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政务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改变了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本文从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策略和安全模型出发,提出构建立体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态     
“中国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与战略” 高层研讨会举行 “中国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与战略”高层研讨会四月上旬在北京科技会堂隆重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和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是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与会代表们围绕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选择、中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的安全需求和安全保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和交流。与会代表500余人云集一堂,显示出我国信息安全蓬勃发展、欣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系统承担了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软件应用安全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信息安全。介绍了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安全风险和防护需求,着重分析了与认证、通信、审计、资源控制、应用软件代码及容错等需求相对应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扩展的P2DR模型为核心,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政策法规进行安全保障体系方案构建的方法。以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信息安全运维体系三个角度,为满足科研信息化安全需求提出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方案样板,是信息安全保障理论在实践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正卫 《软件导刊》2010,(6):158-160
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剖析了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了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涉及到安全区域的有效划分、重要信息的有效控制以及系统VPN的合理设计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建成自主可控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利用当前信息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和信息通信新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完善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然后围绕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的各个环节阐述了建立电子政务网络的信息安全策略,最后提出了构建一个安全的电子政务系统需要坚持的三个观点:一是全局的观点;二是节约的观点;三是技术保障与信息安全教育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电子政务安全与防护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Python和文献计量分析工具VOSviewer,对中国知网(CNKI)2000-2020年收录的电子政务安全与防护领域254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文献发表期刊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信息网络安全》、《电子政务》;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本文揭示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与防护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使读者对电子政务安全与防护有较直观的认识,为进一步开展电子安全与防护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在各领域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电子政务领域也不可避免。电子政务为国家的政务管理、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信息安全成为阻碍电子政务深入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电子政务内网面临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应介绍相应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技术,深入分析加密技术、安全隔离与数据交换技术在电子政务内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系统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政府日常管理事务、服务集成在网络上进行优化重组,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政府服务职能的规范性与透明性。而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未授权拷贝及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浪潮已经在我国兴起。如何保证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分析了电子政务所面临的安全威胁,然后讨论了保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任务,最后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提出了构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系统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政府日常管理事务、服务集成在网络上进行优化重组,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政府服务职能的规范性与透明性。而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未授权拷贝及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对信息安全的保障需求日益提高,从而加大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其中,作为衍生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又指导着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开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和实践,既是一个重要手段和补充,又是一个安全评估在信息技术领域应用的崭新领域。如何利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构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当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从信息安全需求、信息安全保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困难以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理论等三个方面的论述,并针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在构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最后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践理论对信息化安全保障工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网络信息受到威胁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信息安全技术和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来解 决。首先对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等技术进行描述;其次设计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框架,分析安全体系的支撑技术;最后从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方面对信息的安全实现进行论述。本文对于电子政务的 维护人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安全可信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成为了下一步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点,就如何利用可信网络连接(TNC)体系的理念在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NISI)结构中构建电子政务可信网络安全接入平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安全》2008,(6):75-76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和行业信息化全面深入发展,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也进入到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电子政务不断丰富的应用,日益复杂的结构和越来越开放的体系,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必须改变单纯的技术理念和孤立产品部署方式,真正走向管理和技术相结合、服务和产品相辅助、整体和局部相联动的积极防御、综合治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冀峰 《微机发展》2006,16(10):149-152
电子政务对信息安全有着很高的要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必是多层次的各种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相结合的产物。文中分析了安全体系应用系统层的安全,强调了构建于核心层PKI/CA之上的应用层安全应采取以CA认证为主的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在对现有信息安全技术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中采取基于角色权限的访问控制(RBAC)模式,并从功能、结构和组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提出了本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信息安全的保障需要从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的角度加以研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是指能够保证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各种保障措施、技术和体制的有机综合体.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了其组成.  相似文献   

19.
基于PKI体系的电子政务应用层安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对信息安全有着很高的要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必是多层次的各种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相结合的产物。文中分析了安全体系应用系统层的安全,强调了构建于核心层PKI/CA之上的应用层安全应采取以CA认证为主的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策略。在对现有信息安全技术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中采取基于角色权限的访问控制(RBAC)模式,并从功能、结构和组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提出了本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信息与网络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普及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电子政务是信息与网络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政府应高度重视安全体系的建设,它是保证电子政务正常运营的基础。政府应加强信息安全的技术管理,确保电子政务有效、安全的运行。本文简要介绍了对电子政务进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