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乌鸡中酶解得到乌鸡低聚肽,然后与亚铁螯合制备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螯合率为84.76±0.12%。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4.64±1.03%。并且分子量较低,其中分子量小于1000 u的占85.50%。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铁螯合物。体外稳定性研究表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体外消化稳定性。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选择一个主要的组分进行收集,然后利用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从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的主要组分中鉴定出一个五肽,氨基酸序列为Thr-Ser-Gly-Met-Pro。乌鸡低聚肽亚铁螯合物可作为一种铁补充剂用于食品添加剂、营养物及医药制品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乌鸡低聚肽铁中肽段的结构,以乌鸡为原料,以氯化亚铁为铁源制备乌鸡低聚肽铁,对其总蛋白质质量分数、螯合率、得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乌鸡低聚肽铁总蛋白质质量分数为(56.79±0.18)%,螯合率为(83.53±0.15)%,得率为(40.86±0.14)%。然后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收集4个组分峰,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QTOF质谱仪)测定肽序列,分析出1个肽段,氨基酸序列为Thr-Ser-Gly-Met-Pro,相对分子质量为491.56。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卵黄高磷蛋白肽螯合亚铁的制备工艺,筛选结合亚铁含量最高的卵黄高磷蛋白肽制备肽-亚铁螯合物,并分析该螯合物的耐温、耐盐、耐酸碱稳定性。方法 响应面法优化亚铁螯合物的制备工艺,超滤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肽组分,采用邻菲罗啉法测定亚铁结合含量,采用Ferrozine法测定温度、盐浓度、pH对游离铁释放量的影响。结果 最优螯合工艺条件为肽-亚铁质量比4:1、63℃、pH 4.8、43 min,该条件下小于3 kDa卵黄高磷蛋白肽的亚铁结合含量最高,为(96.13±2.86) μg Fe2+?mg pro,该螯合物耐温、耐盐、耐酸碱稳定性较好。结论 优化工艺的亚铁螯合率高,既能够节约亚铁离子的用量,还能够提高肽-亚铁的结合含量。小于3 kDa卵黄高磷蛋白肽-亚铁螯合物的亚铁含量高、稳定性好,是一种潜在的铁补充剂。 关键词:卵黄高磷蛋白肽;肽-亚铁螯合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乌鸡低聚肽为原料,FeCl2为铁源优化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测定铁离子螯合率和多肽铁得率衡量螯合效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螯合产物进行结构分析。优化结果表明,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最佳螯合条件为:乌鸡肽浓度,4%(g/mL);乌鸡肽与亚铁盐的质量比,5∶1,pH值,4。在此条件下乌鸡肽铁(II)螯合物的螯合率为(84.76±0.12)%,螯合物得率为(40.27±0.1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乌鸡肽铁(Ⅱ)螯合物中Fe2+与NH2+以及-COO-形成配位键,说明成功生成了一种新型肽铁螯合物。  相似文献   

5.
乌鸡肽铁(Ⅱ)螫合物的制备及红外光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鸡低聚肽为原料,FeCl2为铁源优化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测定铁离子螯合率和多肽铁得率衡量螯合效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螯合产物进行结构分析.优化结果表明,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最佳螯合条件为:乌鸡肽浓度,4% (g/mL);乌鸡肽与亚铁盐的质量比,5:1,pH值,4.在此条件下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螯合率为(84.76±0.12)%,螯合物得率为(40.27±0.1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乌鸡肽铁(Ⅱ)螯合物中Fe2+与NH2+以及-COO-形成配位键,说明成功生成了一种新型肽铁螯合物.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低聚肽和氯化亚铁为原料制备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以得率和螯合率评价螯合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和验证实验确定最佳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的氨基酸组成,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肽盐比5:1,pH7.0,螯合时间35 min,螯合温度65 ℃。此条件下,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的得率为46.59%±1.69%,铁(II)的螯合率为51.75%±2.10%。玉米低聚肽螯合铁(II)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25.58%,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组分占比高达89.77%。FTIR结果表明,铁(II)与玉米低聚肽末端羧基或氨基中的氮原子、氧原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螯合物;SEM结果显示,螯合后分子发生聚集,圆球状结构消失,说明成功生成了一种新型玉米低聚肽铁螯合物。  相似文献   

7.
以乌鸡为原料制备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以分子量分布和铁含量为指标,对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80℃时,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配合物的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pH为380℃时,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配合物的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pH为39时,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总含量略有升高,但升高不到6%,铁含量有所降低,但在广泛的pH范围内仍然有58.4%以上的铁含量;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经过蛋白酶消化后,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总含量略有升高,但升高不到8%,经过胃蛋白酶消化和胰蛋白酶共同消化后,仍然有37.6%的铁含量。这说明乌鸡低聚肽铁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以及消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低聚肽和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对其水分、酸溶蛋白、总氮(粗蛋白)、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考察,然后以螯合态的硒含量和分子量分布为指标,研究了螯合物对温度、pH、消化方式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的螯合率为54.25%±0.24%,得率为53.02%±0.17%,水分含量为7.46%±0.07%,酸溶蛋白含量为16.38%±0.03%,总氮含量为21.17%±0.35%,分子量低于1000 u的比例为85.1512%。在25~100℃环境下,分子量低于1000 u的比例变化不超过7%,硒含量最低不小于70%;在pH=2~12的环境下,分子量低于1000 u的比例变化最高不超过16%,硒含量最低仍在75%以上;在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两种酶的消化后,分子量低于1000 u的比例分别增加5%、7%和8%,硒含量最低仍在70%以上。这说明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乌鸡为原料,利用两步酶解法制备乌鸡低聚肽,以分子量分布为指标,研究了热处理、pH和体外胃肠道模拟消化对乌鸡低聚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鸡低聚肽分别于20、40、60、80、100℃下水浴2 h后,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pH值分别为2、4、6、8、10,37℃水浴2 h后,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2%;分别经过胃蛋白酶单独消化、胰蛋白酶单独消化、先胃蛋白酶消化再胰蛋白酶消化,各个分子量区间的比例变化不超过4%。这表明乌鸡低聚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以及消化稳定性,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螺旋藻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钝顶螺旋藻蛋白肽为实验原料,氯化亚铁为铁源,采用初步优化螺旋藻肽亚铁螯合物的螯合条件,并对螯合物通过分子量测定、氨基酸组成实验、荧光光谱、扫描电镜、量子化学计算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初步合适的螯合条件为pH6、肽亚铁质量比6:1、肽液浓度1%、温度60℃、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物得率为44.13%。螺旋藻蛋白肽与亚铁盐螯合反应后产生了新结构,铁主要与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羧基、精氨酸的氨基、赖氨酸的胍基结合,且镶嵌在氨基酸电负性末端形成的空腔中,形成稳定的结构,证明了螯合物的形成。研究结果将为螺旋藻补铁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制备型HPLC 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1mol/L 的磷酸盐溶液,采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两步脱盐法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各分离组分进行脱盐处理。以肌肽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清除羟自由基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对Fe2+ 和Cu2+ 螯合能力4 个体系测定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其分离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分离所得13 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绝大部分分离活性肽组分比活性总肽有更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以及Fe2+ 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酶解对乌骨鸡多肽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的酶及酶解条件对乌骨鸡多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得到最优的酶解条件及较高抗氧化能力的多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酶用量[E/S]8000U/g、底物浓度为7%时,胰蛋白酶水解乌骨鸡多肽可以获得更高抗氧化能力的多肽;进一步对胰蛋白酶水解条件正交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的最优条件为温度50℃、pH8.5、酶用量[E/S]6000U/g、反应时间6h及底物浓度9%,此时有最高的抗氧化能力,在33.3μg/mL乌骨鸡多肽浓度时能清除45.41%的羟自由基,比同一浓度条件下的VC的羟自由基清除率高了4%。  相似文献   

13.
泰和乌骨鸡鸡肉总磷脂含量及其侧链脂肪酸组成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相同条件养殖的泰和乌骨鸡和两种非药用鸡鸡肉的总磷脂含量,并以GC-MS联用技术对三种鸡肉中磷脂的疏水侧链脂肪酸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鸡肉中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非药用鸡,而两种非药用鸡间无显著差异;泰和乌骨鸡鸡肉磷脂侧链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非药用鸡。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酶水解法提取乌骨鸡黑色素,研究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工艺条件。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法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乌骨鸡黑色素(500、250、100mg/kg bw),观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液脱除蛋白分离乌骨鸡黑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 溶液(pH10),温度60℃,时间1.5h,料液比1:10,提取4 次。与模型组比较,乌骨鸡黑色素组小鼠血和肝脏中GSH-Px 活力显著升高,MDA 水平显著降低。乌骨鸡黑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乌骨鸡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乌骨鸡作为药食两用的滋补品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养阴清热、调经健脾、补肾固精等功效.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乌骨鸡黑色素、活性肽和脂质等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补血、抗氧化等活性功能的研究进展,为乌骨鸡的综合利用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氨水-过氧化氢法和碳酸钾-过氧化氢法对乌骨鸡黑色素进行降解,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乌骨鸡黑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的红外光谱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与乌骨鸡黑色素在红外图谱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在3600~3100cm-1、2950~2850cm-1、1680~1630cm-1、1570~1515cm-1、1240~1200cm-1均有不同强度的吸收峰,特别是在1650cm-1附近均出现乌骨鸡黑色素的特征强吸收峰,推测经过氧化氢降解反应获得的乌骨鸡黑色素降解产物可溶性部位中含有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片段,酰胺基团和环状烯烃可能是构成乌骨鸡黑色素骨架结构的主要基团。  相似文献   

17.
以黑羽乌骨鸡毛为原料,采用盐酸水解法从乌骨鸡毛中提取黑色素并对黑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盐酸浓度、料液比对乌骨鸡毛中黑色素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分析法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乌骨鸡毛中黑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Cl浓度27%,提取时间6h,料液比(g∶mL)1∶2,在此条件下黑色素得率达4.72%。黑色素样品经过氧化氢法氧化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黑色素含量为76.20%。  相似文献   

18.
鸟鸡山珍调味酱是以鸟鸡肉精膏、鸡枞菌、甜面酱为主要原料,配以植物油、胡椒粉、姜蒜粉、食盐等辅料,经调配、煮制等工序制成.在借鉴风味酱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乌鸡山珍调味酱的配方进行了优化,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调味酱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9.
采用MTT法测定活性肽对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增殖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法测定4个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培养时间为24 h,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质量浓度为0.1、1、10、100μg/mL,组分7、8、9、10可极显著(P<0.01)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增殖率达130%以上。在低质量浓度(0.1μg/mL)条件下,组分7能显著促进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P<0.01)且重现性较好,组分8可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298%。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组分7、8、9、10均含有丰富的酪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可以推测该5种氨基酸组成了刺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增殖活性成分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