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文化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为大学思政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平台。两者有机结合,对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需要从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发挥高校育人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好地方文化宣传工作等方面,探索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不同的地方都蕴含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且一直传承至今,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高校创新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资源。以地方传统文化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首先需要认识到地方传统文化在我国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合的现状,梳理问题原因,厘清双方融合创新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方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中提出科学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形式单一、深度不足、缺乏实践等问题,从丰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形式、拓展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渠道、打造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主阵地等方面,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和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认为地方文化资源因其独特性、稀缺性和亲切性,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良好的育人效果。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引导学生把握地方文化的审美和道德意义,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党史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将党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应有之义。在深入分析党史文化融入高校“概论”课程可行逻辑的基础上,从用好党史红色资源、推动思政课“供给侧改革”、调动教师学史主动性等方面提出创新性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红色文化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形态的永恒价值,其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仰和革命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价值追求、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纪律等,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和价值内核。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原本性政治文化资源、本源性价值导向、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增强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径体现在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生动鲜活史实,打牢高校思政课堂主阵地,加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着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牢记革命初心使命和心路历程,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地域性革命资源作为高等院校开展思政工作的优势所在,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南革命精神为主线,对其内涵、深厚的历史积累与思想意义进行深入探究,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更多教育实践资源。湖南革命精神具有中国红与生态绿的特色,它可以给学校思政工作增加地方韵味,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更加系统化、品牌化、生动化发展。作者结合访谈调查结果,提出湖南革命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政工作的实践策略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红色基因作为一种革命精神的信仰和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之一。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本地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益探索。这一探索既需要遵循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使学生从中学到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每一颗扣子,收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方红色文化是当地在特殊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意识到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尝试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活动之中。但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对地方红色文化的利用仍然不够,其主要表现有:未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以地方红色文化为主导的思政教学活动创新不足等。为进一步提升地方红色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深度,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的内涵,在校园内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以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同时,还要加大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遗址、遗迹,让学生切身感受当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高校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实践教学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目前,高校对线上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有限,网络平台建设落后、师资力量缺乏等,导致线上实践教学难以开展.高校应重视对线上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开发优质的思政课资源网站,推动线上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思政课线上线下实践教学的融合,使实践教学能够覆盖到全体大学生;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实践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OBE教学理念以地方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专业技术积淀创新能力,意识形态引领价值方向”的研究思路,重点探索OBE教学理念地方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融合创新、教学实践路径。推动高等院校“专业技能+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稳步前行。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当中开展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还较少。为了客观的了解、认识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思政课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效果,笔者特做了此次调查,以便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推进和改进思政课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此从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出发,对构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地方文化是连云港人世代传承并赖以栖息的精神土壤,为当地高校的育人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高校要想充分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就必须在挖掘传统文化历史向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审美元素的育人功能。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育人的实践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建议。高校可借助地方传统文化"母乳喂养"高校课程,同时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特色育人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托,有助于实现思政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由“隐性教育”向“显性教育”转化,从“被动理解”向“主动运用”迁移。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素质培养,建立思政课多功能实训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建设,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从耦合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揭示乡村振兴与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在“文化、产业、人才、目标”四个维度的共生关系;在实践层面选取浙江某高校乡村建设团队为试点案例,采取自场域观念转变至合作路径扩展的层次性探索方法,构建了以“文化创意合作、产业链条衔接、城乡价值共生”为核心理念的文创乡建模式。该模式融合城乡两大场域,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产业链条,培养乡村文化“资源调查、创意策划、艺术设计、运营管理”四类人才,打造师生“课—岗—证—赛”多维共创平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在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教学质量,把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作为教研教改的重点。本文以“云南高职院校将本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运用思政理论教学”为研究对象,重点了解本土红色文化融入云南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分析影响其正常开展的主要因素,其目的在于为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及教育价值等层面相契合,展现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理论来源和可行性.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能在思政课教学中深化党史资源的影响,帮助学生主体在内心形成对红色文化精神的深刻认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自身理想信念,还能以正确党史观熏陶学生,帮助学生主体自觉抵制历史...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行动指南。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高校思政课政治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及时更新思政课教学内容、确保思政课教学不偏航的根本保障,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所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必须坚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基本要求,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基本规律,坚持全面覆盖、充分融入的基本原则。在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紧扣各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找准融入的着力点、侧重点和落脚点,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邯郸是一个拥有深厚传统历史文化的古城,然而许多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在新型社会形式的冲击下却面临失传的危机。以声乐技能课教学改革为例,以邯郸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内容与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进行论述,希望从中探寻一条可行之路,既有利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又能够推动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