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大量采空区,采空区的存在对矿山的生产形成了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了后续矿体的开采。采空区的实际三维形态和三维空间位置的准确掌握,是进行空区稳定性分析、实施空区安全管理和灾害控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应用CMS系统探测采空区具有效率高,探测结果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文章在介绍了采空区探测研究现状、CMS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建模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紫金山金矿露天开采中的地采空区危害及其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阳荣 《黄金》2002,23(5):11-14
通过对地下采空区的基本特征研究及其稳定性分析,论述了地采空区对露采生产的危害及其表现形式,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强调了露采工作平盘临采空区威胁条件下,遵循采掘规律和规范生产工艺的至关重要性;提出了消除地下采空区对露采生产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河台金矿高村矿床采空区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琴灿 《黄金》2000,21(7):14-16
通过综合分析河台金矿高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采空区分布特点,提出了隔绝封闭,并结合嗣后废石干式充填形成岩石垫层的方法处理采空区。采用该方法能经济有效地把+40m水平以上的采空区与深部生产中段隔离开来,为深部开采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并对深部将要形成的采空区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属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矿山地下矿床开采必然形成采空区,而采空区的形成,使周边一定范围的岩体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岩石变形、破坏和移动,成为生产的安全隐患。在介绍国内外采空区处理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对采空区处理方法做了叙述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翟志高 《江苏冶金》2005,33(4):20-23
分析了采空区处理方案的实施过程及塌陷现状,评述了采空区处理方法、实施情况和过渡期采取的生产、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马山硫金矿段地压监测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春根  李不骄 《黄金》2009,30(10):29-32
天马山矿业公司天马山硫金矿段经过十多年的开采,留下了大量采空区,采空区体积随着采矿生产而不断增大,目前采空区容积已达80万m^3。为了保障矿山可持续安全生产,加强采空区的稳定性监测和对地压实施有效控制意义重大。介绍了天马山硫金矿段开采及采空区状况,对天马山硫金矿段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采空区地压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7.
露天矿采空区不仅会造成矿产资源的损失与贫化,对露天矿山的边坡稳定与生产带来许多安全隐患或造成安全事故,对矿山生产与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国内露天矿采空区展开研究,并分析处理露天矿采空区方法,探讨处理露天矿采空区的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空区的治理历来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重点、难点,利用采空区作为爆破补偿空间,发挥其多向自由面优势。对浅埋采空区通过顶部强制崩落,侧向抛掷爆破等进行多向充填。对深埋采空区,采用露天深孔爆破与地下VCR法协同爆破,提高爆破质量及散体流动性及采空区充填体稳定性。实践表明,采用一次性采空区爆破充填,可大幅减小后期人工充填工程量和场平工程量,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和对矿山生产组织的干扰,为后续穿爆、采装工序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狮凤山铜矿采空区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狮凤山铜矿井下采空区的规模、形状、分布状况等,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所有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定量评估,提出处理采空区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取得了安全生产的良好保障和一定的生产效益,为其他矿山企业治理采空区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宝山矿由于长期地下开采以及民窿偷采,形成了大量的井下采空区,对露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结合矿山地质状况及采空区分布情况,在采空区钻探、采空区扫描、采空区稳定性微震监测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方法,成功处理好威胁露天作业的采空区,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伏萨尔梁属不连续介质结构模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便,原来用于研究层状裂隙岩体中地下采场顶板脱层后的稳定性。困这种状况与露天采空区顶板剥离卸载后的状况相似,故对伏萨尔梁法进行修正,将其应用露天采场采空区处理研究,并依据伏萨尔梁法基本原理开发了高台阶分区处理大面积采空区工艺,该工艺已应用于洛阳栾川钼业公司露天矿大面积采空区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袁世伦  周生 《黄金》2008,29(6):25-29
从盘区布置、隔离矿柱宽度和回采方法、采准系统、采场结构参数、盘区与采场回采顺序等方面入手,采用大型的无轨穿孔设备和出矿设备,同时创新和运用先进的采准切割等工艺技术与之配合,运用最优化理论,进行回采顺序优化和排产优化,使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工程、出矿工程和充填工程保持连续性,实现同时作业采场数少、设备利用率高、产量稳定等良性生产循环。通过研究和3个采场的工业试验,形成了深井缓倾斜厚大矿体的大盘区、大采场、大产能的采矿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金矿资源的采矿力度[]以及采矿深度不断增加,要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及方法,减少由于过度采矿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进行金矿井下采矿技术及方法的选择。首先,提出金矿井下采矿技术,分别为:金矿深井采矿技术、缓倾斜金矿采矿技术以及金矿无废采矿技术。再通过对金矿井下采矿方法的研究,根据金矿井下采矿技术选择对应的空场采矿法、填充采矿法以及崩落采矿法,致力于为提高金矿采矿工作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乔卫国  吕言新  李睿  林登阁  王平 《黄金》2011,32(7):30-35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属于中国第一个海底开采的金属矿山.矿区开采的关键是确保在开采过程中海底不产生非均匀沉降、裂缝和塌陷.根据新立矿区开采技术条件,选择了63#、71#和79#3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采场.71#采场选择了高进路充填采矿法,79#采场选择了房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对海底矿床安全开采进行全面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  相似文献   

15.
余斌 《黄金》1996,17(10):13-16
斜壁分条式密接充填采矿方法是一种型方法,国内试验研究尚属首次,文章系统描述了该方法工艺特征以及试验研究效果,实践表明,这一采矿方法较好地解决薄至中厚缓倾斜体普遍存在的矿石运搬,矿柱回采和顶板管理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饶运章  冯环 《中国钨业》2007,22(6):36-38,48
某钨矿经过几十年开采留下大量采空区,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对该矿岩体结构面工程地质调查和节理产状、节理间距统计及其对空区稳定性影响分析,认为结构弱面是影响该矿采空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前河金矿采充工艺复杂、台效低,尤其是采准施工难度大、周期长以及安全系数低,同时,为满足500 t/d的供矿需要,该矿区布置了50个采场,从而导致管理困难,采矿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提高单采场生产能力、缩短回采周期,将对缓减管理难度和提高探采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采矿工程与探矿工程的布置能否充分合理地结合对矿山生产效益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前河金矿的实际情况,利用辅穿脉作为充填巷代替沿脉,对矿体进行再次圈定,并作为采准巷道是一次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膏体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采矿引发的环境和安全问题,是实现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在国内矿山得到了迅速推广. 科学进步加速了膏体技术智能化控制、精准化制备和个性化采充的步伐,提升了我国膏体技术的研究水平. 介绍了膏体技术基本概念和特点并统计了膏体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系统性分析了我国全尾砂浓密脱水技术、结构流管输技术、采场多场影响机制、新材料开发和膏体工程化实验室建设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膏体技术在井下充填和地表堆存领域的实践效果进行了介绍. 指出了膏体技术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并将从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突破,实现浓度自适应控制、膏体精密制备、采场个性化充填和系统3D模块化设计装配,引领中国矿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急倾斜薄矿脉在中国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较为常见。传统浅孔留矿采矿法具有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等劣势。以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果洛龙洼矿区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中深孔嗣后废石充填采矿法回采急倾斜薄矿体。选取Ⅱ-3840-4957,Ⅱ-3880-6165和Ⅱ-3880-5258 3个采场开展工业试验,试验采场矿石贫化率平均为44.67%,采矿损失率平均为5.67%,试验采场经济技术指标较好。因此,该开采工艺对于回采急倾斜薄矿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