存在水平段动用不均的问题,因而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由于蒸汽超覆作用,水平段各井段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大,油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等原因,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吞吐效果差等开发矛盾,依据水平井温度监测资料合理判断水平段剖面动用状况,通过采用泡沫凝胶调剖技术,有效封堵水平井段局部大孔道高渗透区域,补充地层能量,提高蒸汽波及半径,调整水平段动用剖面,实现水平段均匀吸汽,近而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达到改善回采效果的目的,为油田开发持续稳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等开发矛盾。分析认为,蒸汽超覆作用;水平段各部位区域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大,吸汽强度不均,井间汽窜严重;地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油层供液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依据水平井温度监测资料合理判断水平段剖面动用状况,采用同心管注汽工艺技术,灵活分配注汽量,实现对水平段不同区域分两段同时注汽,并通过注入混相凝胶调剖剂辅助同心管注汽进行蒸汽吞吐,有效封堵水平井段局部大孔道高渗透区域,抑制汽窜发生,提高蒸汽波及半径,调整水平段动用剖面,近而实现水平段均匀吸汽,达到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和改善开采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开始,特油公司开始规模实施水平井,产量规模占公司产量的40%。随着水平井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矛盾也日趋突出,水平段动用不均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从分析影响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的因素入手,根据实践得出实施双管注汽、三元复合吞吐、配汽器、优化水平井注汽参数及水平井与直井组合注汽是提高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吞吐效果差等矛盾,分析由于蒸汽超覆作用,油层非均质性强等原因,造成水平段沿程吸汽不均,局部蒸汽突进;油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井底供液能力差。通过研究优化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开发使用的高温发泡助排剂配方,并进行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封堵大孔隙、高渗透油层井段区域,补充地层能量,抑制蒸汽局部突进,扩大蒸汽波及范围,调整水平段油层动用剖面,进而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达到改善开采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稠油热采水平井水平段水平段吸汽不均、局部突进,造成水平井段动用不均匀,动用差的问题,进行了水平井两点动态调整注汽技术研究,改变传统笼统注汽方式,在内径为76ram的4 1/2"真空隔热管内下入1.9"无接箍油管,实现小环空和1.9"油管分别对水平井的A点(脚跟)和B点(脚尖)注汽,井口可以实现配汽量的动态调整.有效的改善水平段吸气状况,提高了水平段的动用程度,提高了周期产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平井在超稠油油藏实施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段动用程度低的问题逐渐暴露。其中套变是导致水平段动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依据筛管损坏程度和位置,在水平井段筛管损坏严重或者变形的位置附近设置封隔器,将损坏的位置独立分隔开,进行分段选注,只对无套坏井段实施独立针对性注汽,灵活分配注汽量,可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水平井在开发生产方面主要存在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问题。从投产的稠油水平井井温测试资料显示,80%以上的油井存在着水平段内井温差异较大的情况,针对孤东油田水平井的特点及开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为减少热损失、提高水平段总体动用程度,我们开展了水平井双管注汽技术,截止到目前我厂共现场实施水平井双管注汽技术5井次,累计增产原油3257t,提高了油田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杜84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规模实施后,水平井年产油量比例逐年增加,水平井已经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但随着水平井蒸汽吞吐轮次升高,水平井开发中存在的水平段油层动用不均、蒸汽外溢导致热利用率下降等问题逐渐突出,蒸汽吞吐效果逐渐变差,为保持稳产,改善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施配套工艺措施、调整注采参数及改变蒸汽吞吐方式,挖潜水平井潜力,改善了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杜84块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规模实施后,水平井年产油量比例逐年增加,水平井已经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但随着水平井吞吐轮次升高,水平井开发中存在的水平段油层动用不均、蒸汽外溢导致热利用率下降等问题逐渐突出,蒸汽吞吐效果逐渐变差,为保持公司稳产,改善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配套工艺措施、调整注采参数及改变蒸汽吞吐方式,挖潜水平井潜力,改善了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海27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二次开发示范区块。然而随着二次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二次开发基础井网水平井出现了含水上升速度快、周期油汽比下降、水平段动用不均以及薄差油层未有效动用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扩边增储、扩大部署、优化注汽、水平井找堵水等工作,确保了新海27块产量稳定,巩固了新海27块二次开发成果。  相似文献   

18.
曙一区杜84块兴Ⅰ组2004年整体实施水平井开发,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井间汽窜问题日趋严重,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油井中汽窜通道不断形成,导致井间汽窜的进一步加剧,逐步暴露出一些开发矛盾:吞吐周期油汽比下降,井间干扰严重,地下存水增多,水平段动用不均,措施效果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油井的吞吐效果。为改善兴Ⅰ组水平井开发效果,实施组合注汽,统一吞吐生产,逐步探索出了超稠油油藏的有效注汽方式。  相似文献   

19.
稠油热采水平井已经成为胜利油田稳产上产的重要工艺技术,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水平段吸汽剖面、产液剖面不均匀的矛盾,因此亟需相应的测试分析手段来认识注采等相关矛盾。胜利油田已开发配套的热采水平井井温剖面测试设备及解释技术,可以分析热采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及产液情况,从而指导注汽和采油工艺措施的实施,提高热采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平井开发超稠油实施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井生产矛盾逐渐暴露,由于水平段储层本身胶结疏松极易出砂,加上油井频繁蒸汽吞吐使筛管反复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损坏或变形,不能正常生产,影响生产时率。依据打铅印判断筛管损坏程度和位置,采用分段选注工艺技术,在水平段筛管损坏或变形部位前端合适位置设置封隔器,将筛管损坏或变形井段独立分隔开,只对无套坏井段实施独立针对性注汽,灵活分配注汽量,调整水平段动用程度,提高生产时率,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