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磊  周烨恒 《山西建筑》2009,35(2):47-49
结合奥运场馆,分析了大空间体育建筑自然采光的特点及其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奥运场馆在自然采光方面的探索,包括屋盖侧向采光、屋盖中心采光、活动屋盖采光、建筑整体采光等,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采光的利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筑外窗在不同窗墙比、遮阳措施,以及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的条件下,对自然采光及建筑年综合能耗的影响。提出自然采光节能率及自然采光相对节能率作为自然采光节能效果评价指标,并得到了自然采光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自然采光节能率、自然采光相对节能率随窗墙比增大而增加。建议外窗设计时选用高透型玻璃,窗墙比范围为0.4~0.45。  相似文献   

3.
外窗是建筑用来进行自然采光的主要构件,其形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建筑采光的效果。文章利用Ecotect建筑环境分析软件,针对不同的窗洞剖面形式进行采光时间、自然采光照度、采光系数等情况的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剖面形式对建筑自然采光的影响情况,为外窗采光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12)
学校综合教学楼应以自然采光为主要采光模式,为满足教学楼的采光要求须反复推敲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形态,合理安排房间进深及计算出合理的建筑构造尺寸等,以期在建筑实施后达到最好的光环境效果。本文借助采光模拟计算软件对某综合教学楼自然采光进行模拟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教学楼光照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量研究表明,学校教室采用天然采光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同时也有利于节约能源。美国创新事务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校天然采光设计以及学校可持续设计领域的领跑者之一,几十年来,该事务所始终坚持科研与设计互相促进,在设计中关注学校采光的质量和均匀度,并注重整体建筑的采光设计。文章介绍了该事务所学校采光设计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的采光策略。  相似文献   

6.
结合多个体育场馆,分析了大空间体育建筑自然采光的特点及其必要性,详细介绍了这些场馆在自然采光方面的探索,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采光的利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非 《江西建材》2014,(5):43-43
本文根据当前的国家资源情况说明了在现代住宅建筑内进行自然采光设计的必要性,随后对自然采光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然采光设计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8.
展览建筑是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室内照明能耗占比较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以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竞赛的获奖作品为例,从建筑设计、材料选取、空间组合等方面,研究展览建筑中的自然采光技术策略。将自然光最大限度引入建筑,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吸光的海绵",满足展览建筑内部的基本自然采光需求,降低日间人工采光的频率,节约照明能耗。此外,运用太阳能板供应建筑内部夜晚基本的展览照明,实现建筑自身低能耗目标。希望为展览建筑及一些相关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自然采光不但可以激发地下商业建筑的活力,提高商业环境品质,同时也是地下建筑可持续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典型案例对比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对比结果,提出了地下商业建筑自然采光的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同时以量化分析为先导,总结地下商业建筑自然采光的主要特点与优势,提出优化设计方法,推动地下商业建筑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的气候特点、性能特点、能耗特点分析,以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楼为研究对象,结合被动节能技术应用策略研究,从建筑场地环境设计策略、调整房间布局改善室内自然通风、高侧窗、采光井、导光筒联合改善自然采光、建筑自遮阳与中空百叶可调节外遮阳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寒冷地区办公建筑被动节能技术应用提供参考经验,也为节能减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某酒店建筑自然采光效果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沉庭院、内庭院等不同类型庭院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改善相邻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是被动式采光的一种形式。以某酒店建筑为例,通过模拟软件Ecotect计算该建筑室内各主要功能空间的采光系数,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定量分析该建筑采用下沉式庭院、私密内院、水院及中心景观庭院等被动式采光设计后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庭院的合理设计极大地改善了该建筑的室内自然采光状况,使各功能空间自然采光系数均能达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姚珊珊  刘哲 《建筑技术》2020,51(1):92-96
豫南山地民居由于夏季潮湿多雨,建筑形式注意通风散热。以豫南山地民居丁李湾一进典型院落的正屋为研究对象,采用ECOTECT和PHOENICS软件模拟分析高侧窗对室内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影响,定量化研究高侧窗对室内环境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丁李湾民居而言,现有南向高侧窗的设置对室内二层的采光、通风可起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一层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增加北向墙面和山墙的高侧窗,可提高室内一层及二层的自然采光、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3.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自然采光设计成为了降低照明能耗的关键。通过对住宅建筑中典型户型进行自然采光模拟分析,可以优化设计,通过合理调整窗户的位置和尺寸,使得各功能房间的自然采光效果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自然采光对提升建筑室内光舒适、 降低建筑能耗有重要作用。设有夹层的开放 办公空间灵活性强、面积利用率高,空间自然 采光状况较为复杂。为研究夹层空间形态对 室内自然采光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全年有效 天然采光照度(UDI 100-2000 )和全天然采光百 分比(DA450)为自然采光性能评价指标, 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应用Radiance 和Daysim展开自然采光性能参数化模拟实 验,分析夹层布局位置、夹层面积占比、夹层退窗比例等设计参量对室内自然采光性能的影响,为自然采光性能导向下的开放办公建筑夹 层空间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夹层位置对夹层上下空间自然 采光性能影响差异较大,南侧夹层布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室内UDI 100-2000 水平,东西侧夹层布置 方式下的DA450相对更高;夹层面积的提高会对室内自然采光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夹层面积 占比为50%时,夹层的UDI 100-2000 水平最高;适当提高夹层退离窗的距离有利于改善夹层空间的 UDI 100-2000 水平,夹层退窗比例达到10%~20%时为相对最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零耗能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展开。该文首先探讨了零耗能建筑的设计原理,其次通过分析传统民居案例来重点研究分散天井式建筑在自然采光、通风的生态作用下的能耗状态,说明分散天井式建筑是良好的环境响应型建筑。最后论文探索了以分散天井式建筑为原型,辅助以智能采光通风及太阳能发电等主被动节能技术,建立零耗能建筑设计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自然采光作为未来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手段,与建筑的空间组织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最终决定建筑内部的采光效果.本文通过对当代建筑实践在建筑自然采光的控制和相应的空间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建筑自然采光与空间组织相结合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7.
邵雪军 《山西建筑》2008,34(14):59-60
在分析高层建筑中自然采光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就采光设计与节能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目前高层建筑采光设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对降低建筑能耗和建筑节约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色建筑技术在地铁车辆段的应用尚缺乏深入研究。探讨常用绿色建筑技术——自然采光技术在地铁车辆段场库建筑的应用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形成适用地铁车辆段场库建筑采光设计的优化策略,给出保证采光效果的关键设计参数建议。这些可以给自然采光技术在地铁车辆段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东铁路建筑文化体验馆为例,探索了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在展览馆中的实践。项目采用多项被动式技术,包括因地制宜的平面布局、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采光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营造等。通过对设计的思考和提炼,最终设计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绿色展览馆建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校中小型体育馆建筑特点,以生态建筑设计软件Ecotect模拟了不同窗地比、窗户数量、窗户间距条件下的天窗设置对室内场地自然采光的影响。基于模拟数据,分析其对采光系数、均匀度、光线方向性等的影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开窗数量增加,室内最高采光系数增加幅度加大,而室内最低采光系数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均匀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明显,达到一定程度后提高有限。最后,提出本类型建筑自然采光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