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桩西油田桩139块为岩性-构造油藏。储层为河流相沉积,砂体横向变化大,泥岩隔层薄,油水关系复杂,具有地面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地层出砂严重、埋藏较深等特点,同时地处滩海,海油陆采油井造斜点高、斜度大,造成开发管理、工艺技术配套难度大。本文通过对桩139块馆上段油藏开发状况分析,针对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油藏开发动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深化油藏地质认识,有效的改善了桩139块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并进一步深化潜力认识,提出下一步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锦16块稀油油藏出砂状况和出砂规律,从储层岩性、原油物性、岩石力学等方面分析了油井出砂的原因,本着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确定了同一区块不同部位的配套防砂工艺并付诸实施,几年来共实施128井次,增油22658t,恢复了一批因出砂导致的停产井,提高了油田整体开发水平,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稠油油藏大多具有渗透性好、胶结性差和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导致低产低效井增多,严重影响油田区块开发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稠油油藏防砂效果,从垦东18区块储层特征及出砂原因分析入手,对稠油油藏出砂机理及影响出砂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种防砂方法的适应性,提出了稠油油藏防砂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敏感性稠油出砂油藏水平井热采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LD油田馆三段为高孔高渗稠油油藏,原油性质较稠,储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地层泥质含量较高,呈强水敏,在早期开发过程中,采用普通直井,常规防砂工艺投产后,油井产能普遮偏低,效益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以水平井精密滤砂管完井,蒸汽吞吐热采及油层保护和防膨工艺相结合等措施,开发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于高孔中渗的常规稠油出砂油藏,当一套井网合采,由于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的影响,高渗透层的井容易受到注水效果,液量高,含水高,水淹严重;低渗透层的井见不到注水效果,液量低,液面深。随着井网的不完善,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得不到正常发挥,产量递减快。本文提出了科学划分开发层系,优化井网结构,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出砂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油田轮古构造带和塔河油田在近年的勘探过程中相继发现了埋藏深度达5700m的稠油层,由于储层类型复杂,试油工艺和技术配套程度低,勘探工作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超深层稠油油气藏的勘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针对塔里木和塔河油田超深层稠油特点和油藏性质,结合在吐哈鲁克沁稠油油藏试油过程中开发应用的深层稠油试油技术,经过对储层特性、原油性质和工艺技术分析研究,开发应用了一套适合于塔里木地区超深层稠油试油技术,成功的完成了轮古15井、TK 612井、轮古41井等稠油井试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轮古构造的开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复杂断块大多具有构造破碎,地层对比难度大,含油面积小,成藏条件复杂等特征。然而在实际开发中除受构造因素控制外,还受储层、原油物性、出砂套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大增加了开发的难度。本文以Q42断块为例,分析油藏开发的制约因素,寻求技术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含油层系多,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原油性质变化大,油藏开采过程中难免遇到较多的复杂问题。针对不同岩层的套管损坏,应设计不同的套管等级和壁厚,弱碱性的注入水可以减少套管腐蚀;热化学解堵及有机解堵剂都能够有效解决近井地带的有机垢堵塞问题;注入支撑剂段塞、用高粘流体起裂、大排量、射孔等有利于增大缝宽、减少压裂过程中裂缝数。  相似文献   

9.
曙三区是辽河油田水驱Ⅱ类油藏代表,经过3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了低速低产开发阶段。储层出砂严重,导致了如开井率低、井网极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现注采井网、开发方式下采收率仅为23.8%,急需针对该类储层探索有效的开发对策。通过研究确定了针对区块不同区域开发特点,平面分区、纵向分层制定不同开发方式的开发对策,确保油藏实现有效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0.
文南油田X块沙二下油藏是在浅水湖泊背景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由于储层物性差异大,沉积相变化复杂,长期的注水开发后,开发上两极分化严重,以河道砂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以河道侧翼的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低含水低能。通过相控剩余油研究,确定了河道侧翼沉积相变差部位是剩余油的富集区,为相变复杂油藏后期有效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军杰 《辽宁化工》2015,(3):325-32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压力大、温度高,部分区块原油密度大,粘度高;储层发育有孔隙、裂缝和溶洞,非均质性较强,部分井在钻井过程中出现放空和漏失后可以直接测试完井,钻遇未漏失井则需进行储层改造。本文结合塔河油田深井稠油油藏特征和流体性质,探索出了漏失井压井工艺、防凝管替液诱喷工艺、掺稀生产配套工艺和酸压完井试油工艺,逐步形成了具有塔河特色的超深稠油井高效完井试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高21块莲花油层属于厚层块状砂岩稠油油藏。受原油黏度大、储层渗透率低、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强及一套井网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砂体各小层储量动用程度严重不均,开发效果很差。后通过引入水平井开发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但由于水平井钻井投入较高,在低油价情况下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在精细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地对高21块各开发阶段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认为通过合理优化井网井距、生产层系及投产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各个砂体的开发潜力,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油藏开发新道路,并通过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地位越来越重要。低渗透油藏在探明储量的比重较大,并且在原油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因而开发潜力大。东辛采油厂营某区块沙三段油藏含油面积10.2km2,地质储量1248×104t,占东辛采油厂低渗透储量的63.3%,是东辛采油厂最大的低渗透开发管理单元,其各区不同的网井距、储层物性、井开发方式具有代表性,因此选择该区块低渗透油藏开展精确剩余油分布和挖潜分析,对于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冀东浅层油藏的开发效果,需要进行出砂临界压差预测研究.通过储层岩芯试验,得到储层岩石强度,分析认为冀东油田储层段岩芯单轴抗压强度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在5 MPa以下,属于典型的弱固结砂岩储层,储层出砂的可能性较大.结合孔隙度经验模式,确定G114-6井储层段临界出砂生产压差在l MPa以下;LN2-6井储层段临界出砂生产压差在0.1~2.5 MPa之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渤海X油田东三段储层巨厚、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开展储层的开发策略研究。通过类比及数模等方法,研究低渗储层动用界限;结合优势储层展布,通过井网优化、注采方式优化,确定开发策略;形成"1套层系,多防砂段,分层配注"的巨厚层复杂岩性油藏的开发策略,并选取3口具有评价性质的井评价下部低渗储层,落实产能,后期动用。方案灵活,易于后期调整。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六中区热采站凸起下段薄层砂岩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储层出砂严重、原油粘度变化大。基于存在问题和开发难点,开展了热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包括热采防砂工艺的研究、注汽管柱结构的优化、注汽参数的优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形成了六中区薄层特稠油油藏独有的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非均质严重、连通性复杂等特点,利用干扰试井能够有效判断井间断层是否存在及其封堵性,确定断层的伸长度,认识油藏平面上的非均质性,研究地层的各向异性,计算井间的储层物性参数等。干扰试井解释结果可以为复杂断块油藏及储层变化大的油藏部署开发井网、完善注采关系,实施高效注水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塔河油田碎屑岩河道砂油藏构造上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东南部,其东西两侧为草湖凹陷和哈拉哈塘凹陷,南部为满加尔坳陷,北部为雅克拉-轮台断凸。TKA井为该井区三叠系阿四段油藏的发现井,该井区河道砂油藏储层主要是以原生孔隙为主的特征,目前开发能量不足,能量较弱,结合塔河碎屑岩河道砂油藏理论及开发实践,开展油藏储层沉积相及微相研究,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模式,根据分析目前开发存在的问题,优化油藏水驱注采参数,调驱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弱能量河道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水平差、开发难度大、剩余油挖潜潜力大等问题,提出从储层分类评价技术优选储层出发,结合地球物理、沉积微相认识等多方法有效预测储层展布及甜点,综合考虑地质模式多解性优选井型部署井网等一系列海上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开发实践证明,在精细刻画储层基础上,顺物源方向部署长水平井+勾型井注水开发可有效保障海上油田复杂低品位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Toson-Uul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大,为了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油田开发效益,在加强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注水方式、油水井别、射孔及压裂层段选取的优化设计研究,针对各断块的不同特点编制个性化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研究证明以三角形井网边部注水为主的注水方式、以储层分类为基础的射孔、压裂层段优化方法能够适应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