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AM/AMPS/SSS三元反相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于小荣  王海林 《应用化工》2012,41(2):321-323,328
以丙烯酰胺(AM)为主单体、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抗温抗盐单体,以白油为连续相,Span 80/Tween 80为复合乳化剂,制得了AM/AMPS/SSS三元反相乳液聚合体系,考察了HLB值、乳化剂浓度、油水比、pH值、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含量为6%~7%(体系总量),HLB值为5.89,体系pH=8,油水体积比为1.8∶1,搅拌时间30~4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时得到稳定的反相乳液体系,适合进行三元反相乳液聚合。  相似文献   

2.
安静  李雪艳 《河北化工》2006,29(10):19-21
用复合乳化剂(Span 80/OP-10)制备了稳定的丙烯酰胺(AM)反相微乳液,研究了温度、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及浓度对单体增溶量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乌氏黏度计等对微乳液体系的微观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3.
用电导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 HLB 值、单体配比和电解质浓度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pan80与Tween60复配且HLB值为7.48,单体AM与AA质量含量为33%时且AM与AA的质量比为9︰1,加入具有盐析效应的质量浓度为50 g/L或100 g/L NaCl时,制备的Span80-Tween60/液体石蜡/AM/AA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使用复配乳化剂,以液态烷烃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溶液为分散相制备均匀的油包水(W/O)型微乳液。通过测定体系电导率及观察稳定性,以水相的最大增溶度为指标,研究了连续相的种类、乳化剂复配、丙烯酰胺(AM)单体浓度、电解质浓度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构烷烃Isopar M为连续相,乳化剂Span80/OP-10复配且当复配乳化剂中Span80含量占80%时,体系对水相增溶量最大;提高AM浓度、加入适量电解质Na Ac,都会增强微乳液的稳定性;电解质的加入还会提高乳化剂的最佳HLB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一个均匀稳定且固含较高的丙烯酸铵反相微乳液体系,通过对微乳液体系电导率、丁达尔现象、稳定性等参数的测定,考察了连续相、乳化剂、HLB值、水相、电解质以及助乳化剂等因素对丙烯酸铵微乳液体系的影响,最终得到了由Isopar M异构烷烃以及Span80/OP-10复配乳化剂构成的丙烯酸铵反相微乳液体系。该体系单体固含达17.65%,均匀稳定,长期放置不分层。  相似文献   

6.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和顺丁烯二酸(MA)为乳化单体,正丁醇为助乳化剂,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Triton X-10)、失水山梨醇油酸酯(Span 80)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Tween 6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异辛烷和环己烷为有机溶剂,进行体系增溶实验。采用电导法和染料法研究了单体总质量浓度、AM摩尔分数、阴阳离子单体配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助乳化剂与复合乳化剂质量比等对微乳液体系最小乳化剂用量(Smin)和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辛烷与Span80/Tween60复合乳化剂组成的乳化体系增溶性较好;当单体总质量浓度为40%、n(AM)∶n(MA)∶n(DMDAAC)=6∶2∶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为11.30、w(复合乳化剂)=33%和m(助乳化剂)∶m(复合乳化剂)=1∶7时,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增溶水量大、乳化剂用量少且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7.
将Tween 80,PluronicL64和聚醚胺JEFFAMINE M-2070(M-2070)分别与Span 85复配制得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液体石蜡非水乳液体系,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液滴粒径和稳定时间等方面研究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对非水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在Tween 80和Span 85复配基础上,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别添加到非水乳液体系中,从粒径和乳液稳定时间2个方面考察了三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ween 80和Span 85复配可得到较稳定的非水乳液;添加CTAB后,非水乳液的稳定性反而降低;添加PVP后,非水乳液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地加强;而添加SDBS后,乳液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用于滑溜水压裂液的高分子量乳液型减阻剂。考察了复合乳化剂对乳液减阻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乳化剂含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减阻剂分子量的影响,分析了减阻剂的分子结构、乳液粒径大小分布和减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m(Span80)∶m(Tween80)∶m(OP-10)=20∶2∶1时乳液最为稳定;在18℃、乳化剂在油相中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质量为单体质量的0.015%时,得到分子量达1.8×107g/mol的稳定乳液型减阻剂。在清水中加入0.05%的减阻剂,减阻率高达62.8%。  相似文献   

9.
以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以液体石蜡为分散介质,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研究了影响乳液稳定性及产物分子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使用效果好,在复配乳化剂的质量配比为Span80∶Tween80=2.7∶1、油水体积比为1.2∶1的情况下,反相乳液产品的稳定性较高;共聚物的分子量与聚合反应条件密切相关,当单体质量分数(占总质量)25%、反应温度35℃、搅拌速率300~400r/min、乳化剂质量分数为6%的工艺条件下,产品的特性黏数可达到800mL/g;并通过透射电镜对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司盘80、OP-10、司盘85等为乳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丙三醇为分散介质制备聚乙烯蜡非水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分散介质种类与用量、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聚乙烯蜡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分散介质,Span85与Tween80复配为乳化剂,乳化时间是8 min,乳化温度是121℃,乳化机转速20 000 r/min时可制得形貌规整且粒径分布均匀的聚乙烯蜡微球。  相似文献   

11.
疏水缔合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增稠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司班-80、OP-10为复配乳化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叉)为交联剂,丙烯酸十八酯(ODA)为长碳链疏水单体,用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疏水缔合型两性增稠剂。探讨了增稠剂的交联结构、交联剂用量、长碳链疏水单体用量,DMC用量以及所得产品的耐盐性、流变性和耐稀释性。结果表明:当交联剂占单体量0.17%,长链疏水单体为0.6%,DMC为13.8%时,其综合增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陈勇  单国荣 《化工学报》2018,69(2):563-569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Span 80)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 80)为乳化剂,液体石蜡为油相,2,2'-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二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研究AM与DMC反相乳液聚合动力学,反相乳液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2.12[I]0.55[E]0.65,AM与DMC反相乳液聚合表观活化能为80.65 kJ·mol-1。通过反相乳液聚合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其成核机理倾向于单体液滴成核。用Fireman-Ross法研究了共聚单体竞聚率,分别为rAM=0.23、rDMC=1.93,AM与DMC在聚合物链上发生无规共聚反应。单体量增大、引发剂量减少、乳化剂量增大、聚合温度降低均使共聚产物的特性黏数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无水亚硫酸钠(Na2SO3)和过硫酸铵【(NH4)2S2O8】为51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淀粉/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三元共聚物,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选用OP-10与Span-80复配乳化剂,51发剂用量为0.15%,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5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特性粘数为465mL/g。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生活污水的应用实验表明,该接枝共聚物有很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朱俊  林保平 《化工时刊》2008,22(5):10-13
采用反相乳液法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接枝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杂化材料。探讨了最佳反应条件,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油水比2:3,烷基化介孔SiO2用量8%,乳化剂Span80用量5%,单体质量分数为30%,引发剂浓度为0.00885mol/L时,杂化材料上AMPS的接枝率可达到45%。  相似文献   

15.
含3nm硅溶胶的苯丙杂化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一乳化剂存在下 ,用原位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含 3 nm硅溶胶的苯丙杂化乳液。通过 FTIR、粒径分析、ζ电位和流变性能测试 ,表征了杂化乳液中的杂化效应、微粒形态及乳液稳定性 ,并与分别由 3 nm和 1 0 nm硅溶胶与苯丙乳液直接共混形成的杂化乳液进行了比较。与直接共混的杂化乳液成膜后的力学性能相比 ,由原位分散聚合形成的 3 nm硅溶胶杂化乳液成膜后 ,显示出较高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6.
Zhisheng Fu 《Fuel》2010,89(10):2838-96
In this paper, four nonionic binary mixed surfactant systems (Tween 80/Span 80, Tween 80/Span 85, OP 10/Span 80 and OP 10/Span 85) were used to emulsify water/octane mixture. The influence of emulsion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n the stability of water-in-octane emulsion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mixture of Tween 80/Span 80 had the best synergistic effect. Those mixed surfactant systems with HLB = 9 stabilized water-in-octane emulsion the best. Under optimal condition, water-in-octane nano-emulsion (the effective diameter of water droplets = 200 nm) could be made. These water-in-octane nano-emulsions could be stored for more than 26 days at 25 °C without phase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7.
PHMS/VAc/NMA复合乳液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聚甲基氢硅氧烷(PHMS)/醋酸乙烯酯(VAc)/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温度、PHMS用量、NMA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该乳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MS/VAc/NMA复合乳液的粘度与PHMS用量、NMA用量呈正比关系,与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呈反比关系;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即该乳液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混合单体,Span-80和Tween-60作为复合乳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30℃下制备了稳定的超浓反相聚合物乳液。研究了油相体积分数和引发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用离心、加热方式对超浓反相聚合物乳液进行了稳定性的表征。结果表明,在乳化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水相形成稳定结构的乳液所需要的油相量是一定的。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