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牛心坨油田低孔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开展了低渗油藏弱凝胶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对调剖剂配方体系、注入段塞、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套低渗裂缝性高凝稠油油藏深部调剖技术体系,有效调整了吸水剖面,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了油井产量,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塞392长6油藏储层物性特征的深入研究,对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及见水特征等主要开发矛盾及目前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深部调剖技术在该区的应用情况,对深部调剖技术在该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评价深部调剖技术在该油藏的适用性,最终选出适合该油藏的深部调剖堵剂体系,并对堵水调剖技术在该油藏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外河油田是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油水粘度比大,剩余油分布零散,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矛盾,原油产量递减幅度大,需开展水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部分复杂断块油藏不适合开展可动凝胶+驱油剂调驱技术,油藏分层注水级别低和化学调剖、堵水措施效果逐年变差的问题,开展聚合物微凝胶调驱、氮气泡沫调驱、三管四配和薄互层分注技术以及新型堵水调剖技术研究与试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形成三项注水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海26块是一个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复杂断块油藏,经过多年常规注水开发,在生产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局部注采系统不完善、复杂小断块注采井网完善难度大、各项措施增油效果逐年变差等,虽然近几年不断根据油田开发形式需要及时调整注水工作,但2006年断块自然递减率仍为22.1%,为了进一步延长油田稳产,2007年在完善注水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转注、层段重组、深度调剖及油井调参、热洗等油水井配套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断块自然递减,实现了老井稳产。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活性微球调剖技术是一种适合高温油藏深度调剖体系,它在王徐庄油田歧南9X1断块实施后,不仅解决了高温油藏调剖存在有机调剖剂有效期短的问题,而且减少了以往调剖后需要侯凝的工序,简化了调剖工艺,实施后由于层间层内矛盾得到缓解,受益油井含水趋于平稳,区块递减势头得到控制,为采油厂高温高压油藏调剖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的汽窜现象、危害及产生原因等进行了调研,对注蒸汽油藏汽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指出,汽窜井的补救措施只能延长生产井的寿命,对汽窜的控制效果不大,不能提高蒸汽波及体积;为控制注蒸汽油藏的汽窜,应采用低廉的高温调剖剂进行中、深部调驱,以提高蒸汽驱动的纵向、平面波及系数,继而提高注蒸汽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艾健强 《辽宁化工》2013,42(3):287-289
柳125-25井属于低渗透裂缝型油井,根据油藏特性开展了以RD-1冻胶调剖剂进行深部调剖的研究。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确定了低渗透裂缝型油藏深部调剖剂的基本配方,考察了聚合物、交联剂、促交剂用量对凝胶黏度、成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体系适应该油井,该调剖剂已在柳125-25井整体调剖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稠油热采区块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流度比差异及蒸汽超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含水高.蒸汽纵向和横向波及效率低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应用颗粒型堵剂解决地层近井高渗部位封堵调剖,辅以复合泡沫体系调剖技术实现地层深部的封堵调剖,扩大垂向蒸汽波及范围.现场试验表明,固液两相法调整注汽剖面工艺可有效改善热采稠油油藏吞吐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小洼油田是1992年投入吞吐开发的深层特稠油油藏,1998年油田进入递减阶段,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低产低效井、停产井比例逐年增多;蒸汽超覆造成储层动用不均的问题日趋严重;调剖措施效果逐渐变差。为了改善油田注汽吞吐效果,研制并应用了适应小洼油田的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改善油井吸汽剖面,提高了油层的动用程度、油井的周期产量和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埕岛油田已经过十几年开发,早已进入高含水期,海上油田独特的油藏环境和生产条件限制,调剖技术的应用需要展开深入研究。依据埕岛油田的油藏特征,使用"边胶边注"的理论,选用溶解时间短、冻胶成冻速度快、冻胶强度大的配方,并使用双管分注工艺技术对特定油层进行调剖。堵水调剖后,油层深部液流转向改善了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含水率大大降低,对今后海上油田开展堵水调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八区油藏为非均质严重的砾岩油藏,目前均处于中高含水开采阶段,油藏递减严重。生物聚合物黄原胶凝胶调剖技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剪切性的,近几年在八区油藏的调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经成为八区油藏应用效果最好的调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稠油油藏油井进入蒸汽热采后期,会产生诸多问题,如地层积水问题、油层动用不均问题或者汽窜矛盾等问题,直接导致蒸汽的吞吐功能性减弱,对区块的生产能力造成影响。论文从稠油油藏调剖助排剂的实验角度出发研究了提升蒸汽吞吐功能的技术,有效提升了调剖助排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由于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在注水的时候在大孔道或是高渗透层流动,因此油田就会处于高含水开发区。深部调剖就是在高含水油田油藏内部渗入大量的调剖剂,将高渗透带封堵,以保障最大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油藏断层、裂缝发育,多为高温高盐环境。此类油藏实施深部调剖时,要求调剖体系具有较高的强度、耐温抗盐及有效期长等性能。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硅凝胶体系及施工工艺,在临盘采油厂夏32块、东辛采油厂辛48块开展了3井次深部调剖现场应用,工艺成功率100%,对应油井见效率81.3%,累计增产原油1120吨,平均降低含水率0.83%,且各井仍持续见效,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注水井生产特点,以及常规水井调剖技术处理半径小、调剖有效期短、效果差的状况,研究开发出大剂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有效改善了油藏深部的非均质性,大大提高了处理半径,从而扩大了波及体积,延长了调剖有效期,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对油田采出液改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物理性质、污泥颗粒粒径与地层孔喉匹配关系和调剖体系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纯梁采油厂含油污泥粒径分布在7μm左右,分选性好,便于携带进入地层,可以作为油藏深部调剖大剂量调剖剂使用。对含油污泥进行了岩心封堵性实验和调剖体系优选实验:当孔喉直径/颗粒粒径在5.0~9.0时,对岩心的封堵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氮气泡沫抑制稠油油藏边水技术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河南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边水侵入造成油井周期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在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应用基础上,开展了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稠油油藏水侵区储层特征、水侵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结合油藏地质和生产动态分析不同井区、不同油水关系和不同井况水侵类型,特别是对强水侵区提出了在注蒸汽时采用氮气泡沫调剖的抑制水侵治理对策,并进行了相应的工艺研究。包括适应性强的高温发泡剂筛选,施工工艺优化以及注入参数设计。通过对边底水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辅助吞吐技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达到了抑制边水侵入、降低产出液含水、提高吞吐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采油技术的发展,在提高采收率方面,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章从油藏工程技术入手,分析深部调剖的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现状,最终总结分析深部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19.
辽河油田注水区块现有深部调驱颗粒类深部调剖剂存在耐温、耐盐性差,抗剪切能力低,高压下易破碎,在油藏内使用易分解,很难有效封堵厚油层内的高渗透条带,效果均不理想。为改善高温高盐油藏调堵技术,研制出一种悬浮凝胶颗粒复合调堵剂,主要是由聚合物、交联剂、悬浮凝胶颗粒等物质组成。该堵剂是一种带有分子柔性链的耐温、耐碱基团并且具强度高,韧性大的弹性体颗粒调剖剂,解决目前颗粒类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在油藏地质条件下聚合物与交联剂形成凝胶体系的携带液与悬浮凝胶颗粒同时注入,增强了调堵剂封堵效率,提高了堵水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水驱的影响下,地层孔隙、孔喉、孔道逐步扩大,油田出现了严重的水驱"短路"现象,常规调剖堵水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场需求,近些年来报道并发展了深调技术(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它对油层改善效果明显。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充分认识油藏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含水油藏和聚合物驱油藏深部液流的转向,从而提高水和聚合物的驱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