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作物生育期降雨量预测的灰色自记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得出作物生育期降雨序列的GM(1,1)微分方程,建立了作物生育期降雨量的灰色自记忆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冬小麦和玉米生育期降雨量拟合及预测,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灰色微分方程又利用了多个观测往值信息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以高邮灌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AO56推荐的方法计算了江苏省高邮灌区1955~2007年的水稻灌溉需水量,并通过Mann-Kendall检验对其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高邮灌区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在过去的50余年中高邮灌区水稻生育期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在降雨基本无变化的情况下,灌溉需水量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减少灌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条件下,应通过节水措施减少水量损失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尽可能地满足灌溉需水要求,降低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水稻灌溉管理水平、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节水灌溉是农业节水的主要措施。在考虑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区域新增节水灌溉工程总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区域农业节水最优规划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区域水源类型、农业可用水量、作物种植结构、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和各种节水灌溉技术适应性等影响因素。应用这一数学模型,制定了新疆和田地区2020年农业节水最优规划方案,方案给出了区域内作物最优种植结构以及各种作物节水灌溉工程的最优发展规模。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定的和田地区农业节水规划方案比较,最优规划方案节省投资19.92%。  相似文献   

4.
北方平原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配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数学模型 ,并与大系统分解协调动态规划模型相结合 ,对供需矛盾突出的北方平原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在年际间、作物间以及各作物不同生育期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应用结果表明 ,这一节水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地方有着良好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排调控模式下水肥流失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灌排面积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化肥流失严重等问题,结合田间对比试验,考虑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的协同效应,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灌排因素对农田排水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式下土壤水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发现控制排水-浅灌深蓄(G_1L_1)灌排组合下的排水量分别比控制排水-浅勤灌溉(G_1L_2)、自然排水-浅灌深蓄(G_2L_1)、自然排水-浅勤灌溉(G_2L_2)灌排组合下的排水量减少5.76%、2.80%、12.70%,G_1L_1的灌排组合更有利于控制田间排水量;G_1L_1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分别比G_1L_2、G_2L_1、G_2L_2模式下的产量高7.59%、44.2%、48.91%,G_1L_1的调控模式更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由此可知,G_1L_1的灌排调控模式为优选模式,其合理地调控了土壤水分,高效地利用了水分和养分,促使了水稻植株合理生长,实现了节水高产.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波消噪技术对降雨量序列进行消噪处理,然后采用小波变换A Trous算法对小波变换序列进行分解和互相关分析,建立各小波变换序列相应的数学模型,最后采用小波重构算法得到小波消噪随机耦合模型.然后根据查哈阳农场1956~2008年作物生育期月降雨量数据资料,建立了小波消噪随机耦合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预测检验,研究表明该模型拟合预测精度高,能够反映该地区的降雨量变化规律,是一种实用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的长系列资料分析,建立了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型(SETAR MODEL)。采用9个参数有效地描述了水稻需水量各个生育期在多种气象及其它影响因子的作用下的周期变化的非线性复杂系统。模型拟合与预测精度较高,可在灌区规划管理与优化水稻灌溉制度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进灌溉技术调节土壤水分,改善生长环境及生态需水规律,降低无效水量消耗,并达到促进和控制根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合理利用光能资源,形成高产优质节水的水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
按照生态农业工程理论和抗旱节水工程技术要求,对棉花转基因抗旱品种、不同密度、不同基肥N、P的施用量进行田间水分胁迫综合试验.经在关中灌区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以每公顷种植7.5万株比种植4.5、6万株分别增产671.854、83.30 kg,增产57.49%和41.36%.品种陕402(早熟)、陕576(中早熟)分别比中棉所41(中熟)增产16.62%和16.17%.施磷酸二铵比尿素增产,每公顷施1502、25 kg分别增产11.35%和10.53%.抗旱节水农业工程育种和农艺节水工程技术结合,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44%~47%,还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增收1 050~5 000元/hm2,同时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地下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一条可选之路。为了寻求合理的地下滴灌应用模式,对新疆、甘肃和广西3个示范区的地下滴灌系统的投入和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地下滴灌系统的毛管采用一次铺设、多年使用的方式;与每年更换田间毛管的地表滴灌系统相比,地下滴灌系统年静态投资与地表滴灌相当或减少,但地下滴灌更方便农业管理;棉花、马铃薯和甘蔗3种作物的地下滴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棉花产量相当或略有增产,甘蔗单产从52.5~63.0 t/hm2提高到117~130 t/hm2,增加了1倍以上,马铃薯地下滴灌在节水22%的同时,增产了115%;变革作物种植模式,选择与节水技术相适宜的作物种植与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节水技术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典型灌溉模式下灌溉水利用效率尺度变化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灌区水分利用效率的尺度特征以及适宜的灌溉模式,以湖北漳河灌区为背景,基于改进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得到"间歇"灌溉和"薄浅湿晒"灌溉模式下不同尺度水平衡要素和作物产量分布.结果表明,2种灌溉模式下的灌溉水分生产率和毛入流水分生产率在小于一临界尺度时,都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当大于此临界尺度后,则处于平缓甚至有下降趋势."薄浅湿晒"模式比"间歇"模式节约灌溉水量19%左右,而灌溉水分生产率提高约1 kg/m3.因此对于漳河灌区,"薄浅湿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渠水含沙量大的特点,结合引黄灌区渠水微灌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选取典型渠水净化处理模式,在田间试验监测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渠水净化处理模式净化处理效果分析,研究集成适宜于不同灌区的高效率、低成本、易操作的渠水净化处理模式,保证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为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是节约用水的重点,在一个区域内如何选择最佳的节水灌溉方式,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问题。通过技术适宜性分析及选择,优选出最佳适宜节水灌溉方式,为在一个区域内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确定南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时 ,根据灌溉系统水量平衡原理 ,建立了田间水量平衡数学模型 ;利用灌区骨干水利工程和塘堰等水利设施供水量统计资料 ,并通过作物的灌溉定额 ,反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 .  相似文献   

15.
从水稻田水量平衡公式出发,推导出水稻灌溉用水预测公式,利用历史实测灌溉用水及同期降雨资料率定有关参数,根据降雨预测灌溉用水量。公式适用于种植结构不明的灌区。  相似文献   

16.
陵甘宁盐环定扬黄灌区是由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共用工程和三省(区)专用工程两部分组成,属电力提水灌溉灌区。目前,存在着干渠泵站厂房渗积水、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盆渍化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是要在该灌区内建立地下水位观测井和土壤水分量测站,为灌区的防渗、防盐渍化、防沙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采取井渠结合的灌溉模式,引导灌区调整种植结构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近年来,逐步寻找出一条“量测促管理,管理出效益,效益保测量”的良性循环发展路于。盐环定扬黄灌区在改进、完善和提高量测技术的同时,坚持量测技术和用水管理相结合,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初步做到了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基于作物水胁迫声监测精准灌溉的模糊控制系统,论述了正常灌溉和精准灌溉两种不同工作方式下常规双模模糊控制策略的制定,控制策略的目标是既要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又要实现节水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适用于作物生长环境的自学习模糊控制模型.实验表明:系统能够根据声发射号及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给水量的调节,实现作物的精准灌溉,避免正常灌溉时效率低下、施水过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松原灌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文特征,评价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灌溉用水量及回归水水质,预测灌溉回归水对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节水灌溉、回归水净化、恢复和构建湿地处理系统及湿地补水、回归水承泄区处理等防止灌溉回归水对水体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