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春云  徐丽 《化肥工业》1998,25(6):52-55
化工工艺过程中流体输送引起静电带电、积聚、放电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能引起尿素生产过程中的氨冷却器、惰性气体洗涤器等的爆炸,也曾给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定性地分析静电与静电灾害,提出有效的防静电对策是必要的。介绍了尿素合成一段循环系统的静电接地设计、安装、测定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针对粉体静电对粉尘爆炸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研究管道气力输送粉尘静电特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研究粉尘物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静电电荷积累量,并可充分考虑粉尘种类、粒径、质量、加料速度、风速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为学习和研究不同粉尘静电危险特性提供实验条件。实践表明,该实验装置能加强对粉尘静电累积概念的掌握,全面了解粉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起电的影响因素,为管道气力输送粉尘装置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采用ANSYS软件的FLUENT模块,应用DPM离散相模型模拟了烟气和粉尘特性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设计正交模拟优化模拟条件,并与生产现场情况对比. 结果表明,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随烟气流速增加而降低,随烟气湿度和粉尘真密度增加而增加,随烟气含尘浓度和粉尘粒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根据此规律,通过设计L16(45)正交模拟,得出烟气和粉尘特性对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程度为粉尘粒径?烟气流速?粉尘真密度?烟气含尘浓度?烟气湿度;放电电极电压35 kV条件下,使静电除尘器处于最优状态的条件为烟气流速0.5 m/s、粉尘粒径40 ?m、烟气含尘浓度40 g/m3、烟气湿度25%、粉尘真密度4000 kg/m3,此工况下除尘率达99.9%.  相似文献   

4.
烟火药是电的不良导体,在生产和使用中极易受到摩擦作用,发生电荷积累形成静电,易发生静电放电导致燃爆事故。介绍了运用抗静电剂对烟火药的原料进行改性处理后,改善其静电性能,达到防止电荷积累,降低烟火药静电火花感度。实验证明在烟火药的某些原料中加入约0.4%的抗静电剂SN后,其静电火花感度实验初始值均由6kV提高为12kV,静电火花发火能量E0.01、E50、E100与未加入抗静电剂的烟火药静电火花发火能量相比提高3~5倍;提高了烟火药的抗静电能力,为烟花爆竹生产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静电产生的机理分析了粉体物料(粉尘)容易产生静电,分析了静电是一种点火源,推论粉尘静电是一种隐蔽的点火源。从可燃性气体穿过粉尘容易引发静电放电的角度,分别对发生在2018浙江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三车间和2020年北京某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的2起燃爆事故可能的点火源进行了推测,探讨了粉尘静电在2起事故中的可能影响。从粉体进出料、粉尘清扫、粉体物料干燥等方面提出了医药化工车间预防粉尘静电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谈石油储备站静电的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石油储备站静电的产生、消散与积聚的原因和过程,静电的放电和引燃条件,以及静电事故的预防。指出在静电放电的3种类型中,危险性最大的是火花放电。石油储备站静电事故的发生要从静电的产生和消散入手,控制输送油品的流量,避免喷溅式装油,做好金属油罐、管路、装油罐车等静电接地和防雷电接地,在爆炸危险场所应设人体排静电装置。  相似文献   

7.
静电是油库着火爆炸事故主要原因之一,油库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形成破坏性巨大的油库爆炸火灾事故。因此,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加强静电防护、通过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有效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油库的特点叙述了产生静电的原因,以及静电给油库安全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在治理水泥生产粉尘过程中,由于受低气温影响,致使高压静电收尘器在高压进线部位和高压绝缘装置表面结露面造成绝缘不良,引起爬弧放电,导致收尘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我厂通过多年实践,通过使用永不爬电高压静电收尘器而解  相似文献   

9.
王森  刘杰 《广东化工》2022,(14):85-87
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中广泛出现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易燃液体。在易燃液体相关的化工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静电累积后放电,形成引火源的风险;常见的操作如化工企业的车辆运输、化工管道输送、槽车装卸、化学反应的容器作业、搅拌、混合、浸润、过滤、真空操作、清洗、储存等都可能产生静电累积;当累积的静电量足够大且存在放电间隙,就可能发生静电释放,提供点火能量,引起火灾或爆炸。本文对当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田新衍 《中氮肥》1993,(2):79-80
一、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工生产中,大多数静电是由于不同物体的接触和分离或互相摩擦而产生的。在氮肥生产中,煤粉制取和输送系统;气体压缩和输送系统;油料灌装、输送过程,以及高压气体泄漏、放空;液化气体喷射过程中等都能产生静电。特别是一“油头”造气工艺过程更易产生静电。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探究水力输送条件下含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药粒的快速安全烘干工艺条件,对水力输送过程不同停留时间的推进剂药粒进行吸水率分布测试并开展了烘干实验,采用热分析仪、摩擦及撞击感度仪、扫描电镜分别测试分析了推进剂药粒在水力输送前后的热分解特性、感度特性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2min的水力输送停留时间下,推进剂药粒基本达到饱和吸水量(约10%),随着停留时间(2、5、10min)的延长,水力输送下推进剂药粒的吸水量略有增加,但整体变化不大,均在10%~11%之间;水力输送前推进剂药粒在不同温度下(80、110、140℃)的恒温热重曲线表明,推进剂药粒适合的烘干温度为80℃;对比水力输送后推进剂药粒在80℃下的水浴烘干和鼓风烘干过程,鼓风烘干过程中推进剂湿药粒和热风存在更大的热交换,可以在更短的时间(23min)内达到烘干状态,避免推进剂药粒需要干燥而长期暴露于高温条件;水力输送前后推进剂药粒的感度和微观结构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水力输送条件下含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药粒的饱和吸湿量约10%,采用鼓风对流传热方式,在80℃条件下可实现推进剂药粒的快速安全烘干。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我国硝铵工业的生产现状,对我国硝铵生产所采用的常压中和工艺、管式反应器工艺和加压中和工艺分别作了介绍并加以评述,指出今后常压中和工艺将受限制,管式反应器工艺和加压中和工艺是硝铵的发展方向,同时硝铵改性生产硝基复合肥和硝铵锌是硝铵农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在TiO2溶胶中加入硝酸铵的方法并通过浸渍-提拉技术制备了气孔修饰的TiO2薄膜。气孔的形成与溶胶液膜中硝酸铵诱导的分相现象相关,硝酸铵一方面抑制了干燥过程中凝结水分的挥发,另一方面增大了水相的表面张力,促使了水以球形水珠的形态分散在湿凝胶的表面,水珠挥发后形成气孔。所制备的气孔修饰的TiO2薄膜表现了超亲水性能。随着硝酸铵用量的增加,薄膜表面气孔的分布密度增大,可见光的透过率减小。增加涂膜次数可以获得多层次网络气孔结构的表面形态,多层次气孔结构的多次散射有利于提高可见光的透过性能。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改善硝酸铵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志文 《精细化工》2001,18(2):70-71,116
用表面活性剂对硝酸铵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测定了改性硝酸铵的吸湿性。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降低硝酸铵的吸湿率 ,改性硝酸铵的吸湿率比普通硝酸铵降低约 30 % ,并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硝酸铵改性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6.
殷海权 《化肥工业》2012,39(1):23-29
从粒状硝酸铵的问世和发展、抗硬化结晶粉末硝酸铵和不破乳松散性结晶硝酸铵的研究、用于膨化炸药的膨化硝酸铵研制、用于无梯炸药的敏化改性硝酸铵的研究、钝化或防爆硝酸铵的开发、液体硝酸铵在炸药中的应用、改性多孔粒状硝酸铵的研究等方面概述了我国改性硝酸铵的研究成果。开发高性能多孔硝酸铵和防爆的农用硝酸铵及其下游产品,是我国改性硝酸铵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凌爱江  杜庆 《山西化工》2003,23(1):47-48
用表面活性技术处理得到的膨化硝酸铵炸药,较好地克服了粉状硝铵炸药的主要缺点,具有高爆速、高威力、高猛度的爆炸特性。由于其体系中不含TNT,且毒性小、成本低,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析硝基复合肥生产过程中及中间产品硝酸铵爆炸的危险性,提出在工艺、设备、控制、储运及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措施,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包覆硝酸铵发射药的界面力学性能。采用拉伸剪切和压缩的方法测定在不同硝酸铵含量、不同硝酸铵粒径、不同温度下包覆硝酸铵发射药的界面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铵含量的升高,发射药的界面剪切强度先上升再下降;随着硝酸铵粒径的降低,发射药的界面剪切强度不断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射药的界面剪切强度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加速量热法评价防爆硝酸铵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硝酸铵(AN)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加入防爆添加剂制成防爆AN,按照工业炸药配方制成铵油炸药,并用8^#雷管起爆,实验表明该防爆AN失去了爆炸性。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AN和防爆AN的绝热分解过程,得到了绝热分解温度与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自加热速率与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计算了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据此分析了防爆AN的安全性,表明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也表明防爆AN热稳定性的提高是爆炸特性得以消除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