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谈降低汽车内饰件用聚氨酯材料VOC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汽车内饰材料中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各国针对汽车内饰材料中VOC制定的相关标准及VOC的检测方法。从选择新型低VOC、低雾化值的原料和在聚氨酯材料中使用具有降低VOC功能的添加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降低汽车内饰件用聚氨酯材料VOC的主要手段。最后指出,开发可持续汽车内饰材料是减少汽车内饰件VOC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薇诺娜的RTP Co公司已开发出极长纤维增强聚丙烯,用于低VOC汽车内饰用途。其PP VLF热塑性塑料旨在达到汽车OEM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低排放的要求。这些材料已通过德国汽车行业有关异味、起雾和总VOC排放的测试。此外,新材料还达到了在强度、刚度和尺寸精度上的结构性要求。RTP产品中的增强材料比例为20%~50%。PP VLF材料瞄准仪表板、车门模块载体、控制台、座椅、货箱地板和其他内饰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基体材料、除味母粒、真空度对聚丙烯复合材料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汽车内饰用低VOC含量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与采用可控氧化降解法制备的聚丙烯相比,采用氢调法制备的聚丙烯(简称氢调法聚丙烯)与其苯类物质含量基本相当,但醛类物质含量明显更低;以氢调法聚丙烯为基础树脂,添加除味母粒LDV1040,复合材料的总VOC(TVOC)含量显著降低,力学性能略微下降,同时,辅助真空脱挥系统可以进一步降低小分子VOC含量;当LDV1040的质量分数不低于3%,真空度不低于0.08 MPa时,可以制备力学性能优良、TVOC含量为20.0μg/g的汽车内饰用低VOC含量聚丙烯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测汽车内饰材料在室温(25℃)条件下放置不同时间后的VOC浓度得出VOC的衰减规律。材料中的甲苯、甲醛和乙醛都可以衰减至约20μg/m~3,但呈现衰减速率随不同材料而异。进而分析了甲苯、TVOC、甲醛、乙醛等物质的衰减规律差异性:苯类VOC的衰减速率要小于醛类VOC的衰减速率,而醛类中的乙醛衰减速率要大于甲醛的衰减速率。该研究为后续低VOC车用内饰材料的开发以及VOC加速衰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国内外汽车内饰原材料中有机挥发物(VOC)含量的测试方法与标准,介绍了降低VOC含量的方法并提出汽车内饰原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外动态     
<正>巴斯夫推出全新聚醚多元醇减少车内VOC排放量巴斯夫推出全新聚醚多元醇产品,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量,有效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全新产品隶属Lupranol品牌,此品牌用于高回弹性软泡和半硬泡聚氨酯泡沫等汽车行业应用组件的生产。这一低VOC级多元醇已被证明可大幅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尤其是醛类物质的排放量。在生产用于座椅、车顶棚以及方向盘等汽车内饰的聚氨酯发泡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生产聚合物无卤阻燃剂的美国FRX聚合物公司最近宣布推出Nofia系列聚膦酸酯无卤阻燃剂,可替代用于汽车内饰和外饰行业的聚氨酯软泡中用的小分子挥发性阻燃剂,消除了车辆中令人不快的气味,同时满足其他关键结构要求。采用该阻燃剂生产的汽车内饰用低VOC的聚氨酯泡沫,显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客户对汽车内饰低挥发、低气味的性能需求,陶氏公司量身定制了两款解决方案——VORAMER~(TM)聚氨酯系列热熔胶及水性胶和SPECFLEX~(TM)聚氨酯系统,目前已获得诸多车企的认可和推广。VORAMER~(TM)聚氨酯系列热熔胶及水性胶是陶氏公司今年最新推出的胶类产品,具有快速固化、方便操作的工艺特点,在保持良好粘接性能的同时,还能大幅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醛类、氨类、苯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顶空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气相色谱条件等HS-GC法关键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中VOC测定方法。结果表明,VOC能够完全分离,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3~0.72μg/L,回收率为76.0%~102.3%,RSD值为1.3%~5.7%。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汽车内饰材料中常见VOC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汽车内饰的静电吸尘影响车内环境和车内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汽车内饰用永久抗静电PP材料,从4种导电炭黑中选择一种颗粒状导电炭黑,添加量为18%(质量比),永久抗静电PP表面电阻可达1×106Ω,且无虎皮纹等外观问题。随着高熔体流动速率PP(K7100)用量的增加,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明显下降,由26 k J/m2下降到13 k J/m2。采用多孔硅酸盐作为VOC吸附剂,使永久抗静电PP的乙醛和丙烯醛释放量明显减少,但对于苯系物基本没有效果。当VOC吸附剂添加量达到1. 5%(质量比)时,改性PP的VOC满足主机厂的标准要求。永久抗静电PP注塑生产的汽车内饰门板,在试装车路试过程中,零件的灰尘量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特种化学品世界领导者科莱恩(Clariant)的新型稳定剂AddWorks ATR 146,很快便将在市场有售。AddWorks ATR 146正在设立新的标准,旨在减少VOC排放,在未来汽车内部打造更持续和更健康的环境。AddWorks ATR 146是一种新型的低剂量、不含硫的稳定剂,用于汽车内饰的TPO化合物中。它具备无与伦比的高性能,减少VOC排放的能力甚至超过目前OEM对热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车内的空气污染严重威胁到人体健康,而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汽车内饰材料中有害气体的挥发。本文分析了我国VOC检测相关标准的现状,并从原理、试验过程等方面对现有汽车内饰材料VOC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为正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第十届汽车轻量化创新技术论坛暨第六届汽车内饰与VOC控制技术论坛5月24日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围绕"汽车轻量化"和"汽车内饰VOC控制"两个不同主题展开,新安携"汽车用硅基材料解决方案"亮相本次会议。新安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了"有机硅高压线缆方案"。新安针对ISO6722、LV112、LV216等线缆标准中Class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VOC的概念、危害和来源,详细阐述了汽车内饰VOC标准以及检测方法现状,概述了降低汽车内饰VOC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外汽车内饰原材料的VOC测试方法与判定标准,介绍国内降低VOC含量的方法,提出汽车内饰原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不同基料、增韧剂、除味剂,研究其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流动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采用BX3900(PP基体树脂)、聚烯烃弹性体engage8407(增韧剂)以及水母粒LDV1040(除味剂)作为配方体系,可以制备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PP复合材料,其熔体流动速率、VOC总量(TVOC)分别能达到46 g/10min,18μg/g。能够满足高流动低气味PP汽车薄壁内饰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汽车已成为人类生产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内饰纺织品的VOC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VOC的危害和来源,以及在汽车内饰纺织品的相关检测标准,并提出了对VOC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AAE)、发泡剂、交联剂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低气味、低VOC汽车车身空腔阻断材料,研究了这种材料的气味等级、VOC挥发量,并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制得的空腔阻断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EVA空腔阻断材料相比,EAAE空腔阻断材料具有低气味、低VOC挥发量,同时材料的体积膨胀率达到1500%以上,满足汽车车身空腔填充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塑料科技》2013,(1):52
<正>日本帝人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将向日产汽车供应生态圈植物纤维生态聚酯,用于生产聆风电动车的座椅与内饰表面材料。聆风将成为首款采用帝人公司生态圈植物纤维来生产汽车内饰的大规模量产车型,其座椅与内饰表面由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动态     
正PPS可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强制脱模全球领先的工程热塑料供应商宝理塑料株式会社已完成一项广泛的研究,经该研究证实,聚苯硫醚(PPS)可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强制脱模(bump-off molding)。与尼龙66等同类产品相比,宝理塑料的线型DURAFIDEPPS可提供出众的性能,目前具有无需去毛刺的强制脱模功能。强制脱模可切除从两个方向"凸起"的毛刺,无需使用滑动构造,便可从模具出弹出。分模线(模唇)消失,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