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利忠 《轧钢》2013,30(1):68-70
针对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750mm热轧生产线卷取机夹送辊和卷筒之间的速度和张力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精轧机抛钢后卷取机夹送辊采用速度控制的改进方法,减少了厚规格带钢在卷取区域发生尾部划伤的几率,实现了厚15mm以上X70钢等极限规格的顺利卷取。  相似文献   

2.
王渝 《机床与液压》2016,44(8):126-130
卷取机前夹送辊是热轧带钢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设备,该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卷材的卷取质量。通过分析卷取机前夹送辊工作原理及液压伺服单、双腔两种控制回路,建立单、双腔液压伺服控制回路仿真模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位置和压力闭环仿真曲线和实际生产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单腔控制回路的稳定性优于双腔控制回路、而双腔控制回路的快速性优于单腔控制回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西门子奥钢联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的热轧地下卷取机,命名为四辊强力卷取机。与传统热轧地下卷取机相比,四辊强力卷取机配备有四个助卷辊,用于卷取厚规格、高强度钢板,其关键技术是通过夹送辊和1#助卷辊,将进入卷取机内的带头事先进行预弯曲。卷取的钢板厚度为1.2~25.4mm,宽度可达到2800 mm。  相似文献   

4.
热轧带钢卷取塔形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于千  杨健  余威  王伦  李瑞恒 《轧钢》2007,24(3):59-60
分析了热轧带钢卷取塔形产生的原因,对卷取过程中夹送辊、芯轴和助卷辊的速度控制,卷筒与轧机间的张力控制,侧导板控制,以及卷取区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改进后,卷取塔形问题有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热轧中长窄带钢卧式空心卷取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泉 《轧钢》1993,(4):36-38
1 热轧带钢卷取机现状目前,热轧窄带钢卷取机可按卷取带的长度分为短带钢卷取机和长带钢卷取机。短带钢卷取机主要有: ①无卷筒辊式卷取机。此类卷取机结构简单,卸卷方便,但钢卷不易卷紧且不易整齐,卷取速度不能过高,超过1.5m/s时咬入困难。  相似文献   

6.
王志刚  李友荣  吕勇  刘安中 《轧钢》2006,23(2):22-25
生产X70(14.7mm×1535mm)管线钢时,因带钢进入地下卷取机瞬间与卷筒发生打滑飞车现象,而导致地下卷取机主传动系统发生强烈的自激振动。为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得出夹送辊夹紧力不足是导致自激振动的原因。采用加大夹送辊夹紧力等措施后,自激振动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7.
夹送辊接触应力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夹送辊在带钢刚咬入而又未到达卷简之前的受力,以及卷取3~5圈后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计算夹送辊和带钢的接触应力,并检验在此接触应力下是否损坏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介绍的油压回路,是操纵地下卷取机卷筒胀缩的一个典型实例。地下卷取机是热轧带钢卷取机的一种。通常,地下卷取机所卷取的带钢温度可达数百度(℃),其宽度甚至超过2米。带钢的最大厚度为10多毫米。在卷取带钢的同时,还给其以适当的张力,可使带钢卷卷得更紧固些。带钢卷的重量,最大可达10吨。地下卷取机是由卷筒、减速机和驱动部分所组成。驱动部分采用直流电动机,其回  相似文献   

9.
张杰  吕梁  王通启 《轧钢》2024,(2):142-145
针对无头轧制产线薄规格带钢头部在卷取夹送辊穿带时容易飞翘、卷取后产生折叠缺陷的问题,从设备结构和钢种、带钢厚度规格方面分析了造成带钢头部折叠缺陷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受产线工艺、设备结构影响,带钢在1~#夹送辊穿带时容易撞击出口导板产生飞翘,带钢头部顶在2~#夹送辊上辊产生折叠缺陷;折叠缺陷的严重程度受钢种、带钢厚度规格的影响,薄规格、强度低的带钢产品容易产生折叠缺陷甚至造成堆钢事故。通过开发夹送辊偏心功能、对防飞起装置进行改造、优化设备超前率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带钢头部折叠缺陷,缺陷发生率由15%下降至1%。  相似文献   

10.
对生产薄规格(≤2.5mm)、窄断面(1220~1270mm)低碳钢热轧带卷时易出现带钢头部缠夹送辊问题进行了现场跟踪和分析,得出该事故产生与夹送辊的生产条件变化和夹送辊的管理制度等有关。通过采取完善夹送辊管理制度、缩短夹送辊更换周期和增加上、下夹送辊偏移量等措施,使带钢缠夹送辊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高辉  王彬 《轧钢》2022,39(1):30-36
针对某厂冷轧卷取带钢咬入阶段常出现起套、断带等卷取失败问题,建立了卷取机带头咬入阶段的二维动力学ABAQUS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并提出了描述带钢咬入阶段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即带钢卷取半圈时张紧为卷筒和带钢的临界速度差。采用该指标,定量研究了带钢厚度、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带头翘曲高度、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材料参数等因素对临界卷取速度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厚度是影响卷取速度差控制的重要因素,带钢厚度越小,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带钢与助卷皮带夹角越大、带钢翘曲高度越大,达到稳定卷取张力所需临界速度差越大;其他因素如带钢翘曲长度、摩擦因数、皮带张力、带钢和皮带的材料参数对速度差的影响较小。基于仿真计算结果,对该厂卷取机卷筒的初始速度进行了优化,生产表明带钢卷取初始阶段起套现象明显减少,并且能够迅速建立稳定张力,保证了卷取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三维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与仿真、数值分析与计算等方法对双卷筒卷取机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主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卷取过程的动态特性及二次胀径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编程开发出了双卷筒卷取机辅助设计平台,完成了双卷筒卷取机的国产化设计与研究,为大型冶金的国产化提供了一套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强度较高和厚度较大的热轧带材(特别是管材毛坯)的需要量日益增长,必然要求热轧带钢地下卷取机的结构更加坚固和卷取能力更大。由于对重型卷取机有这种要求,因此,促进了对卷取机结构和现有卷取机技术的研究,从而成功地研制出了装有电液伺服系统的液压助卷辊。  相似文献   

14.
近年出现的高附加值钢种,如薄带钢、多相钢和厚规格高强钢的热轧平整需求,对热轧平整机组卷取机卷筒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某2250热轧平整机组卷取机卷筒在对不断变化的新钢种进行卷取时存在的问题,对卷筒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造设计方案。利用现有卷筒的主体结构,在主轴上增加油路,将原来的机械钳口设计成液压钳口,并对液压钳口的夹紧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液压钳口可以满足厚规格高强带钢的大张力卷取,改造后的卷筒在使用方便性和工作可靠性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俞家栋 《上海金属》1992,14(2):21-25
为适应卷取机卷取厚带钢的要求,开发了踏步控制(Step Control)卷取技术,出现了全液压卷取机。本文介绍了新型卷取机的助卷辊传动机构的改造、带钢头部的检测跟踪、助卷辊电—液伺服控制原理以及完满地实现空辊缝调定、预定位和踏步控制等。  相似文献   

16.
秦红波  郑立康 《轧钢》2024,(2):126-132
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过程中,带钢速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当带钢尾部离开精轧末机架后,带钢速度由轧辊线速度转化为卷取机芯轴速度,复杂的卷取过程影响了带钢速度的稳定,导致带钢尾部卷取温度控制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解决该问题,将温度模型、张力扭矩模型以及热轧生产大数据进行有机结合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卷取机芯轴张力控制异常是造成带钢卷取温度偏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了卷取机芯轴张力报警功能,细化了芯轴张力与夹送辊压力控制的带钢厚度层别,优化了控制参数以保证带钢速度稳定,同时开发了带钢尾部卷取温度补偿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带钢尾部温度超差占比下降3.26%,卷取温度命中率提升2.29%,为全面解决带钢通长方向卷取温度命中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热轧地下卷取机牌坊式转向夹送辊设计过程中,针对下夹送辊的辊径大小、上辊压下力大小难确定的问题,本文参照热轧卷筒最小直径的计算方法,确定下辊的最小直径;把带钢的夹送过程假设成轧制过程和弯曲过程的合成,按轧制理论计算的轧制力其值等于夹紧力值;把带钢弯曲简化成悬臂梁,并用矫直弹塑性理论进行建模,计算的上辊弯曲力值等于压下力值,并用实例验证上辊压下力大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宝钢热轧厂的卷取机设备复杂,部件多,卷取控制千变万化,有时难控制,故障率多。目前,独创出一种全新的带钢卷取操作法——侧导板DTR操作法。在该操作法中,精心调整好夹送辊间隙和助卷辊间隙,使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热轧钢板多辊卷筒式卷取机的工作特点及影响卷取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工程上应用比较简便的卷取机功率计算公式,这对设计和使用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开发,唐钢1700热轧线对高强钢、高级别热轧汽车结构钢、薄规格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逐步加强,生产强度逐渐达到了生产线设备能力的极限。通过对卷取机夹送辊的生产能力以及对夹送辊电机和芯轴电机的最大负载力矩和过载力矩的计算和分析,唐钢1700热轧生产线卷取机组卷取机芯轴电机参数不能满足生产厚规格宽断面的高屈服强度产品的需求。因此在不改变卷取机芯轴电机及其他生产设备参数的情况下,采用双速比减速机,通过使用大速比来提高卷取力矩,从而提高卷取张力,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