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GN和软交换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形态和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分析了基于软交换的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和软交换的基本功能,以及软交换网络所采用的各种协议,指出了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之一。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尚在发展完善阶段。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的通信网络部门,我们关注着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对三网融合的影响,关注软交换技术给广电带来的机遇及存在的风险,关注软交换技术对整个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广电通信网络部门于2005年搭建了软交换系统试验平台,希望通过开展软交换技术研究与验证,最终找出适合我们发展的下一代网络演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软交换在下一代铁路通信网络容灾备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鵾 《通信技术》2011,(9):87-88,9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领域的通信网络也逐渐向下一代通信网络演进。在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中,如何保证铁路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显得越发重要。这里针对软交换技术在下一代铁路通信网络容灾备份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主流方案的技术优势以及适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网络概念的提出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核心。本涉及下一代网络的特点及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的演进策略,并对基于软交换的开放业务提供进了详细介绍。上一期介绍了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功能对外接口。下一期将介绍软交换的标准化、软交换的用和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在PSTN网络演进中的应用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概要分析了PSTN网络现状及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从网络演进、业务演进和运营支撑的演进等主要方面阐述了软交换在PSTN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的发展,军用语音指挥通信系统最终将由基于电路交换的语音系统向以软交换为核心的新一代语音通信系统演变。文章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新一代语音通信系统的实现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领域的通信网络也逐渐向下一代通信网络演进,如何保证铁路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在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原理及其网络体系结构,对软交换技术在下一代铁路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给下一代铁路调度指挥系统提供一个崭新的多媒体综合通信平台,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实现铁路调度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和适应铁路未来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饶翔  张顺颐 《电信科学》2001,17(8):17-20
软交换的出现是传统电信话音网络走向开放体系架构的发展结果。它在下一代网络的呼叫与控制中将起到核心作用。本文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产生背景,分析了基于软交换的开放网络体系结构,把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进行了比较,指出软交换将在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信网技术》2003,(11):48-51
通信网络从电路交换向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演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基于软交换结构的网络不仅有利于话音和数据的融合,而且也有利于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软交换——经得起未来验证的网络技术》一文,从开放的结构、组网的灵活性、低运营成本、可扩展性、可用性、多媒体业务应用等方面介绍了软交换的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这对传统网络的演进、软交换的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特点、分层体系以及 NGN 的控制核心——软交换技术,阐述了单个软交换系统的组网体系结构和网络互通的方法,分析了下一代网络在演进和实施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NGN和软交换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文章介绍了下一代网络(NGN)的标准化进程和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演进,探讨了软交换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关系.文章认为运营商在面对网络演进时需要采用平滑过渡的手段,所以对新的网络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核心网络,运营商希望能够支持多种流量、多种业务,具有丰富的协议、大容量和高性能;对于边缘网络,运营商要求具有丰富的接口能力;对于业务,运营商希望提供灵活有效的业务平台和用户可接受的新型终端设备;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运营商则需要智能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固网软交换向IMS演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网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演进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步骤和策略。演进可以在继承原软交换(SS)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业务仿真子系统(PES)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平滑地向IMS演进,逐步引入、扩展多媒体和移动业务,实现核心网层面的固定和移动融合(FMC)。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控制层的软交换和IMS在基本架构上没有实质冲突,软交换主要面向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仿真业务,而IMS为实现FMC和多媒体业务,在移动性、安全、服务质量(QoS)、开放业务架构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扩展,软交换向IMS演进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已经采用软交换的运营商,采用演进的方式实现基于IMS的全业务的NGN网络,可以节约投资,减小网络改造风险,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中国联通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包括多业务服务质量(QoS)保障的融合的承载平台、融合的软交换核心控制架构、多业务QoS保障的城域综合业务网络和基于IPv6的网络承载技术.依据中国联通在下一代网络(NGN)方面的实践,文章对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的先进性、效果与效益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由于未来NGN技术将向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NGN方向继续演进,同时网络承载层技术将逐步从IPv4过渡到IPv6,因此中国联通将积极探索基于IMS的NGN网络架构与组网模式,努力开展面向IPv6的应用实验与推广工作,特别是移动IPv6业务的开发和推进.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交换系统在专网部署时所面临的系统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简要说明,提出了在软交换系统网络安全域的构架下解决系统安全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各网络安全域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对软交换系统实施中各网络域安全性解决方案分别进行了说明,从网络安全和设备安全两方面给出了核心网络域的安全策略和网络安全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融合及终端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为个人监控通信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借助于M2M技术,软交换网络可以为个人监控通信提供理想的实现平台。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架构和实现原理,个人监控通信系统可分为网络侧和用户侧两部分。网络侧设备包括软交换机、现场业务中心等,位于核心控制层和业务层;用户侧设备包括监控设备、现场设备、网关和现场控制平台,位于接入层和现场设备层。通过基于软交换的个人监控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家庭自动化、公共服务、资源调度、安全监测以及社群互助等多种人机通信业务。随着机器智能的提高和网络的融合,将来个人监控还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通信的主流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NGN规划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体系结构的演变和宽带技术的发展,传统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基于软交换(Softswitch)的下一代网络开展传统的话音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商业应用巳逐步出现,本在介绍NGN基本构架的基础上,提出NGN业务网络规划的基本流程,并详细阐述了NGN网络规划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下一代网络是开放、多业务承载的网络,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它使3G向具有融合多媒体业务能力的全IP分组网络方向发展;伴随着WCDMA网络的发展,在软交换基础上构建WCDMA网络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阐述了软交换网络结构和WCDMA系统结构,并且简单地介绍了3G,在这些基础之上讨论了如何在软交换环境中实现WCDMA网络.  相似文献   

18.
向以软交换为核心光联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演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韦乐平 《电信科学》2002,18(1):29-33
本文首先提出了对电信大趋势及新形势的认识,然后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接下来分别探讨了向以软交换为核心、光联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的演进思路和演进策略并明确阐明了重叠网策略是中国电信网络演进最现实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NGN、软交换和IMS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的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0.
软交换是支持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NGN)过渡的核心技术,它以业务控制与网络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控制相分离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分组网为平台向任何网络用户提供统一业务接口的实现途径。首先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引入、软交换网络的构成,然后讨论了软交换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软交换技术在向NGN平滑演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