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行业报刊介绍,到目前为止,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已连续4年过剩。预计到2020年,全球天然橡胶市场盈余量将约达100万吨,合成橡胶市场盈余量将约达300万吨。据了解,亚洲地区天然橡胶总产量约占全球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3%,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此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天然橡胶研究所(IRSG)预测,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将比1988年增加20万吨.达680万吨.其中,1999年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将继续增加,而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将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2016年天然橡胶生产呈现疲态,9个成员国产量下降2.7%,由2015年的1100万吨降至1070万吨,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仍然预计2017年天然橡胶(NR)产量将增长4.4%左右,达到1122万吨。该协会预计2017年除印度尼西亚外的各成员国NR产量都有望增长,柬埔寨增幅将高达37.2%,将从2016年的14.9万吨增至20.4万  相似文献   

4.
付丰海 《中国橡胶》2005,21(6):15-17
一、2004年及2005年全球天然橡胶供需状况分析1.2004年为天然橡胶供求平衡过渡年2004年是全球天然橡胶大幅增长的丰收年,产量增长幅度远远超出预期。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去年的一份报告预测,橡胶在过去两年中的持续高价刺激下,2004年天然橡胶产出预计将增长9%,2005年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但仍将达6.9%。照此测算,全球2004年天然橡胶总产量约844.7万吨,2005年为900万吨;2004年和2005年全球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消费总量分别将在2000万和2100万吨左右。天然橡胶消费增长估计分别将保持在5.6%和5.4%,合成橡胶分别在4.3%和4.7%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一、进口现状据海关统计,近几年,我国天然橡胶(不含胶乳)的进口量稳步增长。2012年进口量为185.91万吨,2014年增加到224.54万吨,同比(下同)增长约5.01%。其中2014年技术分类天然橡胶(TSNR)的进口量为191.62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85.34%,比2013年的179.47万吨增长约6.77%;天然橡胶烟胶片  相似文献   

6.
<正>据IRSG(国际橡胶研究组织)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橡胶需求量将持续微增。2016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耗量达1250万t,增长率为3%,2017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耗量预计为1287万t,增长率约为2.9%。  相似文献   

7.
《特种橡胶制品》2013,(2):26-26
据全球天然橡胶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12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将逼近80万吨。报告还称,越南2012年天然橡胶产量将增加15万吨,达到95.5万吨;马来西亚达到95万吨;印度尼西亚将增加23万吨,总计达到326万吨;印度产量也将超过90万吨。  相似文献   

8.
环球广角     
ANRPC公布2009年中国橡胶进口数据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最新报告,中国2009年天然橡胶进口171万吨,同比增长1.7%;进口合成橡胶(包括胶乳)147万吨,同比增长22.5%;复合橡胶进口约102万吨,较上年增长几乎一倍。复合橡胶进口增长的原因是2009年中国对主要种植国,如印度尼西亚、泰国及马来西亚实施了零  相似文献   

9.
数读     
正795.2万吨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编制的《天然橡胶趋势和统计》显示,ANRPC成员国2016年前9个月天然橡胶总产量为795.2万吨。ANRPC称,今年前9个月,中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分别下降6.7%、8.2%和10%。泰国和印尼增长0.6%,越南和印度增长4.4%,柬埔寨增长6.1%,斯里兰卡增长7.2%。6家日前,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结果出炉。共有来自全球的6家轮胎制  相似文献   

10.
消息·报道     
<正>2015年全球橡胶需求量或增加3.1%据中国橡胶助剂网消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年和2016年世界橡胶总需求预计将分别增加1.8%和4.1%。2015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预计将增长3.1%,2016年将增长4.4%。全球合成橡胶需求量预计将增加到2015年的1680万t和2016年的1750万t。  相似文献   

11.
正据泰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泰国天然橡胶(包括烟片胶、标胶、乳胶、邹橡胶、复合橡胶及其他)出口量约30.33万吨,同比增长6.29%,环比增长5.98%。8月份泰国天然橡胶(包括烟片胶、标胶、乳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橡胶需求预计在上年基础上增长约2.5%,即从2 930万吨增长到约3 00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需求量分别为1 420万吨和1 580万吨。IRSG预测,2019年全球橡胶原材料的需求增长率,相比上年有小幅降低。预计天然橡胶和合  相似文献   

13.
<正>一、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的理由1.国产天然橡胶严重不足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但受地理位置限制,国产天然橡胶远不能满足要求。2016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约为70万吨,但表观消费量却达到516万吨,国产天然橡胶仅占13%左右:同时进口天然橡胶250万吨、复合橡胶16万吨、混合橡胶182万吨,合计448万吨,占到天然橡胶消费量的87%。2.天然橡胶进口关税高我国是世界上除印度(印度天然橡胶基本自给,进口量较少)外,唯一对天然  相似文献   

14.
环球广角     
博文 《中国橡胶》2011,(3):42-43
ANRPC预计2010年全球天然胶产量增长6.6%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报告,2010年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比2009年增长6.6%。ANRPC的所有成员国(除泰国外)的天然胶产量均有所增长。2010年天然胶总产量预计为950万吨,而2009年为892万吨,增幅为6.6%。截止到2010年10月  相似文献   

15.
全球生产天然橡胶的国家除了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大巨头外,还有中国、越南、尼日利亚、斯里兰卡等。目前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为570万吨左右,而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产量即达45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0%。我国目前天然橡胶的产量在48万吨左右,居世界第四位。就全球而言,天然橡胶的用量小于合成橡胶,前者与后者的用量比例为4:6,而国内却相反,约为5.5:4.5,天然橡胶的用量大于合成橡胶。因此,为缓解有限的天然橡胶资源紧张的矛盾,使国内的用胶比例接近国际上的比例将是一个趋势。目前国内天然橡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最新预测,2010年天然橡胶产量为979.65万吨,天然橡胶消费量为990.59万吨,需求缺口约10.94万吨。2005年之后新植橡胶要到20l1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进入2月份之后,全球最大的产胶国以及出口国泰国将进入冬休,市场中供应量将继续减少。因此短期内,橡胶供应无法得到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由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三国组建的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即国际天然橡胶三方理事会(IRTC)决定,今年9-12月份的天然橡胶出口量再额外减少8.5万吨。IRTC预计,今年的天然橡胶出口总量将会减少70万吨。印尼天然橡胶协会认为,由于气侯条件深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2016年印尼的天然橡胶产量仅可达到295  相似文献   

18.
正于5月29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上海衍生品论坛天然橡胶分论坛"上,泰国天然橡胶协会主席Chaiyos Sincharoenkul在介绍泰国及全球天然橡胶的供需展望时表示,今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开始提速,而供给增幅放缓,预计2019年全球天然橡胶需求量将达到1431万t,年增长2.4%;全球天然橡胶供给大约1400万t,同比增长2%。Chaiyos具体指出,从2015年到2018年的4年间,中国天然橡胶需求量增长大约8%。预计2019年中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为578万t,同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异戊橡胶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2001年中国各类橡胶的年消费量大约为32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140万吨、合成橡胶180万吨。而到2005年,全部橡胶消费量达到500万吨,增长了56%,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1.80%,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2005年的橡胶消费构成中,天然橡胶消费量约为230万吨,比2001年增长64%;合成橡胶消费量约为270万吨,增长50%。预计2006年橡胶消费量将超过550万吨,同比增长10%。据分析预测,今后5年,中国橡胶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橡胶消费大国地位。预计到2010年,中国橡胶消耗量将超过580万吨,2015年将超过620万吨。为了弥补国内天然胶资源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正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天然橡胶(不包括胶乳)的进口量为189.66万吨,同比(下同)下降5.42%。2019年我国天然橡胶进口情况见表1。一、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2019年,我国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这4个天然橡胶主产国的进口量合计达到152.26万吨,约占天然橡胶总进口量的80.28%,比2018年的173.88万吨下降14.20%。2018~2019年我国天然橡胶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情况见表2,2019年我国各类天然橡胶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情况见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