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计算机》2009,(6):36-36
以非公版超频著称的影驰GTX285骨灰黑将已经上市。不同于公版GTX285,影驰骨灰黑将噪音小,而且是全球唯一采用数字供电的GTX285。数字供电让GTX285骨灰黑将拥有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转换效率高、供电更精确、耐高温、电流更大更适合超频等特点,也更适合喜欢超频的玩家。再加上可以超频到3000MHz的08ns高速显存,以及直径达10cm的大尺寸双风扇、玩家功能、赠送的HDMI线、应用软件、魔盘等,让这款产品更加诱人。  相似文献   

2.
FIFA 《大众硬件》2007,(9):43-43
自从NVIDIA发布8600GTS显示芯片后,市面上几乎所有的8600GTS都采用公版PCB设计,规格、频率也完全和公版8600GTS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卡厂商影驰不甘于人后,相继推出多款8600GTS产品。由于没有采用公版PCB设计,影驰推出搭配0.8ns GDDR3显存的8600GTS骨灰魔魂,这款旗舰产品在业内引起了不小关注。我们曾经在2007年第6期《大众硬件》中介绍过影驰8600GTS魔魂,此次的升级版"骨灰魔魂"将性能再次提升了一大截。  相似文献   

3.
《电脑迷》2009,(12):34-34
影驰GTX260+黑将版显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酷似抽油烟机的巨型散热器。它搭配有三个智能静音风扇,同时还在散热片中加入了五根纯铜导热管。这还不算完,产品还配备了独立显存散热片、MOS管散热片。该显卡荠未使用公版设计,  相似文献   

4.
《电脑迷》2010,(11):35-35
GTX470黑将版采用的是影驰自主设计的非公版PCB,配备了外观超炫的散热器,线条感十足,并且采用了可拆卸设计。产品加宽了散热鳍片面积,并且内嵌5根纯铜热管,让这款显卡的散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运行温度较之公版低了10℃之多。产品的供电电路也做了加强设计,采用5+1相供电设计(公版为4+1相),使产品拥有了更稳定的供电环境.更有利于超频。  相似文献   

5.
《电脑迷》2009,(15):37-37
影驰GTS250上将版显卡基于影驰自主研发的非公版设计,供电部分较之公版有所加强,五相供电设计,配合大量高品质用料,给产品带来了稳定的供电环境。配合512MB/256bit 0.8ns的高速显存颗粒,产品默认核心/显存频率达到了738M/2200MHz,  相似文献   

6.
《电脑迷》2009,(11):34-34
影驰GTX260+黑将版完全基于自主研发非公版,搭配55nm工艺的G200—103核心,拥有216个流处理器,搭配896MB 448bit显存,默认核心/显存频率达到了625M/2100MHz,流处理器频率也达到了1350MHz,代表了千元级高端显卡的的顶级性能。由于预设频率高于公版,因此产品加强了供电和散热,全固态电容加上全密闭式电感的设计足以保证产品获得纯净的供电环境,三个低转速风扇和五根热管组成的低噪音温控散热器体态庞大,散热效果出色,  相似文献   

7.
QQ糖 《大众硬件》2007,(4):24-24
综观目前的主流显卡,影驰的产品可谓最具个性,其中骨灰版、高清版及玩家版最为人所熟悉,不仅具备良好的性能,同时还具备不俗的超频性能,在DIY玩家  相似文献   

8.
《电脑迷》2009,(17):39-39
价格不变,但整体用料和散热解决方案却有了本质的提升,影驰GTS250512MB上将版显卡通过后期改良继续着经典的辉煌。如今大家对散热问题尤其敏感,因为目前大部分游戏显卡的设计工作温度都达到了100℃左右,非常令人担忧。不过厂商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一种又一种的高效散热技术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微型计算机》2010,(27):69-69
本月初,NVIDIA首款千元以下的DirectX 11显卡GeForce GTS 450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GeForce GTS 450使用的是GF106核心,CUDA核心的数量为192个,纹理单元为32个从规格上看,GeForce GTS 450相比GTX 460进一步缩减配置,从而成为NVIDIA取代GeFonce GTS250的重要产品。  相似文献   

10.
《电脑迷》2011,(6):35-35
影驰GTX570黑将版默认核心/显存达到了732M/3800MHz,搭配1280MB/320bit显存,显存数据带宽达到了152GB/s,它搭载的GF110显示核心拥有多达480个1D全速流处理器,整体性能上绝对能让各种3D游戏大作俯首称臣。产品的散热器线条感十足,不仅能够有效阻隔灰尘进入,同时风扇内部的风道和辅助热管也能达到出色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电脑迷》2009,(9):39-39
影驰GTX275黑将版显卡采用G200—105-B3核心,拥有多达240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为650MHz,流处理器频率达到了1475MHz。除了强悍的核心以外,产品还措载了896MB/448bit GDDR3显存颗粒,默认频率也达到了2400MHz。高频设计对供电环境要求苛刻,影驰为这款产品搭载了数字供电模块,以保证产品拥有纯净稳定的供电。除此以外,产品在散热设计上也有所创新,内嵌纯导铜管的散热片,拥有高效的热导效果,而并排式的三个大型静音风扇则能够迅速将热量带离显卡。高速的核心、显存配上稳定的供电,  相似文献   

12.
bsslove 《电脑自做》2007,(10):44-46,53
从GeForce 6时代开始基于NVIDIA图形显示核心的显卡开始取代竞争对手成为市场上点名率最高的产品。在之后的GeForce 7系列产品中,NVIDIA保持了这一优势再次以出色的产品将竞争对手的斩落马下,取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2006年11月9日,NVIDIA正式发布了支持DirectX 10 API和Shader Model 4.0的图形显示核心G80,开创了全新的渲染时代。 5个月之后,NVIDIA拿出了基于统Shader架构的G84、G86图形显示核心将,DirectX 10的产品平民化。其中,基于G84核心的GeForce 8600GT和GeForce 8600GTS,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平易近人的价格成为主流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计算机》2009,(9):57-57
作为NVIDIAAIC之一的影驰一直致力于个性玩家产品的研发.近期它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玩法一一垂直散热,顿时给当前沉寂的显卡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这一全新的散热技术效果如何,下面让我们一同体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计算机》2008,(10):56-57
2008年对于显卡界来说具有非常的意义,随着GeForce 9系列产品线的布局完成,玩家可供选择的余地大大提高。而作为突出玩家个性的影驰显卡在此大环境下发布了全新的黑将显卡,个性鲜明的玩家特色,让这系列显卡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玩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QQ糖 《大众硬件》2007,(6):34-34
作为国内个性化显卡的代表,影驰这些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骨灰版和玩家版已经让众多DIY爱好者和超频爱好者为之疯狂。坚持以玩家为本的原则.也让影驰的品牌知名度逐渐上升。当NVIDIA推出G84/86之后,影驰再次推出了非公版设计的带有魔盘2代功能的8系列产品,称为“魔系列”,我们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款影驰8600GTS魔魂版。  相似文献   

16.
《电脑迷》2009,(20):35-35
影驰GTX275黑将版显卡拥有影驰独创的T.O.D(Turbo OC Driver)增强型供电设计,即场效应管驱动芯片外置设计,同时每相供电电路配备独立的驱动芯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驱动更大的电流,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显卡的开关电流,有效提升显卡的用电效能,并且大幅降低显卡的发热功耗。这让原本拥有五相供电设计的GTX275黑将版显卡拥有了更加完善的供电环境。加上影驰独创的垂直散热技术,产品在散热方面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拥有更强的实力去挑战高频。GTX275黑将版的默认核心/显存频率已经达到了650M/2268MHz,  相似文献   

17.
《电脑迷》2012,(10):35-35
影驰GTX650黑将基于开普勒GK1071450核心设计,内建384个流处理器和16个ROPs光栅单元,默认核心/显存频率达到了1006M5000MHz,  相似文献   

18.
邓斐 《微型计算机》2010,(15):67-67
我们曾经指出非公版GF100产品将很快面世.而最近核心AIC厂商影驰就发布了国内首款非公版GeForce GTX 470显卡(GTX470黑将)。该显卡使用了影驰自主设计的PCB.采用5相核心供电.1相显存供电的模拟供电设计(公版GeForce GTX 470显卡使用4+1相供电).  相似文献   

19.
邓斐 《微型计算机》2011,(7):104-104
我们曾在2010年11月下报道了昂达GTS 450 1GB神戈显卡,该显卡凭借豪华的用料设计和出众的整体表现获得了好评。而今昂达推出了该显卡的改良版本,型号和价格(899元)保持不变.在细节设计处更出彩。  相似文献   

20.
邓斐 《微型计算机》2010,(18):55-55
影驰GTX465黑将非公版显卡的核心频率、显存频率和流处理器频率分别为608MHz.3206MHz、1215MHz.和公版保持一致。它采用5+1相供电设计。该显卡PCB的正面具备8颗规格为128MB/32-bil的GDDR5显存,组成1GB/256.bit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