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葡萄酒压榨渣中蒸馏提取得到精油,其气味芳香宜人。首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其芳香性成分,通过NIST谱库检索,结合自建的谱库,鉴定了其中38个组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质量分数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96.1%。芳香性成分主要为酸类、酯类,占总成分的99%左右。本项研究为康酿克油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钛本文首次分析了马尾松树皮中的挥发油成分。马尾松树皮经干燥后粉碎,用无水乙醇浸提,然后用环己烷萃取得环己烷部分,采用常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得油率为0.3%。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鉴定出72个峰,确认了其中29种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73.9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河南信阳野生香薷盛花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生香薷盛花期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测定挥发油化学组分。结果共分离到27个组分,鉴定出其中17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7.793%,主要成分为愈创木酚(64.048%,峰面积相对百分比,下同)、去氢香薷酮(20.897%)、4-(1-异丙基)-苯甲醇(6.200%)。研究发现其可作为香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花挥发油,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红花挥发油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红花对照药材挥发油和3批次红花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图中,有18个共有峰;气相色谱-质谱分离出26个化合物,鉴定了20种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醛酮类、烷烃类、醇和烯萜类等,其中的7种特征成分共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83%~80.09%,其中棕榈酸(palmitic acid)占16.29%~16.40%。红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红外光谱法能准确地鉴别红花,气相色谱-质谱能以特征成分为指标精确地控制红花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当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归是名贵中药,挥发油是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当归根的挥发油。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41个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5%。  相似文献   

6.
遵义刺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遵义市区刺槐花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组分的分析,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论:鉴定出20个组分,其含量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86.11%;并对遵义刺槐花与其它地区刺槐花的成分和含量作了比较,结果发现遵义市区刺槐花挥发油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与其它地区刺槐花中挥发油成分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药对厚朴-麻黄及单味药麻黄和厚朴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结合GC-MS对所得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从麻黄-厚朴、麻黄和厚朴挥发油分别鉴定出44、38和39个色谱峰,分别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8.42%、99.07%和99.21%。药对麻黄-厚朴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28种来自厚朴,25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6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蒸馏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对树苔浸膏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谱库检索技术、质谱图解析及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63种化学成分,分子蒸馏法三级馏分共鉴定出61种成分,可见两种不同前处理方式鉴定出的化合物种类差异不大.采用分子蒸馏技术能够将浸膏中的轻质和重质组分有效分离、纯化,降低干扰,适合于组分复杂的浸膏类香料的分析.利用谱库检索及图谱解析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树苔浸膏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能够显著提高定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提取莪术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4种和26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61%和60.15%,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表-莪术酮和β-姜黄酮。  相似文献   

10.
汪洪武  刘艳清  严子军  韦寿莲 《精细化工》2011,28(7):668-670,697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提取鸦胆子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所得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别从鸦胆子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和3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09%和94.13%。不同方法所得鸦胆子挥发油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是黄樟脑、(+)-4-蒈烯、β-香叶烯、丁香油酚甲醚、2,6-二甲氧基甲苯、柠檬烯和甲基胡椒酚。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CE)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DSE)对香薷草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别鉴定出23种和13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17%和97.72%,共同组分中含量最多的是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  相似文献   

12.
奇楠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田  彭海刚 《广东化工》2012,(4):257-258,25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奇楠沉香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对奇楠沉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本实验从奇楠沉香挥发油分离鉴定出36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57%,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76.31%。奇楠沉香挥发油中含有的沉香特征性倍半萜类成分白木香醛、α-沉香呋喃和沉香螺旋醇的含量分别为36.31%、3.18%和1.73%。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白术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白术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7个成分,共有成分28种。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共有成分43种,各占其相对含量的89.89%和86.36%。3种方法提取的白术挥油存在一定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术花挥发油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不同方法提取得到的莪术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分别从中分离出60余和90余个组分,并确认了其中50多种化学成分,得到鉴定的组分峰面积占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根据成分鉴定结果,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莪术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莪术油组分不完全相同,含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超临界CO2萃取的莪术油所含化学成分较多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重组分较多。同时,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莪术油中莪术醇等主要特征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可为莪术油的开发与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章家立  金星  汪洪武 《精细化工》2012,29(3):254-257
为比较款冬花与紫菀配伍前后挥发油成分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分别对药对款冬花-紫菀及单味药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并结合GC-MS-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所得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从药对款冬花-紫菀、款冬花和紫菀挥发油分别鉴定了37、31和32个色谱峰,各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6.48%、88.47%和91.61%。药对产生4种新的化合物,而且它们共有成分配伍前后含量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6.
汪洪武  刘艳清  韦寿莲  严子军 《精细化工》2011,28(6):544-547,57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微波提取和超声波萃取紫苏籽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所得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3种方法分别从紫苏籽所得挥发油中鉴定出33、31及29种化合物,各占总峰面积的97.16%、97.38%及96.6%。不同方法所得紫苏籽挥发油化学组成各有异同,但主要成分是正十六酸、(Z,Z,Z)-9,12,15-十八三烯-1-醇和戊基-2-呋喃基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4种不同产地花椒样品挥发油组分及各组分相对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并对这些组分进行香气特征描述。从4种花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8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19种,共有成分峰面积之和分别占金阳青花椒、云南青花椒、茂汶椒和武都椒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2.21%、93.66%、66.31%和72.50%,且各个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差异很大。两种红花椒特有成分为12种,这些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和香气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花椒的整体香气走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椿叶花椒果实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精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了深圳椿叶花椒果实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62个化合物,它们的峰面积之和占精油总馏出峰面积的98.308%,其中主要成分为2-十一酮(77.787%)、乙烯基癸酸(8.566%)、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1.972%)、2-壬酮(1.555%)和2-十三酮(1.401%)。  相似文献   

19.
蒋小华  谢运昌  李娟  宁德生 《精细化工》2012,29(4):326-329,35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得到新鲜和干燥红丝线叶挥发油,并结合GC-MS对所得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从鲜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8.81%,主要成分是反式植醇(43.29%)、橙花叔醇(7.07%)、石竹烯(4.91%)、亚麻酸甲酯(3.81%)和植酮(3.74%)等;从干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6.23%,反式植醇(33.50%)、橙花叔醇(7.75%)、石竹烯(5.14%)、1-辛烯-3-醇(7.20%)、植酮(4.45%)和樟脑(4.07%)等为主要成分。两者的共有成分有23种,其他化学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假鹰爪果实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比。假鹰爪果实挥发油得油率大约为0.1%,从其中共鉴定出了47个化合物,它们的峰面积之和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9%。假鹰爪果实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石竹烯、吉马烯、甘香烯等萜烯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研究结果为假鹰爪果实的合理应用以及新精油品种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