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2):27-31
美感素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维度。将民国初期以来我国小学音乐与美术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关于美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揭示了我国小学美育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六个主要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从美育课程的内涵上看,表现出从"元美育"到"小美育"再到"大美育"的过程;在美育课程的功能定位上,经历了从儿童的一般素养、个别学生的特长到全民必备素养的定位;就课程立场而言,经历了从儿童本位、社会本位发展到"立体化课程取向"。美育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启示我们:要超越狭隘的以美的知识与技能为主旨的小美育,走向关注美的素养的大美育;超越艺术学科育美的定位,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美育格局;超越特长本位的美育课程定位,回归"全人化取向"的美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4)
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的反思与建构既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具体化,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研究的理论提升。中学政治课程具有自身的价值构成与特性,其实现在于满足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和中学生需要的程度以及如何实现它们的综合统一。中学政治课程价值取向研究需要在观照课程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与复杂现实基础上,探索构建当代中学政治课程价值体系的整体思路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2):41-44
知识问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探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有必要在认识论层面厘清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知识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知识在核心素养框架中的定位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知识误读遥相呼应。基于境域性对知识性质进行重构,意味着课程知识不再是纯粹的命题陈述之网,而要经由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来生成。学生对知识发现情境的"再现"与价值辩护过程,也是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知识因而具有学生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5)
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落实校本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相关理念完美契合与核心指向。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定位,寻求核心素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本课程的共同价值取向,尝试提出核心素养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39-41
基于不同的价值理念,国际上已有的"核心素养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成功生活取向的思维核心型,终身学习取向的知识核心型,个人发展取向的价值核心型和综合性取向的教育系统型。围绕不同范型的核心素养体系,结合本土情境脉络,各国或地区均开展了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内容表现在课程目标的更新、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课程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113-119
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心理学类课程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上具有奠基作用。通过对中美6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状况从开设院系、课程学时、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心理学素养课程设置应考虑如下几方面:课程性质的应用取向——基于小学教育场中心理学素养提升;课程学时的效能取向——基于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融合与优化;课程内容的整合取向——基于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模块化设计;课程组织的案例取向——基于真实教育情境的情境化学习。  相似文献   

7.
宋宜祥  黄达  王玲 《居业》2021,(9):136-137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进行改革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出发,对当下土木工程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限制和无法深入在建工程两个方面进行了问题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期望通过紧扣课程"新"的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实"的内涵特征和做好"融"有效途径三个方面,来实现"土木工程施工"良好教学,实现现代化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活动型课程,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课程化"。实施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可以设计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演绎中接纳抽象理论;设计评析活动,让学生在探讨中培育创新精神;设计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冲突中树立价值取向;设计调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课程调适是课程改革中教师实践的核心部分,与教师对课程的使用取向密切相关。相关研究普遍认为教师对课程的使用取向与教学经验有关,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往往属于"依赖/忠实型"。然而通过对一位高中新教师进行个案研究发现,新教师能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进行主动调适。任教环境、个人资质、课程特质等是新教师进行课程调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
就当下中国而言,学校教育实现自身目的的主要路径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教育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的问题。围绕"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至少需要考察四个问题:谁之价值——厘清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双重主体;何种取向——审定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丰富内涵;为何定位——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的迫切意义;怎样定位——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