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分布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裂缝整体分布规律这一制约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的瓶颈难题,结合实地露头考察,描述和分析了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形态和分布的自相似特征,建立了岩体裂缝分形统计方法和分维数计算方法,在对轮南古潜山岩体不同尺度网格分形统计的基础上作出了各岩体样本裂缝分布的分形曲线,最终得到了预测轮南古潜山岩体裂缝分布的分形定量公式,为建立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渗流空间模型和渗透率参数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裂缝性油气藏的产量占世界石油天然气总产量比重较大,对裂缝性油气藏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界的热点。由于裂缝分布复杂,其识别工作便成为研究中难题。从胜利油田桩海区块的古潜山裂缝的实际资料出发,利用小波分频处理和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等方法,对地震记录进行处理,一方面不仅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另一方面又压制噪音,突出了有效波,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构造与储层特征,并达到预测裂缝最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韩天宝  成鹏  王永莉  张敬东  方海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Z1):102-105,163,171,172
冀中拗馅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发现和探明的古潜山油气藏为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横向变化较大,且裂缝是影响储集性能的主导因素,因此裂缝预测对该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分析和预测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二次三维采集地震资料,在河西务构造带中北部地区,利用相干、体曲率、振幅和频率等多种地震属性研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特征,预测和刻画储层缝洞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该区实钻结果表明,河西务构造带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油气显示良好,证实了本文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预测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储层裂缝发育带的地震综合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裂缝发育带的准确预测对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裂缝发育带的多尺度性和岩性变化造成的多解性,增加了储层裂缝发育带的预测难度。文章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进行沉积相分析,预测了储层的空间展布;然后在储层分布区,利用反射强度、边缘检测、相干技术等叠后裂缝检测方法对宏观尺度裂缝发育带进行预测;基于GSM地区的宽方位三维P波地震数据,采用了适用于裂缝检测的分方位处理方法,获得了6个方位的高品质数据,然后利用P波频率属性的方位差异等叠前裂缝检测方法对相对小尺度定向裂缝发育带进行预测。叠前、叠后裂缝检测方法相结合,可以对储层的宏观和微观裂缝发育带作出较好预测,从而降低岩性变化造成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5.
火成岩潜山储层由于受风化溶蚀、构造运动等多种作用改造,裂缝成因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表征难度大,文中以渤海湾盆地大型火成岩古潜山油田S为例,提出了一套针对古潜山储层的裂缝表征方法。首先从成因分析入手,确定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裂缝分布密度模型和离散裂缝网络模型;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优选,得到合理的裂缝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油藏数值模拟,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提升了油藏数模预测效果。该方法实现了对火成岩潜山储层裂缝系统的精细表征,为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相似露头区裂缝调查及岩心裂缝观测是研究裂缝最直接的方法之一。通过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齐家古潜山相似露头区地面调查与岩心观测的对比研究,得到描述裂缝 的基本参数,分析裂缝 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裂缝分布的原模型,为研究潜山裂缝分布规律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商741井区火成岩地震裂缝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地震资料预测裂缝不仅与实际油气开发效果有关,而且也是地震勘探领域的前缘课题。本文采用岩性预测与裂缝预测相结合的思路,首先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查明商741井区火成岩分布,再通过三维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沿火成岩顶、底界进行非等时的裂缝识别,最后结合构造解释、钻测井资料进行裂缝预测,提出油气有利分布区。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与实际吻合较好,可指导本区井位部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沈625井区古潜山岩性、裂缝及含油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录井等多种资料,利用储层预测、波阻抗反演、裂缝建模处理和解释等技术,以RSI、FRACA为平台,建立了大民屯凹陷沈625并区古潜山岩性及裂缝分布模型,进一步落实了研究区古潜山岩性分布特征及裂缝发育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EAA能量吸收法对古潜山含油性进行了预测,指出沈625断块和沈229断鼻构造区为当前最有利探区,为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可有效帮助深入了解油藏特征,对油藏进行高效开发和管理,其精细程度直接决定或影响开发井设计的合理性,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已成为油藏开发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古潜山油藏地质建模的基本思路、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及潜山建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以曹台古潜山油藏作为研究对象,以Petrel地质建模软件为工具,通过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研究,利用人工干预和三维可视化交互编辑,建立了该潜山的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和裂缝孔隙度模型。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区埕北30潜山储集性裂缝预测方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潜山油藏的岩性复杂,又经历过风化淋滤和多次构造运动,因此它的储集空间的识别和评价一直是有待攻克的地质难题,尤其是古潜山裂缝性储层的评价更困难。作者以埕北30古潜山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片麻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化的岩心描述、实验室分析、测井分析、地震的相关分析及速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潜山裂缝性储层的评价和预测方法。该方法对于同类油气藏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潜山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潜山储集层的岩心及地面露头进行了综合研究.潜山储集层的岩性主要是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包括溶孔、溶洞、裂缝和基岩微观孔隙,形成孔-洞型、裂缝型、缝-洞型和孔-洞-缝复合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区内多期次的古岩溶作用是储集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古岩溶作用主要发生于沿潜山不整合面的风化淋滤带、水平潜流带、断层裂隙带及顺层层面,形成相应的溶蚀孔洞型储集层.由构造运动所形成的裂缝不仅增加了储集层的孔隙度,还极大地改善了孔洞的连通性,提高了储集层的渗透性能.但不同岩性、不同构造部位储集层的发育程度不同:白云岩类储集层好于灰岩类储集层,无石炭-二叠系覆盖区的储集层好于有石炭-二叠系覆盖区,断层发育区内储集层好干断层不发育区.河西务构造带西南端潜山储集层发育,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块.图4表4参14  相似文献   

12.
渤深6潜山带油气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深6井钻探发现了富集高产的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地震、钻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研究表明,渤深6潜山带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潜山风化壳型和内幕型两类,储集空间以裂缝、溶洞为主。对渤深6潜山带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特征以及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源充足,运移通道畅通,储层条件良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块。对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表明,该区油气富集程度受距离油源的远近所控制,因此紧邻油源的潜山断块最具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及录井、钻井等资料,对月海油田古生界古潜山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含油气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本区古生界古潜山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相为滨浅海相;古潜山储集空间以风化溶蚀型网状裂缝为主,通过对7项油气评价指标的衡量,本区古潜山基本属Ⅰ-Ⅱ类古潜山,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远景看好的古潜山区。  相似文献   

14.
为预测塔里木盆地三道桥地区潜山储层有利发育区,在钻井取心岩性观察、薄片鉴定基础上,结合潜山地震相分析,明确了该区潜山岩性及储层特征——区内存在白云岩、浅变质岩及变质岩3种岩性的潜山,潜山储层以裂缝为主;运用地震振幅属性圈定了潜山岩性分布范围;利用高精度相干体属性对裂缝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在后期钻井中得到证实,获得了良好的油气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碳酸盐岩储集体非均质性极强,造成油气分布十分复杂,使得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难度加 大。该文利用石油地质、地球物理、有机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结合勘探实践,对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特 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潜山油气主要来源于古近系和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储集层主要由中 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组成,储集空间主要为孔、洞、缝系统;古近系泥质岩、石炭系-二叠系煤系 地层和潜山内幕泥质岩隔层构成了潜山油气藏良好的盖(隔)层,并发育2 类、8 套储盖组合;潜山发育的 断层和不整合是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根据圈闭类型的差异,将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油气藏、潜山坡油 气藏和潜山内幕油气藏3 种类型。潜山油气近油源分布,具东富西贫、南油北气的特征,并在断裂带附近 的潜山及潜山内幕圈闭中富集,构成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揭示冀中坳陷潜山油气成 藏规律,对今后潜山圈闭评价、区带优选等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潜山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以辽河坳陷为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年来,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转变.从基底构造活动、潜山类型、岩性及储集层特征、生烃系统、输导体系等多角度探讨了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条件;同时,充分考虑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特点,紧密结合勘探实践,从潜山与油气的关系入手重新建立潜山内幕油藏实用分类方法,大大拓宽了潜山找油领域,形成了具有低幅度、多期裂缝、多油源充注特点的潜山内幕目标成藏模式.通过对辽河坳陷低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与勘探实践,2001-2006年,低潜山和潜山内幕累计上报三级储量分别达2.54×108t和1.76×108t,为辽河油田增储稳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图7表1参2Z  相似文献   

17.
渤深6井发现了富集高产的下古生界潜山油藏。地震、钻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的研究表明,潜山带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潜山风化壳型和内幕型两类,储集空间以裂缝、溶洞为主。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表明,该区下古生界具备有利的成藏条件,油气分布明显受油源控制,紧邻油源的潜山断块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8.
渤海变质岩潜山油藏储集层综合评价与裂缝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渤海JZ25-1S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了储集层评价和裂缝表征研究。将JZ25-1S潜山储集层纵向上划分为风化壳、半风化壳和基岩3段以及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和微裂缝-致密型3种储集层,并利用原油包裹体检测技术、区域地应力方向及声波全波列测井资料评价了裂缝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半风化壳储集层最为发育,孔隙-裂缝型储集层为主要产层,裂缝的主要走向与潜山主断层走向大致平行,以与现今最大地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一致的晚期开启的倾斜裂缝最为有效。最后综合成像测井精细解释与生产实际应用,确定出定性-半定量的储集层划分标准,将潜山储集层划分为Ⅰ、Ⅱ、Ⅲ3个级别。图10表1参16  相似文献   

19.
变质岩潜山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萍  郭秀文  贾洪涛 《特种油气藏》2011,18(4):63-65,138
XG7油藏是一个深层、巨厚、变质岩潜山油藏,含油幅度超过2 300m。对于这种巨厚油层的潜山油藏,油藏纵向非均质性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影响开发方式选择、井网井距设计的重要因素。对油藏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并通过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潜山纵向非均质性特点和划分储层段的方法。XG7油藏以分段性认识作为基础进行开发设计,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马新海  王金奎  王有功 《特种油气藏》2011,18(2):33-36,136,137
通过大量的岩屑、岩心观察描述和统计分析,总结出塔南凹陷潜山油藏储层岩性以凝灰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裂缝为主,其中裂缝结合孔洞型储层是最有利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综合构造应力分析、基底岩性、基底地层地震属性分析等多个因素,认为塔南凹陷基底潜山油藏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塔南凹陷中部断裂潜山带中南部和北部.依据断裂和基底地层组合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