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很多油田都进入了二次采油、三次采油阶段,注入水驱油的普遍使用以及化学驱、蒸汽驱等强化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酸化、压裂、调剖、堵水等多种增产措施的实施,使油田采出液中水包油(O/W)乳状液的比重越来越大,O/W乳状液乳化程度更加严重,且乳状液越来越稳定,处理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油田采出液中O/W乳状液的破乳、含油污水的除油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如果这些含油污水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环境、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陶。因此,一般都要对这些含油污水进行再利用,这就需要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的破乳处理。原油开采工业亟待开发出能适用于处理二次、三次采油采出的复杂O/W乳状液的反相破乳剂。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实验 ,研究了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及采出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水相流变性对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和采出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聚合物对O/W型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 ,主要是通过增强原油乳状液水相的流变性 (如视粘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值 )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1 油田采出水的稳定机理及处理方法油田采出液中含有油包水(W/O)型和水包油(O/W)型两种不同的乳状液,是原油脱水和污水除油处理的主要对象。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纯的油水两相不能形成稳定乳状液,油田采出水之所以能稳定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受泵和管道机械外力搅拌作用,使得油水混合,生成了油水乳状液;  相似文献   

4.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坨一原油模拟油与采出水间的界面特性,并研究了聚合物3530S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采出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使得过滤后采出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降低;模拟水中加入聚合物后,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及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增大,原油与含聚合物溶液的模拟水间所形成的W/O乳状液稳定性随聚合物浓度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存在一个使乳状液最稳定的聚合物浓度。  相似文献   

5.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坨-原油模拟油与采出水间的界面特性,并研究了聚合物3530S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采出水中含有固体悬浮物,使得过滤后采出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降低;模拟水中加入聚合物后,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及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均增大,原油与含聚合物溶液的模拟水间所形成的W/O乳状液稳定性随聚合物浓度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存在一个使乳状液最稳定的聚合物浓度。  相似文献   

6.
王玉江 《应用化工》2010,39(3):318-322,328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坨11南原油模拟油与采出水间的界面特性,研究了聚合物、交联剂及弱凝胶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水中加入聚合物、弱凝胶后,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剪切粘度和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原油与含聚合物和弱凝胶的模拟水间所形成的W/O和O/W乳状液稳定性随聚合物、弱凝胶浓度增加而增强;交联剂对原油模拟油与模拟水间的界面性质及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含聚污水的处理是油田持续发展和开发技术进步带来的新课题。聚合物驱采出液是复杂的混合乳化分散体系。相对于水驱采出液,聚合物驱采出液中的活性组份中的活性物质分子更加复杂,增加了界面膜的强度,提高了聚合物驱采出液W/0型乳状液稳定性。含聚污水具有乳化程度高,油水分离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在含聚污水处理上出现了适应性差、处理后水不达标的实际问题,为提高含聚污水处理效果,孤东采油厂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围绕高效污水处理药剂、气浮处理技术、离心机和污水处理配套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试验模拟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及地层中原油形成乳状液条件,通过对室内模拟形成的乳状液。通过单一变量法改变形成乳状液所需的二元复合体系及原油的浓度,分别研究各变量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乳状液类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形成乳状液类型影响最大的是油水比。对于乳状液稳定性,O/W型乳状液中聚合物对乳状液体系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活性剂浓度高于50 mg/L时起到消极作用;W/O型乳状液中聚合物不利于乳状液稳定性,活性剂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乳状液稳定性由消极作用转变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CO2)驱作为一项日益完善的采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低渗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开采成本低和洗油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CO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采出液稳定性较常规水驱明显增强,为采出液处理带来了困难。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流变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下CO2处理对长庆原油和采出水的物性以及所形成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CO2驱采出液乳化和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CO2压力的增大,CO2驱采出水中Ca2+和Mg2+质量浓度均有所下降,而CO32-与HCO3-总体含量有所增加,水相pH值略下降,从弱碱性转变为弱酸性。CO2处理导致原油中轻质组分减少,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的含量升高,原油极性增强。CO2处理后油的反常温度和析蜡...  相似文献   

10.
林云  林梅钦  方洪波 《应用化工》2012,41(5):761-765,770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聚合物3530S对胜利坨一原油各组分模型油与模拟水间的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质及胶质模型油与模拟水间的界面张力低于蜡组分模型油,原油中的界面活性组分主要为沥青质和胶质。聚合物加入模拟水后,含有聚合物的模拟水与沥青质、胶质及蜡组分模型油之间的界面剪切粘度与界面张力均上升,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降低。沥青质和胶质模型油与含聚合物3530S的模拟水所形成的W/O乳状液较蜡组分模型油所形成的W/O乳状液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牛心坨油田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低孔低渗边水非均质高凝稠油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快速上升产油量大幅递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聚合物调驱是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稳产有效技术,但在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研究与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因此开展牛心坨油田聚合物驱油可行性研究,评价在牛心坨油田进行聚合物驱油可行性并筛选优化调驱方案。通过流动实验研究、界面张力评价研究,确定了适合于牛心坨油田的聚合物分子量、浓度及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油田广泛采用聚合物驱技术,该技术会使采出液的乳化状态复杂,为后续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是一对矛盾,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也会影响乳状液的破乳。本文就综述了乳状液的破乳机理,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破乳剂的研究,并对破乳机理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升油田牛心坨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低孔低渗边水非均质高凝稠油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含水快速上升产油量大幅递减,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聚合物调驱是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稳产有效技术,但在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研究与应用方面做的工作较少,因此开展牛心坨油田聚合物驱油可行性研究,评价在牛心坨油田进行聚合物驱油可行性并筛选优化调驱方案.通过流动实验研究、界面张力评价研究,确定了适合于牛心坨油田的聚合物分子量、浓度及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4.
三元复合驱中原油乳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小虎  林梅钦  吴肇亮  李明远 《精细化工》2003,20(12):731-733,741
通过乳状液稳定实验考察了大庆油田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过程乳状液的形成机理、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大庆原油与碱反应1d时,测得其浓相体积分数为25%,所形成的乳状液为O/W型乳状液,而随着原油与碱作用时间的增加,其浓相体积分数达到40%以上,形成W/O型乳状液,且乳状液稳定性随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强。大庆原油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ORS-41溶液作用时,所形成的乳状液为O/W型,且乳状液的稳定性与原油和ORS-41作用时间的长短关系较小。原油与NaOH和ORS-41混合溶液作用时,形成上层为W/O型乳状液,下层为O/W型乳状液的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15.
白媛丽  胡敏 《广州化工》2013,(13):56-57,101
优于聚合物驱会使采出液的乳化状态很复杂,为后续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也会影响乳状液的破乳。本文概述了影响聚合物驱采出液稳定性的因素,破乳机理以及破乳剂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大庆油田北一区二排区块现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究了采出液含水率和离心泵中的高剪切流场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驱油剂产出高峰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最主要特征为含水率和驱油剂含量高,油水界面张力低,油水乳化程度高,在离心泵等高剪切湍流场内易发生二次乳化而油水分离难度显著增大.水包油(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难度随其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含水率大于等于93.7%的高表面活性剂含量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单位体积内的油滴数量少,油滴间发生相互碰撞和接触的机会少,加上油滴在Marangoni效应作用下聚并缓慢,其在上浮进入三相分离器和游离水脱除器油水界面下方的油珠聚集体之前难以充分聚并,粒径过小,使得油珠聚并后被圈闭在油连续相中的水滴粒径过小,所形成的油包水(W/O)型原油乳状液中含有大量直径小于4μm的细小水滴,这些细小的水滴受Brown运动影响严重,沉降和聚并困难,造成驱油剂产出高峰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脱水达标困难.离心泵对含水率小于60%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总体上有显著的二次乳化作用,使其油水分离特性变差,而对含水率为77.3%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则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离心泵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机理为离心泵内存在高强度的湍流场,其中尺寸与分散相液滴相近的漩涡与液滴发生碰撞而使后者发生破裂,粒径变小,其影响程度随油水界面张力和分散相体积分数下降而增大.转油放水站外输液为含水率为60%~80%的O/W型乳状液时其后续脱水难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黏弹性仪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胜利埕东油田聚合物强化泡沫复合驱中聚合物和/或发泡剂质量浓度对油水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加,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油水界面张力、界面剪切黏度和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而随发泡剂质量浓度增加,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低,界面剪切黏度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很小,油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原油模拟油与含聚合物和发泡剂的模拟水间所形成的W/O乳状液稳定性随聚合物和/或发泡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近年华北油田岔河集油田实施注聚合物提高油田产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聚合物药剂的加入,不仅增加了采出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的困难程度,而且分离后的污水水质差。为此,本文以岔河集油田典型注聚调驱原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研制了一种针对岔河集油田注聚调驱乳状液脱水配方体系。当破乳剂TEH-61、聚醚有机阳离子X-1#组合比为3∶1且总加药量为120mg/L、沉降时间为90min、实验温度为45℃时,脱水率为88.2%。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测定冀东油田聚合物调驱调剖采出液中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及不同HPAM浓度的采出液在处理前后的油含量、乳化油粒径分布和HLB值,研究了这几项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而推论出不同HPAM对原油采出液油水分离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主要油田已进入了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阶段,应用聚合物驱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油田聚合物驱油采出液需要脱出污水处理,将脱出的污水回注地层.但是,聚合物驱油大部分使用的是聚丙烯酰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聚丙烯酰胺,经常造成堵塞污水处理过滤器,8h左右就得清洗一次过滤器,给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并且污水中含有聚丙烯酰胺,大大增加了含油和悬浮物污水的处理难度[1~4].常规的含油污水处理剂不能很好地完成采出污水处理的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质量不能达到回注的要求,影响污水叫注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