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OFDM系统中基于梳状导频的空时信道估计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信道估计算法,即实现了空时二维信道估计。基于梳状导频的空时信道估计的算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利用导频信号对导频位置的信道进行估计;第二步是信道插值,得到所有频域位置的信道信息。基于LS准则的信号估计以及基于线性插值的信道插值,笔者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中基于时分复用的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法后,提出了使用导频信号信道参数估计值的Chebyshev多项式插值来估计信道参数的方法. 通过仿真得到插值的Chebyshev多项式阶数对车速的系统误码率关系;同时,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这种关系是正确并且是可行的. 与使用分段插值的线性插值相比,利用该方法,接收机的误比特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隙结构 ,该时隙由前置导频、数据、后置导频和保护时间4个部分构成. 基于这种时隙结构,信道估计的高阶插值可以在一个TDD时隙内完成,从而克服了基于插值的信道估计方法在TDD系统中实现困难的问题. 基于新型时隙结构的TDD系统可以采用高阶插值来克服信道快衰落,从而获得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OFDM系统二维变换域信道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OFDM系统的二维变换域(2-D transform-domain)的导频辅助信道估计。在变换域中对导频位置的信道频率响应(CFR)矩阵采用右下补零和中间补零两种方式进行插值,以获得整个信道的频率响应。考虑到上述两种方法带来的插值误差,提出了根据时间、频率方向的导频数目采用不同的补零数量和补零方式。采用Simulink®构建基带仿真系统,仿真改进前后的系统误比特率(BER)并和其他二维插值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基于变换域信道估计的准确性,降低了系统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5.
OFDM系统信道估计中插值算法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基于导频的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的各种插值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插值算法和其他插算法进行了分析,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基于FFT的插值算法的插值精度在高信噪比条件下高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线性插值信道估计方法为例,研究在LAS/CDMA系统中插值信道估计中导频间隔的大小对信道估计性能的影响.根据衰落信道的相关特性和线性插值方法的噪声累积平均特性,给出了导频间隔的最优设计方法,并通过在ITU-VA信道下的COSSAP仿真验证了所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后在大量仿真的基础上给出了最优导频间隔的经验值作为工程设计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OFDM系统信道估计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着重分析了基于导频插入的信道估计方法,叙述了基于最小二乘(LS)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的信道估计方法,应用简化的LMMSE即SVD-LMMSE方法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对信道进行估计,采用广义平稳非相关散射下的多径时变瑞利信道模型,对各个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出不同算法下信道估计的误比特曲线,比较了各个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MSE准则的信道估计比基于LS准则的估计有更好的性能,但前者复杂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重点研究块状导频和梳状导频的设置模式和在2种导频模式下信道估计的算法.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对2种导频模式进行信道估计性能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块状导频对信道衰落的快慢比较敏感,对频率选择性不敏感;梳状导频对信道衰落的快慢不敏感,但对频率选择性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DRM系统中的OFDM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OFDM体制下DRM系统中基于导频辅助调制(PSAM)的信道估计器进行了分析,描述了数字调幅广播中导频单元的分布,在DRM系统基础上分别结合最小平方准则(LS)和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LMMSE),提出了信道估计方法,并在Matlab环境下,使用Watterson信道模型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给出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衰信道的频域响应,提出了一类双衰信道下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最优化频域导频设计方案。推导了相应的模型,给出了基于导频的最大似然信道估计器的均方误差下界,并以此下界为标准,设计了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最优导频。仿真表明,基于设计最优导频的信道估计器可以在低复杂度下取得接近理论界的性能,但是复杂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分导频信道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多个相邻时隙中导频符号上的瞬时信道估计进行加权LSM拟合,得到数据符号上的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跟踪多径衰落信道的变化,采用该算法的相干Rake接收机的性能在较大范围多普勒频移下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叠加导频,即将导频符号和发送数据符号按比例叠加后形成频域发送数据的期望最大迭代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信道和接收数据的统计特性,没有因发送导频而带来的带宽损失,适用于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和单载波传输系统,并且可以通过选择迭代次数实现系统性能和计算复杂度之间的折衷.仿真结果表明,在发射功率损失较少的条件下,该算法仍能很快收敛到给定参数的信道,并取得很好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上行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同时适当的降低信道估计算法的复杂度,针对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对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内插滤波信道估计算法进行改进,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Squares,RLS)代替原有的内插滤波。根据Matlab仿真结果,提出的新算法在提高信道估计准确度和降低算法复杂度上可以得到有效的均衡。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最小平方(least square,LS)算法和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信道估计算法不能有效提高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传输性能这一问题,提出改进的基于功率判决的LS估计算法(简称PLS)和PLS补零插值算法(简称PLS_ZP).PLS算法在基于DFT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衰落特性,通过对有效抽头数的限制设定功率阈值,抑制有效抽头外的噪声;PLS_ZP算法利用时域补零等效频域内插的原理对原频域插值算法进行改进,充分利用所有已估计导频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相比,PLS和PLS_ZP算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和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算法复杂度较低,易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短波宽带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此方法基于对导频时域序列的循环相关与循环自相关的处理得到导频处的信道冲击响应,再利用高斯内插方法得到其他位置的信道冲击响应。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各径对其他径的影响,使系统的性能有较大提高,且相对运算量不大,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快衰落条件下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根据MIMO OFDM的时变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插和导频辅助的快衰弱信道估计方法,讨论了进行有效信道估计的必要条件,得到了对导频矩阵的要求.本算法不约束信道为静态或准静态,能够有效地估计出在一个OFDM符号持续时间中发生变化的信道参数,并且具有良好的均方误差性能.计算机仿真表明了这一信道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海洋声信道是一种复杂的时-空-频变参信道,信道估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本文首先分析了水下声信道估计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基于DFT的信道估计算法,并重点介绍了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插值算法,最后在仿真得到的水声信道模型下对两种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基于DCT的信道估计算法在水声信道时延为非整数倍采样间隔时可有效抑制信号的频谱泄露问题,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更加适合于时变的水声信道。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改善系统性能方面优于基于DFT的信道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8.
信道多径检测在COFDM系统信道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COFDM解调方案中基于梳状导频的信道估计和内插技术,针对定时同步误差和信道的多径扩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方案中使用了信道多径检测的技术,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对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提出了信道多径检测的简化算法,使之可应用于实际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盲信道估计算法估计精确度低、算法复杂度高、收敛速度慢的缺点,研究基于期望最大化(EM)的半盲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盲信道估计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而且在同等导频数量的情况下的估计性能较之传统的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提高了2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