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日前忽然读到一篇妙文《“走近科学”还是“走近伪科学”》。看罢不由得想说说我的观点。不过摆观点前,先说说我怎么“走近”这档节目吧。南方读者可能不了解,北方城市遍布大众浴室。几块钱一张门票。浴客们洗完澡躺在休息厅里,喝茶,打牌,吸烟,暴粗话,讲黄段子……某天我走进一家浴室,发现里面很安静,原来大家都在看一个叫  相似文献   

2.
梁轩 《科普研究》2021,16(1):86-93
以中国第一本图文并重的科普期刊《科学画报》的传播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画报》在中国近代科普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画报从引入中国起,就扮演着启蒙的角色,这为《科学画报》承担科普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而《科学画报》相较于其他科普媒介的种种优势,又使其成为近代能够覆盖更多受众的科普媒介.此外,《科学画报》图文并茂,兼具知识、新闻和娱乐功能的话语体系,也使其能够很好地承载科普的功能.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的传播实践,使科学从科学共同体走近民众,为科学普及做出了贡献.《科学画报》的传播研究,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别于前两年隔三差五冒出来一本,近来“博客书”的出版颇有扎堆儿的意思,《潘石屹的博客》、《老徐的博客》、《勃客郑渊洁》等纷纷出炉,低迷的图书市场似乎出现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博客也似乎成了热点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写下这篇文章,心里并不舒坦。央视十套的《走近科学》栏目曾是粉丝众多的一档栏目,而近来却被众多观众质疑为“伪”科学。暂且不说他们是恶意的批评或善意的提醒,光是“伪”这一字眼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通信》2010,(12):67-68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方兴东以《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举成名,成为中国IT界最知名的产业评论家。而其后方兴东“评而优则创业”,以博客中国奠定自己“博客教父”的地位,又以义乌全球网力搏中国小商品城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6.
《数码》2006,(4):32-36
“睡到现在,除了起来吃饭,一直都赖在床上。这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被我慢慢消磨掉了,但我依然要把它记录下来,不为别的,只为我自己,只为当我看到快黑的天那好看的颜色时心里的那种满足。”这是瞿颖在自己的博客“半透明空间”里写的一篇《看似无聊》的开头。我们4个月后再次见面,话题从博客开始。她很喜欢这个记录自己的方式,从前遨她给杂志写专栏的编辑也习惯了在月初的时候去“半透明空间”挑上一篇作为稿件,因为那些文字里的她更真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通信》2009,(16):67-68
1998年,一个不经意的爱情故事让痞子蔡与广大网民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活跃一时的BBS以自由而富有个性的姿态横空出世,一时间“网络写手”几乎成为图书市场中畅销的代言词。之后出现的慕容雪村、安妮宝贝等一批网络写手也摇身一变,成了出版界的宠儿。在“网络写手”背后,一种更为普及的写作形式——博客已被网民所熟知。中国博客数量已超过1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40%以上。这样庞大的受众群体无疑为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博主”与出版社的结合无疑让动辄百万的流量迈出了商业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逍遥 《数码》2006,(12):200-203
在数码相机和网络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在网络上演出自己的“传记”,不信,你看看博客上,谁不是把自己的生活表现得五彩缤纷……接下来,《数码》将告诉你怎样计划和实施拍摄“传记”,让自己的博客更精彩。 好的博客类似一本人物传记,从各个方面表现出博客主人的性格、爱好,它最大的功能是让浏览博客的人了解博客主人!图片之于博客,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图文并茂,更方便浏览和让人了解主人。无论是自己给自己拍照,还是自己帮朋友拍照,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还等什么呢?赶快拿起你的相机跟我来吧,我们以给朋友拍摄用于博客的图片为例,简单讲述一下人物传记的拍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走近黎化民     
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咨询公司往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公司,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咨询方配合好自己的工作,却不是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清楚的。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近德勤中国业务合伙人黎化民,倾听一下这位资深人士的见解。或许通过和他的交流,我们最终会发现,同其他事情一样,利用好咨询公司的前提同样是做到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发展的加速,博客已从两年前的“默默无闻”发展成如今的网络热点,其作为记录心情、展示自我的个性舞台正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人们已经习惯在自己的“心情家园”中不断“耕耘”。“你博客了吗?”不再是新鲜的问候语,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博、看博成了很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而随着一些名人开始自己的博客生涯,在名人博客的点击率节节攀升的同时,广告商们的目光也被这飞涨的人气牢牢锁住。今年2月份,徐静蕾的博客开张刚刚100多天,点击率就突破1000万大关,徐静蕾一举成为名人“开博”大潮掀起的层层浪花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超千万的消息一出,一夜之间各大网站博客申请量均有了迅猛的增长,“老徐博客”也成为广告商们眼中的巨大商机,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 一直以来人们眼中不能盈利的博客,正逐渐露出赚钱的曙光。  相似文献   

11.
一位《新闻周刊》记者在退出Facebook后,专门写了篇报道,反思自己在Facebook上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忽略了真实世界的好友和更多有意义的事。一位《时代》周刊记者为了阻止“与现实中的自己脱节”,下决心戒除“Twitter瘾”。与此同时,数家国内媒体也相继报道有白领因沉迷开心网等社交网站而导致神经衰弱、人际关系受阻,甚至丢掉工作等。  相似文献   

12.
因认为扬州大学学生张明在博客里发布侮辱自己的文章,“老博客”沈阳将“秦尘”张明告上法庭,索赔10000元。9月11日,海淀法院宣判了这起中国首例博客告博客案,张明被判在博客网道歉,并支付千余元取证费,沈阳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相似文献   

13.
走近RFID     
现代科技发展速度很快,这些年我们越来越适应刷“卡”消费,而目前我们使用的卡多以磁卡为主,也有一部分使用接触式IC卡。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接触式卡得到实际应用。对于这类非接触式感应技术和它的应用也许大家还不是很熟悉。RFID这个英文缩写虽然经常听说但你也许并不了解它的意义。那么今天就跟我一起来走近RFID,一方面学习一下关于它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来看看它目前被应用到哪些领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每天饭后,登上自己的博客(Blog),将生活点滴记下,然后到不同朋友的博客逐一“登门造访”,在“看”与“被看”中度过了整晚,直至老婆大人在身后大吼:“几点了,还不睡!”,才恋恋不舍地关机上床。以上是否也是你的生活写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公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看来,博客已经确确实实的成为了我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而播客、维客、沃客这些新兴的Web2.正0带给我们更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这些蓬勃活跃的Web2.在0生活中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记者就这个话题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5.
博客,雇佣兵式的游乐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两天听说微软在博客上找了个雇佣兵。这位“高手”是微软专门为宣传公司的内部文化和信息而招聘的,据说原因是Sooble的博客上有很多针对微软的负面意见。  相似文献   

16.
网络博客数以千万计,除非博客的主人是娱乐明星,通常来说,一天下来,点击量能上100,这个博客就已经很热了。从2月27日晚上9点正式开通到28日下午6点为止,重庆市“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博客的点击量已达1421人次,网友回帖61条!对程贻举代表开设全国两会个人博客的做法,网友们用鼠标、键盘给予了欢迎。(3月1日《重庆晨报》)在今年的“两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民代表有了自己的“两会博客”,“上情下达,下情上送”,与网友互动。遗憾的是不多,只有一小部分人。说实在的,我真希望“两会博客”热起来,有自己的博客,毕竟不同于上网浏览,因为博客…  相似文献   

17.
秦京 《通信世界》2006,(42B):31-31
电子杂志这两年成了业界关注的热点,而电子杂志的盈利点到底在哪里?同样,迅速发展的博客产业如何找到盈利模式也一直是互联网界长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主流网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电子杂志+博客”的完美结合。今年10月,主流网和新浪以电子杂志的形态合作了博客集以及《新浪主流博客周刊》,为新浪博客走向“数字出版”提供了技术平台,这便是这个方案的首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8.
刘欣 《通信世界》2006,(2A):10-10
机会和眼球从来都属于大胆尝试、锐意进取的急先锋,所以,2005年12月28日在北京华润饭店举办的“移动博客高峰论坛”,不仅吸引了大批新鲜生动的年轻博客族,更获得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带着体温的移动博客业务,在这个看似冷血的冬天,给了我们2006年最热切的希望和兴奋点。在论坛上,北京《通信世界》杂志社社长项立刚和Blog CN董事长兼总裁胡之光联手隆重揭幕Mblog1.0计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移动博客时代,在春光明媚的2006中初现端倪。越来越多的人把手机当作一种传播和制造信息的媒体来对待,而移动博客业务则无疑是在为这次新媒体浪潮推波助澜。当手机媒体的时代呼之欲出。移动博客的春天还会远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6月28日,广州网络警察“警警”和“察察”首次亮相在广州各大网站主页及其论坛、博客和聊天室等交互式栏目。他们将于7月中旬之前正式在网上公开巡逻执勤,而顶着红“e”字警灯的网络报警岗亭,24小时受理网民举报。(《信息时报》2006年6月29日)  相似文献   

20.
求职“霸王”在个人博客上大晒“面经”,谁知被自己搬起的石头砸了脚。近日,一位女硕士在个人博客上“自曝”如何使用欺骗的办法获得公司面试机会,并成功获取就职机会,却不料该公司人事经理成了这篇“面经”的读者,并留言批评,收回就职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