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流域南、北盘江地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地破坏、肥力降低,水旱灾害频繁,灌溉面积减少,温饱得不到解决,饮水非常困难,经济十分落后,水土流失也造成流域内氨氮、总铁、悬浮物大量增加,下游水质变坏,河道泥沙淤积,对中下游及河口防洪的纳潮、航道稳定影响极大,区内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1992年以来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对该区内26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明显的成效,已完成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已从单纯治理逐步转为治理与开发并举,由单纯的注重生态效益转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注重经济效益就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回收,特别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多半靠自筹资金治理的地区,应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青山小流域在这方面做出了好的典范。 一、基本情况 青山小流域位于小兴安岭腹部,伊春市友好区和上甘岭区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28°53′54″至128°59′39″;北纬47°53′41″至47°49′57″之间。小流域总面积为33.5平方公里,为两山夹一沟地形,东西长… 相似文献
3.
湖南水土流失广泛分布于坡耕地、裸露荒地、易蚀地和生产建设用地。水土流失是劣质地增加、环境恶化、塘库河湖淤积、水旱灾害加剧的根源。治理水土流失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合理配置,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本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和环境条件,以3条小流域为例,提出锡林浩特城区周边小流域综合防治的对策和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7.
宜兴市总面积1758km~2,南部与西南部的丘陵山区面积有600km~2,其中耕地1.47万hm~2,林地4万hm~2治山治水,开发山区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历来是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方面。宜兴市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已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318km~2。在小流域治理中, 相似文献
8.
一、流域基本概况 甘肃省泾川县田家沟小流域位于泾川县北部,是泾河水系的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56.3km^2。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100%。流域跨玉都、党原、城关等3个乡(镇)的15个村76个小组16502人。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建设;以村为基本单位进行建设有利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以项目为依托,在保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立足群众建设,工程项目做到经济实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治理,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区域防洪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但在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同时面临发展机遇和挑战。应该找准定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工作核心,以重点工程建设为龙头,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增强水土保持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12.
绍兴县地形特点为“山,原,海”台阶式地形,水土保持地位十分突出,为此,选择集雨面积1.54km^2的福全迪埠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模式采取了山顶土封禁,山坡调整经济林结构和建梯田果园,溪沟按防洪标准进行砌石护岸,沟口清淤等配套措施,经过5年治理,达到了治理开发目标,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余姚市把小流域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建设项目来抓,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寺前王小流域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巧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5):64-66
生态护坡和坡面景观工程是以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利用植被,特别是地下根系对岩土的生物锚固作用,进行斜坡表层和浅表层稳定,防止坡面灾害、水土流失,从而达到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迅速进行工程创伤的恢复,是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一项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已成为我国山区交通、城市建设和地产开发景观打造的重要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常山县小流域现状和治理的紧迫性,提出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总的原则和思路,阐述了小流域治理中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基本内容,并对实施中的各项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文章介绍了凌源市小流域治理采取“一林戴帽、二林围顶、果牧拦腰、两田穿靴、一龙坐底”的“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在全市推广后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