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很低浓度时就能将油湿的固体表面转化为强水湿表面,并且不会改变水湿表面的润湿性;另外,对联接基长度相同但是疏水烷基链长度不同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疏水烷基链短的双子表面活性剂较疏水烷基链长度长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更能显著影响固体表面的润湿性。  相似文献   

2.
以2,4-二异氰酸酯甲苯、N,N-二甲基乙醇胺、溴代烷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并与常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较.结果表明,当溶液的表面张力达40mN/m最低值时,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比常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低1个数量级,说明季铵盐型双...  相似文献   

3.
利用亚甲蓝法,测量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石英砂上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联接基长度对其在石英砂表面上的吸附具有很大的影响;疏水烷基链长度同样影响饱和吸附量,但是影响较小;另外,相同疏水烷基链长度的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石英砂表面上的饱和吸附量接近普通阳高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石英...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H双子表面活性剂在临盘低渗透油田的降压增注效果.H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5%~0.3%时,与此区块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到10-2 mN/m数量级,并且该活性剂可以使岩心片由强水湿性向弱水湿性方向转变.在岩心含油的情况下,注入H双子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注入压力,活性剂含量为0.2%时降压率最高,达30.9%.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独特流变性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与其聚集体形态间的依赖关系;并从分子结构、溶液浓度、温度、剪切速率以及外加剂等影响因素出发,详细阐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粘机理。最后针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对进一步开展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研究与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精细石油化工》2014,(4):34-40
以天冬氨酸为联接基团合成了疏水碳链长度分别为8,12,16的N-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其表面张力和起泡性能。结果表明,N-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在20℃时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79,0.43,2.60mmol/L,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27.4,26.6,35.9mol/L,其中N-正辛基葡萄糖酰胺和N-十二烷基葡萄糖酰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和稳泡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考察单一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阳离子聚合物对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粘作用及两者形成复合体系后粘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n-s-n·2Br-1溶液粘度随其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其连接基s=2时,随烷基链碳数m增大,其对溶液增粘性增大;向其溶液中添加适量阳离子...  相似文献   

8.
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自聚形成胶束的重要参数。双子表面活性剂是具有双亲水基团、双疏水链的表面活性剂,比常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了解影响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内在、外在因素,有助于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碳链和联接基团等分子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探究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自组织行为,从而更好地发挥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高表面/界面活性,开发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文中介绍了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常用的测定方法,总结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联接基团、亲水基团、温度、无机盐等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并对影响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GC-18的黏度与浓度的关系,考察了有机阴离子添加剂水杨酸钠和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对GC-18溶液黏温性的影响。GC-18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水杨酸钠浓度增加,GC-18溶液的黏度先增加后降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明显改善GC-18溶液的黏温性,且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越高、烷基链越长,对GC-18溶液的黏温性影响越大。水杨酸钠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有协同增黏作用,低温下协同增黏效果明显。温度升高导致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聚集体结构改变的问题,不能通过提高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徐斌  李敏  郑宏杰  杨敏  陈华  李贤均 《石油化工》2004,33(Z1):1567-1568
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G(m-xyl),并研究G(m-xyl)对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助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有相两相催化体系中,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比单链表面活性剂CTAB具有更好的助催化作用,在较低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下能得到较高的反应转化率.  相似文献   

11.
新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烷基叔胺、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为原料,利用两步法合成了双季铵盐羧甲基钠盐新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收率的影响。第一步合成最佳条件为:n(叔胺):n(盐酸盐):n(环氧氯丙烷)为1.0:1.1:1.0,反应时间18 h;第二步合成最佳条件为:n(双季铵盐):n(氯乙酸)为1.0:1.4,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40℃,NaOH质量分数为25%,产物收率达96.5%。产物CMC为0.06 mmol/L,γCMC为18.4 mN/m,优于季铵盐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传统两性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2.
含gemini成分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因离子头基间强相互吸引及疏水相互作用,较传统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质。综述了含gemini成分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混合体系的协同效应、混合胶束的聚集行为、混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及相行为。还介绍了混合体系中分子相互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含双子表面活性剂酸性清洁压裂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二甲氨基丙胺、硬脂酸和1,3-二氯-2-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黏弹性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作为酸液稠化剂制备了一种酸性清洁压裂液.对该压裂液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压裂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抗剪切、缓速、抗盐、破胶性能,用于酸化压裂作业可有效改善压裂效果,提高压裂效率,是一种理想的清洁压裂...  相似文献   

14.
氨基磺酸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胺、2-氯乙基磺酸钠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氯代的亲水性基团作为联结基,制备了新型氨基磺酸型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DAS-3PA和DAS-8EO;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和油水界面张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表现出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25℃时DAS-3PA和DAS-8EO临界胶束浓度分别达到6.9×10^-5mol/L和8.0×10^-5mol/L,此时界面张力分别降至25.01mN/m和26.17mN/m;DAS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倾向于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并能有效地降低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DAS两性双子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时表现出较好协同效应,此复配二元体系均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3mN/m以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滴体积法测定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并作图得到其临界胶束浓度,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两方面讨论了分子结构、盐等因素对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疏水碳链长度和联结基团长度、加入盐(NaCl,CaC12,MgCl2)等都能有效降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增大其...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釜式反应考察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阴、阳离子活性剂复配后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的抑焦作用会发生显著变化;改变阴、阳离子活性剂的复配比例,生焦率先减小后增大,C7-ASP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则先增大后减小,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复合物且有部分阴离子活性剂剩余时出现转折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后,以复合物和阴离子活性剂单体2种形式存在于反应体系,复合物以双链尾结构游离在沥青质间的溶剂化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极性头官能团则吸附在沥青质的极性部位,两者共同对沥青质的缔合形成空间阻碍。  相似文献   

17.
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描述了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并对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溶解性、增溶性、固-液界面的吸附、与传统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及其流变性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类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三次采油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Gemini表面活性剂不同于常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低,润湿性好,表面张力、Krafft点低,聚集形态特殊,引起广泛关注。介绍了近年来有关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最新结构,阐述了聚合度、联接基和疏水基对Gemini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耐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高矿化度油藏用耐盐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研究开发。指出高效、廉价、无环境污染的表面活性剂及其驱油体系是今后化学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