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5)
<正>《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改所带来的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语文教学的任何内容都为学生的语用提供了沃土。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以下困境:学生不愿表达,缺乏参与的热情;即使参与到对话中来,也是不完整的几句话,缺乏思考的深度;在老师精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十分丰富,除了在《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中阐发了他多年的从幼儿到青少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国民教育的见解之外,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尤其是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他关于道德教育的哲学意义和具体步骤,论证了道德教育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教条灌输,而是对每个人的理性本质的内在的启发,道德教育的方法虽然可以把榜样的示范当作初级入门的手段,利用人的感性初步形成某种道德习惯,但这还只是道德教育的准备性的第一步,真正的道德教育却在于从这种榜样的感性激动作用中领会到它的理性的普遍法则、并最终归结到自己心中的自由意志的自律,这才能使学习者摆脱伪善,从表面的合法性进到真正的道德性。最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伦理学教学法"中也提出了由道德教师来酌情掌握的三阶段的技术法规,即面授法、问答法和对话法,这是很实用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8)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只是记忆教师提供的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在这种互动性的过程中,学习就好比是一种对话,在美术课堂中,利用对话式教学完成学生个体个性化的经验建构,建立个体同环境、同他人、同自我的联系是通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进美术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4)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对话式教学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达成提供了新的平台。营造民主、平等、愉悦的氛围是有效对话的前提;围绕文本、去繁从简、精心设计问题是有效对话的基础;教师善于倾听,注重生成是有效对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8-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实效性方面存在着某种困境,即如何实现从道德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基础》课旨在让学习者理解其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并能通过实践权利和义务获得自身完善和幸福。然而由于言辞随时间推移会逐渐与其所指示的原初意义脱离,加之规则伦理学的表述方式无益于还原一种活生生的伦理生存状况,使学习者无法切身感受到道德,从而无法获得道德实践的动力。在教学中引入具有伦理价值的叙事性材料,并引导学生从切己的问题进入,将不失为解决道德实践困境的有益尝试之一。  相似文献   

6.
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虚假的道德冲突与真实的道德冲突。虚假的道德冲突来自于教师道德教学的需要,利于学生系统获得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真实的道德冲突则是源于学生自身道德成长过程,在社会环境中增强了道德主体的参与度,是实现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真实的道德冲突的出现是学生道德成长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更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面对道德冲突时,教师应该是“沟通者”、“引导者”,利用冲突的道德教育价值,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4):4-6
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呈现出功利化、知性化、规训化的特征,这与道德教育的非功利性、实践性、主体性、启发性的特征越来越背离,使得现代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系列的内在困境,因而必须超越教育过程中的功利主义道德价值取向、知性主义教育观以及规训的教育方式,实现理想君子人格与现实公民道德的融合、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的融通、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的有效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实现青少年德育回归生活与实践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
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尤其表现在重视规范教育,忽视道德自主性;重视德行的表现,忽视德性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许多优秀的道德积淀,对当今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万物一体"思想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老话题,王阳明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万物一体"思想做出了新的阐释,使之更符合当下道德教育的现状,突出了道德主体的自主性,并将德行和德性统一为理想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9)
道德教育是一种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模式,品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首要层级即初级。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概括括为:节制行为、勇敢坚强、诚实守信等,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高级表现形式,指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例行道德价值观的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道德价值观教育在方法与途径上与道德规范教育或品德教育不同。而现在的社会在道德方面有很多缺失,本文从缺失的原因和结果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我们世人提出一些警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
以道德知识为基础的道德认知、思维、推理、训育等道德教育方式可称为"知性论"德育。以生活自身为道德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教育方式可归结为"生活论"德育。道德教育从"知性论"到"生活论"的转型是21世纪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要实现转型,宏观层面上要实现道德教育观念和道德教育制度的转型;中观层面上,要实现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