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苯溴磷是美国威尔西科尔(Velsicol)化学公司于1965年首先创制,试验编号为VCS—506,商品名为 Leptophos、Phosvel、MBCP。苯溴磷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能防治谷类、棉花、蔬菜、果树、甘蔗、甜菜、烟草等多种作物的害虫,以及施于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此外,还兼具杀菌作用,对稻瘟病的效果很好。在它的杀虫作用中具有选择性,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由于其化学稳定性高,水解速度慢,因而不论是叶面喷雾或表上处理,都表现出持久的效力。据我们1974—75年的试验结果(另文发表)及国外资料报导,都表明苯溴磷不仅对稻螟有高效,对水稻其它害虫,如稻苞虫、稻纵卷叶虫、粘虫、稻螟蛉、稻潜蝇等也有效,而且对稻瘟病的效果也很好。因此,苯溴磷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比较好的兼治药剂。  相似文献   

2.
信息窗     
《农药》2013,(3):161+177+180+187+191
2013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结果,结合水稻病虫基数、栽培制度、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5.2亿亩次,将对3.5亿亩水稻生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7月11-12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水稻和棉花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水稻主产区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早稻及单季稻前中期病虫发生情况,分析会商了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根据水稻生育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遭受病虫害严重侵袭的作物,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都在16亿亩次以上。水稻也是目前我国病虫防治用药量最多的作物,因此,推进水稻科学减量用药尤为重要。改变过去粗放的防治方式,科学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品种,采取组合用药、减量用药和改进施药技术等,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科学用药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加强水稻主要病虫科学用药防控的原则和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也是我国病虫害防治用药量最多的作物.针对近几年水稻主要病虫害频繁发生的严重态势,分析了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新特点及频繁暴发的原因,提出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科学用药防控的基本原则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药信息》2010,(2):47-47
<正>1月8日,在长沙举办的湖南省第十六届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上,该省植保总站发布了201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控防对策。据预计,该省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偏重发生,湘南、湘中的部分地区大发生,发生面积5700万亩次:稻飞虱大发生,发生面  相似文献   

7.
<正>5月中旬,省农业厅组织省农科院植保所、省农业气象中心以及部分市(州)植保专家对2015年大春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根据全省大春作物品种布局、当前病虫基数以及未来气候趋势,结合历年病虫草发生情况等因素,预计2015年全省大春作物病虫草害整体偏重发生,虫害重于病害。其中水稻病虫害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6000万亩次;玉米病虫害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西藏飞蝗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南方主要水稻产区中晚稻病虫害防控进入高峰期,为确保今年水稻粮食产量增加,安徽、福建、广东、江西等四省发布2015年水稻病虫害预测预报,争取在加强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由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安徽省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323万亩,其中一季稻种植面积2700万亩,单季中稻处于抽穗至扬花灌浆期(约1700万亩),单季晚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约1000万亩),双季晚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水稻生育期总体比常年偏迟1~3天。前期,水稻病虫前期总体为中等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9.
徐德进  常燕  祝树德 《农药》2005,44(11):481-484
印楝制剂对多种水稻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并对稻田天敌安全。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印楝制剂对水稻病虫害生物活性的研究情况,简单介绍了印楝制剂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并初步探讨了印楝质生物农药在我国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2006年秋季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病虫基数、作物布局及7~9月份天气预报等多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06年我省秋作物主要病虫害将中度发生,面积1.60亿亩次左右。其中三代玉米螟、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在部分地区有严重发生的可能。一、玉米病虫害中度发生,面积6650万亩次左右。1、玉米螟预计中度发生,其中二代中度偏轻发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5~16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了下半年全国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通过会商,预计下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22.96亿亩次,比上年增加4.6%。其中,水稻"两迁"害虫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7.7亿亩次。玉米螟在东北和黄淮海大部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  相似文献   

12.
克瘟散(Hinosan)是西德拜耳(Bayer)公司在1965~1968年开发的有机磷杀菌剂,通用名ediphenphos,代号Bayer SRA 7847。它是一种对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Piricularia oryzae)有特殊作用的杀菌剂,有着显著的保护和优良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水稻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稻胡麻叶斑病(Cochlibolus miyabeanus)和稻小球菌核病(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也有效,并且对水稻上的鳞翅目害虫、稻飞虱和黑尾叶蝉等有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东农药信息》2005,(6):36-36
3月30-31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全省14个市(州)及部分县(市、区)的病虫测报专家和气象、粮油、经作有关专家召开了“2005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专家根据各地冬后病虫调查基数、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和栽培特点、中长期气象预报,结合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对2005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一致认为:2005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其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柑桔红蜘蛛大发生,稻飞虱、斜纹夜蛾、棉叶螨、柑桔锈壁虱、豆野螟、瓜绢螟偏重发生,蝗虫局部地方发生严重,其它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4.
化学名称为1,3——双(氨基甲酰硫基)—2—(N.N—二甲基氨基)丙烷盐酸盐。日本1964年合成,1965年试用。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所革命科学技术人员在1972年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短期内合成一定数量的杀螟丹样品,并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对水稻三化螟进行了药效试验。通过试验,证明杀螟丹防治水稻三化螟有较好的效果。 室内盆栽试验,喷药后第二天接虫,杀螟丹原粉2000倍喷雾,防治二代三化螟造成水稻枯心,效果98%以上,茎内幼虫死亡率达100%(见表1)。根据三代三化螟初步  相似文献   

15.
《农化新世纪》2005,(6):29-29
3月30-31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全省14个市(州)及部分县(市、区)的病虫测报专家和气象、粮油、经作有关专家召开了“2005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专家根据各地冬后病虫调查基数、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和栽培特点、中长期气象预报,结合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对2005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一致认为:2005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其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柑桔红蜘蛛大发生,稻飞虱、斜纹夜蛾、棉叶螨、柑桔锈壁虱、豆野螟、瓜绢螟偏重发生,蝗虫局部地方发生严重,其它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巍民 《世界农药》2004,26(4):41-43
Hydetabad水稻研究理事会(DDR)的科学家承担了一项旨在开发出一种抗六种病虫害的转基因水稻品种的研究项目。期望这个转基因水稻新品种能使其免受二化螟、稻褐飞虱、瘿蚊、稻瘟病、纹枯病和细菌性叶枯病等病虫害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山东农药信息》2008,(4):36-37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植保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100多名专家,根据2007年病虫害发生实况、越冬基数调查结果,以及作物种植制度、品种布局、气象预测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08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小麦蚜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仍将呈严重或偏重发生态势,小麦赤霉病、稻瘟病有潜在流行的威胁,小麦吸浆虫、水稻条纹叶枯病、粘虫、棉铃虫等在部分地区呈加重发生趋势,蝗虫、草地螟等中等程度发生。预计全年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60-65亿亩次。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2月11日至1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病虫源发生基数、冬春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作物种植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多发、重发和频发态势,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53亿亩次,以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威胁最大。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重发区域广,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存在流行的风险,小麦条锈病、粘虫、二点委夜蛾、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但局部地区有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9.
正6月中下旬,南方早稻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是病虫害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当前,稻飞虱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发生区域集中在华南、江南稻区,局部地区灰飞虱虫量偏高;稻纵卷叶螟总体偏轻发生,华南局部发生较重;二化螟经防治后,虫口密度下降。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发生程度接近常年。近期南方稻区出现了明显降雨过程,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各地植保部门需加强监测,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指标,科学指导防治工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6日至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4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预计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发生重于2013年。其中,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粘虫、玉米螟重发区域广,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